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对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那种只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能力培养教育的观念和传统方法已明显不适应形势所需了. 化学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是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化学实验不仅使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培养实验技能和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学习习惯.化学学科尤其为提高学生能力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所以致力于化学教学的人,更应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改革,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了教育的主旋律。高中化学教学也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的素养为目标,着重以化学核心知识为载体,全面发展学生的化学素养,注重学生化学本质和思想的发展,做好知识与能力的统一,让教育和学生的能力更好的衔接。本文主要从化学的核心素养入手,研究教学工作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3.
朱国庆 《天津教育》2024,(7):156-158
<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2020修订)》要求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教学设计要以情境为基础,通过问题和任务驱动发展学生学科思维,加深学科理解。现代教育理念中的学科素养教育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化学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学科素养的培养在高中化学教育中尤为重要。因此,以化学学科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知识掌握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实施创新教育应根据学科特点和知识体系进行。就化学创新教育来说,就是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从事创新性学习活动的能力;就是培养学生善于联想、主动掌握和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对化学创新教育模式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袁志武 《贵州教育》2005,(21):39-40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明确要求,通过化学教育要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等,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诸多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归结为一点,就是通过化学教学,在使学生获得化学知识的同时,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能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的化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就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化学课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化学实验教学这一学科优势,根据教材特点可以设计某些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从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6.
当今的化学教育在改革化学学术性课程的同时,更强调了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的创新对化学的需要,体现了由纯化学学科走向应用技术与化学相结合的现代化学教育价值观。现代化学教育不仅着眼于培养继承传统化学知识技能的学生,更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所以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教学既是教学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各方面能力的重要手段。戴安邦教授指出: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是化学学科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化学实验通过各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而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品格各方面得到综合提高。 科学能力是科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它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等。  相似文献   

9.
郝霞 《科幻画报》2023,(4):237-238
现阶段,我国正在实行对教育的改革,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并且实行了新课改。然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教学的基本目标则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因此,高中的化学学科更加注重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针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并提出了加强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在初中化学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方法之一是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探索将化学知识的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育有机结合的方法和途径,构建科学人文的初中化学教学体系,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潜在素材,改革传统的阻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发展的教学方法,把教学过程看成对人的培养过程,既重视化学学科的知识教育和基本技能、认知方法及能力的培养,又重视人文精神的培育,使学生的素质得到  相似文献   

11.
中学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也是一门环保课程。在教学中,应结合化学知识对学生进行绿色环保教育,根据教学内容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教育学生爱护环境,把化学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绿色意识和环保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提高素质是中国教育的总体任务和目标,作为学校的学科教育,各学科又各有不同。对化学教学来讲,就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重视能力的培养,把提高学生的素质落到实处。通过化学教育要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同时重视科学态度的培养和科学方法的学习。  相似文献   

13.
陈方  诸小波 《新高考》2006,(10):40-44
化学教育是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化学教学中需要不断培养学生化学学科能力,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学科思想和观念,以便于学生能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化学实际问题。2006年高考江苏化学卷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学科能力与思想,对中学化学教学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如第22题,光刻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印刷电路板和激光制版技术中的关键材料。某一肉桂酸型光刻胶的主要成分A经光照固化转变为B。  相似文献   

14.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科学态度、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新课程化学学科更加强调了对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而很大程度上对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化学实验这个载体来实现,所以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实验教学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化学作为自然科学中重要的基础性学科之一,与现代文明和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中专化学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的任务,必须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等,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诸多能力的培养其目标在于,通过化学教学,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的同时,能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并且可以正确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的化学问题。在此意义上,中专化学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广大技术人才的素质的高低。我国的改革面临着新的“战略机遇期”,社会对人才岗位职责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中专化学教学改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任务。  相似文献   

1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常用的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7.
化学实验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操作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环境意识。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培养学生解决环保问题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化学学科和环境保护科学联系十分密切,应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进行环保教育,这也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近几年教育教学改革,各地对高中化学知识的考查重点都有了很大的变动,大都由对知识积累量的考查逐渐向探究能力的考查转移.研究近几年广东化学高考试题可以发现,其对实验探究题目的改革最为明显.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不仅是教学大纲、学科研究的需要,更是帮助学生"应试"的重要方向.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实际意义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  相似文献   

19.
在高校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既发挥了学科的优势,也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教育和环保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和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是我们每一个化学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职责。  相似文献   

20.
必要、基础的化学知识是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生物学知识、形成和发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保障。针对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化学知识,提出4种教学策略:结合生物学概念渗透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结合生物学实验渗透化学知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结合情境问题渗透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结合实践活动渗透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探索借助化学知识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