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亚裔感性”是赵健秀等华裔美国文学先驱者追求的衡量亚裔美国文学的标准,表明了一部分亚裔作家为同胞在美国主流社会争取平等权利而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蜂”和“峰”是兄弟俩,同是“fēnɡ”家族(zú)的成员。一天,他俩到郊(jiāo)外去玩,遇到了粗心的小牛牛,牛牛说:“咦,你们俩怎么一模一样,是双胞(bāo)胎(tāi)吧?”“蜂”和“峰”齐声叫起来:“不是,不是。”这下可把小牛牛搞糊涂(hútu)了。“蜂”说:“我是蜜蜂的‘蜂’,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我就忙着去采蜜,是勤劳的小天使。”“峰”说:“我是山峰的‘峰’,在山顶上经常可以见到我的身影。”小牛牛瞪(dènɡ)大眼睛,瞧(qiáo)了个仔细,然后一拍脑袋:“哇,我明白了,原来你俩不是双胞胎呀!”边拍手…  相似文献   

3.
“文”“文”之辨安徽省宁国中学汪秋明(游褒掸山记)(高语一册)有这样一句话:“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也犹可识曰‘花山’。”(教参)翻译说:“有块石碑倒在路旁,碑上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了,只是从碑上残留的文字中还可以辨认出‘花山’二字。”读到这样的...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第一册(人教版)《记念刘和珍君》有句子如下:“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点出于我的意外。”(着重号为引者所加,下同)这里“意外”应该是“意料之外”的意思,我们一般是用“出乎意料”或“意料之外”,但是“出于”与“意料之外”能否连用?先看《实用汉字字典》(上海辞书版)。P1364“意”④:猜想,意料;P1240“料”②:料想,揣度。由此可知“意料”一词为联合词及同义复词,“意”即“料”,均有“猜想、揣度”之意。再看《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版)。P13…  相似文献   

5.
在日常思维中,人们通常按照以下的意义来使用类比:根据A、B两对象在R属性上相同,推出它们在S属性上也是相同的,而且其中一对象具有S属性的可能程度不会大于或小于另一对象具有S属性的可能程度。设以R(A)代表“A对象有属性R”,以R(B)代表“B对象有属性R”,以S(A)代表“A对象有属性S”,以S(B)代表“B对象有属性S”,这样,日常思维关于类比的定义,便可以显示为概率论中的语言:在R(A)、R(B)存在的条件之下,S(A)出现的概率等于S(B)出现的概率。亦即:P(S(A),R(A)AR(B))=P(S(B),R(A…  相似文献   

6.
小议“时”与“小时”○朱新康(安福县枫田中心小学)人教版五年制第七册第68页例2,题解为:“19-8=11(时),答:每天营业11小时。”在此,笔者认为解题结果单位也应用“小时”。下面就其意义解析:钟面上时针与分针所表示的那一时候,我们称之为时刻,用...  相似文献   

7.
有人把教师比喻为“编剧”,有人把教师比喻为“导演”,也有人把教师比喻为“演员”。当人们意识到单一的角色,不能代表教师的形象时,还有人说:教师=“编剧”+“导演”+“演员”。乍看起来,这些比喻颇有艺术色彩,有某种道理。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这些比喻既有悖于新的课程理念,也不符合教学活动与人的发展的客观规律。教师不再是“编剧”将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形象地比喻为编剧,颇有艺术色彩。有人甚至将教学设计和编剧创作的剧情作了一个对比:复习导入(序幕)—传授新知(情节发展)—课堂讨论(剧情高潮)—概括总结(结局)。…  相似文献   

8.
否定副词“没”和“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汉语中,否定副词“没”(包括“没有”)和“不”,都能用在谓词(动词、形容词)之前,对谓词进行否定,构成状中关系。如:“没说”“不说”“没对”“不对”。粗看起来,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差不多。其实,差别很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说“赋”     
在中国文学史上,“赋”既是诗的“六义”之一,又是一种特殊的文体,故特受学人重视。班团说:“赋者,古诗之流也”(《两都赋序》),又说:“不歌而诵谓之赋”(《汉书·艺文志》);郑玄说:“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毛诗笺》);刘勰则说:“赋者,铺也.铺采离文,体物写志也”(《文心雕龙·诠赋》);而朱熹又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诗集传》)凡此种种,释义不一。然则“赋”字本义如何?它与诗之“六义”和文体之“赋”有何关系?看来仍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下面让我们从“赋”字本义谈起.一、…  相似文献   

10.
“丘”与“蓝”都为百家姓之一。 “丘”与“邱”是同一种姓。据《永定县志》(中国科技出版社出版)记载:丘氏,河南郡(今洛阳之东北),齐太公封营丘,子孙遂以邑(即今城镇)为氏。清雍正年间,避圣人孔子(名丘)之讳,加“邑”(即“阝”)为“邱”。辛亥革命后,恢复为“丘”。所以,现在规范(特别是按姓氏笔画排名时)的写法是“丘”。 “蓝”与“兰”是两个不同的字,也是两个不同的姓。有些人常把姓“蓝”写成姓“兰”,误认为“兰”是“蓝”的简化字。其实,“蓝”是“蓝”的简化,而“兰”是“兰”的简化,两者是不能混淆的。…  相似文献   

