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清华 《文教资料》2007,(24):100-102
美国著名记者和作家斯诺的不朽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七十年来在中国以《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西行漫记》、《长征25000里》等形形色色译名大量出版,广泛流传,成为享有盛誉的报告文学作品。本文选取影响较大的几种《西行漫记》版本加以介绍,考订其出版的源流。  相似文献   

2.
2007年9月21日是我国人民的忠实朋友海伦·斯诺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日。华中师范大学自1982年主办"全国首届斯诺研讨会"以来,25年的持续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斯诺夫妇是西方最早报道中国工农红军及其长征的美国记者。斯诺的《西行漫记》早已名闻全球。斯诺前妻海伦·斯诺更是一位传奇式的女记者。她一生写了《续西行漫记》《我在中国的  相似文献   

3.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诗词中最早以印刷文字的形式而流传的诗作,也是最早被译成外文传到国外的“毛诗”。这首名作的发表与传播,与美国进步记者、著名作家埃德加·斯诺写的一部经典著作——《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名为《西行漫记》)密不可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埃德加.斯诺所著《西行漫记》一书出版后,很快就在国际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国内外的中国苏区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史料及思想观念。斯诺在书中揭示和阐释了红色中国存在和发展壮大的必然性,中国革命胜利的源泉在于民众,以及中国共产党方针政策的正确性等史学思想,从而得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进步力量的结论,改变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区革命斗争的看法,也影响了美国政府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远东战略决策,这对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以及对后来美国中国学的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西行漫记》以当下叙事、现场叙事的方式进行写作,却获得了无可否认的历史价值。它汲取了传记的某些长处,注意对人物性格的表现,因而具有文学性。文学的叙事与历史的叙事并不是绝然相异的,中国历史上许多记述真人真事的文学作品都成功地实现了文学与历史的双重价值,斯诺的《西行漫记》也是如此。当下的后现代主义者们对历史叙事真实性的质疑,其实并没有超过斯诺当时的认识。斯诺常常自觉放弃自己作为作者的话语权,将叙事的权力让给被访者,使叙事最大程度地接近真实。  相似文献   

6.
萧乾对斯诺编译《活的中国》做出了很多贡献,他不仅向斯诺推荐了优秀的中国作家作品,对入选的作品进行初译,还帮助斯诺直接与"左翼"作家进行沟通与交往。在与斯诺交往的过程中,萧乾也受益匪浅,斯诺的翻译观以及新闻观都对萧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直接改变了萧乾的人生道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7.
《西行漫记》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著名作家、进步记者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的重要代表作。这部报告文学作为一部“完整忠实描写中国苏维埃地区的第一部经典之作”,很快就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文字,连绵不断地得以翻印和重版,时至今日仍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因此再进一步探究《西行漫记》的译本情况仍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课本在文字部分写道: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创办了一批专门供工人阅读的刊物,有《劳动界》、《劳动音》、《劳动者》等,接下来用较大的篇幅配有这三本刊物的图片,图下指明:广州共产主义小组出版的《劳动者》,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出版的《劳动音》,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出版  相似文献   

9.
作为第一个采访中国"红区"的西方记者,埃德加·斯诺因其作品《西行漫记》而走红。斯诺的成功与其作为一名记者拥有的好奇心、职业感、冒险精神、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性、探求真实之心、吃苦耐劳的品质息息相关,也同他作为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的正义感、普世主义精神也即他所谓的"人文关怀和采访"不无联系,本文就此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0.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进步记者和著名作家埃德加·斯诺根据他在陕北苏区采访的手记,面写成的关于“红色中国”的新闻报道集。该书最早于1937年10月由英国伦敦维克多·戈兰茨公司出版。出版前,斯诺曾为这本书的命名面费神。他拟了诸如《在陕北的日子》、《红区访问记》、《红星在中国》等多个书名,并在聚餐时请他的朋友投票来确定一个。  相似文献   