11.
“似的”不应写作“似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似的”这个词,人们在说话或写文章时经常用到它。如: ①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阿累《一面》) ②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 (鲁迅《藤野先生》) 有的人写文章时,经常用“似地”,语文课本中也常见。如: ③门外,细雨烟似地被秋风扭着卷着。 (《一面》) ④它冲出人群,一溜烟似地跑了。(《分马》) “似的”与“似地”在意义上莫非有什么不同?不是的。《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和《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中,只有“似的”一词的注条,而没有“似地”。为什么把“似的”写作“似地”呢?由于人们习惯在名词前面用…  相似文献   

12.
“既”字辨正唐遇春“程既审上晓音律,尤自刻苦。”(初中语文第六册《乐工罗程》)句中的“既”,课本译为“既然”。我认为不确。“既”在文言中作“既然”(连词)讲,有两种情况:一、表因果,为下文转折先提供条件。如:“我既据有江表,必将酷取于中原。”(《容斋...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词典》对“何况”“而况”“况且”这三个词的解释为:(1)何况:连词,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他在生人面前都不习惯讲话,何况要到大庭广众之中呢?(2)而况:连词,何况:这么多的事情一个人一天做完是困难的,而况他又是新手。注意“何况”前可以加“更、又”,“而况”前不能加。(3)况且:连词,表示更进一层:上...  相似文献   

14.
说“略无”     
说“略无”孙德祓(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源》“略”字条第八义项为“稍微”。并引《世说新语·任诞》:“宣武(桓温)欲求救於(袁),……试以告焉,应声便许,略无慊吝。”为书例。我以为此义项有误,“略”在书例中当作“全、皆”之义解。节引难以全面确切了解其义,...  相似文献   

15.
“虚以下人”与“不耻下问”黑龙江呼兰县一中鄢义高语第二册(必修)《问说》一文中有个“虚以下人”的说法,课本释为:“意思是不耻下问”。(课本第282页)窃以为不妥。为便于说清,且把“虚以下人”所在的整段文字引述于下: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  相似文献   

16.
用“无动于衷”而不用“无动于中”《现汉》:“[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衷’也作中。《新华》只收“无动于衷”。《大词典》以“无动于中”为主条。词频统计:无动于衷186,无动于中0。宜以“无动于衷”为规范形式。(参见“热衷”条)用“毋宁”而不用“无宁”《现汉》:“[毋宁]副词,表示‘不如’:这与其说是奇迹,~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作无宁。”《新华》处理同《现汉》。词频统计:毋宁43,无宁0。在“不如”的意思上,“毋宁”与“无宁”为异形词,宜以“毋宁”为规范词形。“无宁”在古汉语中还有别的…  相似文献   

17.
“空穴来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成语,一般辞书(比如《现代汉语词典》)注释为语出宋玉的《风赋》:宋玉对(楚襄王)日:“臣闻于师,枳旬来巢,空穴来风。”刘洁修编的《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认为语出《庄子》:“空门来风,桐乳致巢。”因此可以这么说,“空门来风”是这个成语真正的源头,“空穴来风”是后人在使用中修改定型的词形,二的意思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18.
说“玦”     
《鸿门宴》中有一句话:“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高中语文教科书在其句下注道:“玉半环形的佩玉。‘’与‘决’同音,范增用块暗示项羽要下决心杀刘邦”。笔者认为,这个注释欠妥。首先,对“玫”的形状,不宜采用“半环形的佩玉”之说。据考证,不同形状的佩玉,在古代是有着不同名称的。质好而环形的佩玉叫“壁”(《讲.玄》,瑞玉圆器也。);质次于壁的叫“环”(《说文》:壁属也。);半环形的佩玉叫“磺”(《说文》:半壁也。);环而有缺口的佩玉才叫“块”(《广韵}):佩如环而有缺。);这种不…  相似文献   

19.
“forshort”与“shortfor”是初中英语中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对它们的区别作以下浅析:一、forshort译为“简称”或“作为简称”,一般放在句尾或句首作目的状语。例如:1.Wecalllaboratorylabforshort.(我们简称laboratory为lab。)2.TheboysnameisPhilip,or“Phil”forshort.(这个男孩的名字叫菲利浦,或简称“菲尔”。)二、注意forshort与shortfor在同义句中的转换。例如:Wecalllaboratorylabforshort.Labisshortforlaboratory.为了方便记忆理解,特总结出以下句式,供同学们参考:“主语+call+全称+…  相似文献   

20.
关于蘑菇的对话儿子:“爸爸,蘑菇是长在很湿的地方吧?”爸爸:“对,长在经常下雨的地方。儿子:“……”(提示:长在经常下雨的地方使蘑菇怎么样了呢?)活鸟儿子指着书上的一个“鸣”字问父亲:“爸爸,这个字读什么?”“鸟字。”父亲很肯定地说。“‘鸟’字怎么有个‘口’字旁呢?”儿子表示怀疑。父亲解释说:“……”(提示:父亲怎样回答“鸟”有“口”这个问题才能创出“笑”果呢?记住,别忘了要结合题目哟。)做好事父亲:“你今天做好事了没有?”儿子:“做了,爸,我和另外四个孩子帮助了一位老奶奶横过马路。”父亲:“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