11.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所建构的传播话语体系仍旧是当今中国传播话语体系建构的主要参照系。作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传播话语建构的典范,《西行漫记》被誉为“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其发表也“标志着西方了解中国的新纪元”。中国共产党通过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实现了自身正面形象的传播。从一定意义上说《,西行漫记》是中国共产党和埃德加·斯诺两者共同建构话语开展政党形象传播的具体实践,双方以《西行漫记》为载体建构了认同聚合的传播关系、增强了话语主体主导力,形成双向共振的议题设置、优化了传播话语引领力,建构情感共融的话语方式、增强了传播话语感染力。  相似文献   

12.
《西行漫记》作为报告文学的经典之作 ,不仅树立了新闻报道的丰碑 ,而且创造了信息传播的奇迹。斯诺从新闻的采访感知到内孕外化以及传播导向的整个过程 ,无不体现信息运动的客观规律。《西行漫记》丰富的信息学内涵使作品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3.
海伦.斯诺同埃德加.斯诺一样,是上世纪30年代活跃在远东的国际记者。她的《续西行漫记》(《红色中国内幕》)进一步向世界介绍了在陕北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状况,支援了中国的抗日战争。1972年、1978年又两次访问中国,写出了《毛泽东的故乡》和《七十年代的西行漫记》,热情地赞颂毛泽东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变革。她的经历坎坷曲折,她的性格刚柔相济,她的作品历久弥新。可以说,她的中国情结书写了她传奇而光彩的人生。  相似文献   

14.
长征胜利距今已有70年。70年来,相关的图书已出版了很多。其中,最有影响的大概当数1950年代出版的“星火燎原”丛书和“红旗飘飘”丛书,这两套书所收基本上是建国后参加长征者撰写的回忆文章。人们一般认为,关于长征最早的记录是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在中国出版时更名为《西行漫记》)。该书1937年在英国出版,曾轰动世界。但实际上,就在斯诺进入陕北苏区采访红军指战员的同时,不少长征亲历者也曾拿起笔撰写回忆文章,并于1937年2月结集成书。去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将此书重新整理出版,定名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亲历记》,收录了95篇文章,约200…  相似文献   

15.
冰心,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省长乐县,现代著名诗人、作家。1919年首次使用“冰心”这一笔名。1923年,《繁星》出版,它是中国小诗最初之作,同年又出版诗集《春水》。我们还学过《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小桔灯》等。  相似文献   

16.
<正>每年的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铭记历史,重温那段红色岁月,我重新阅读了斯诺的《西行漫记》。这本书虽然写成于80余年前,但书中的情节依旧能够触动人心,让我在冥冥之中,与那些时空相距遥远的人们产生切切共鸣。《西行漫记》真实记录了革命先辈创业初期的生活状态,当时他们怀揣着梦想,即便吃草根,即便饿着肚子,也没有动摇决心与希望。该  相似文献   

17.
按此文题目,应属历史考据论文性质;但我打算以回忆录之类的散文形式出之.我写此文有两个出发点。首先是斯诺《西行漫记》谓毛泽东同志早年就读湖南第一师范时,曾从一位当过同盟会《民报》编辑的国文教员  相似文献   

18.
《西行漫记》发表前,中国共产党的形象被严重扭曲、污损甚至妖魔化。《西行漫记》发表后,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西行漫记》通过真实的客观呈现、文学的政论表达、现场的直观感受,将一个被贬损的“赤匪”形象还原为了一个真实的“救星”形象,特别是将读者心目中被妖魔化了的反面形象转化为了真实的正面形象,仍具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应美国斯诺基金会和中国三S研究会邀请,华中师大中文系尹均生教授,6月中旬在北京大学参加了“纪念《西行漫记》发表5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并向大会提交了论文《论斯诺在美国新闻史上的地位》,受到大会好评。出席这次学术讨讨会的有中外知名  相似文献   

20.
1.对郑振铎、孙楷第、马廉、王重民和刘修业等在“前《型世言》研究”中的书名、内容、篇数、章回之异同,进行比较研究。指出:书贾出版《幻影》、《三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别本时,用源自《型世言》的篇章,有的做了不同程度的改动。2.《型世言》是1987年法国科学研究中心陈庆浩在韩国汉城大学奎章阁“发现”的。出版后在中国的大陆、台湾以及韩国展开了《型世言》研究的新纪元。3.中、韩、日各国研究者在学术会上或出版物中的论见,超出陈庆浩在《型世言》台湾刊影印本的《导言》和本人的文论者甚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