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师德建设事关跨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大局。加强师德建设具有特殊重要性,它是培养跨世纪“四有”人才的需要。是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当前加强师德建设的重点是培养教师爱岗敬业、奉献第一的精神,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精神,严谨治学、开拓创新的精神,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精神,互相尊重、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积极培养与严格要求的关系,提高学历与提高素质的关系,专业水平与职业道德的关系,思想教育与营造良好环境的关系,明确教师道德规范,强化师德意识,构建师德建设机制,加大师德建设力度,为21世纪中国教育的发展和腾飞做贡献。  相似文献   

2.
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后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规范.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既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教师队伍赢得社会尊重与赞誉的需要.具体表现为:政治思想——师德的方向;敬业精神——师德的核心;教书育人——师德的重点;为人师表——师德的基础.教育部强调加强师德建设,不仅对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中国未来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的发展同样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师德建设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体现在教育战线上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师德建设。师德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当前,贯彻“以德治校”的精神,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德修养,既是时代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一、坚持正确的师德建设新标准在新时期,师德建设一是要发扬忠诚人民教育事业,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无私奉献,热爱学生,言传身教等传统精神。二是要根据21世纪的需要增加师德的新内容,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使师德建设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做到师…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就需要有一支过得硬的高校教师队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发展教育事业的根本大计,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大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特别要加强师德建设。”可见,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加强师德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迫切要求,是营造和谐育人环境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师德、“德性本位”与教育观念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要培养造就21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总枢纽。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他们既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既是学校改革发展和培养人才的主体力量,又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力量。  相似文献   

6.
浅谈加强师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是形成良好教风、学风、校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加强师德建设,要着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育和宣传。  相似文献   

7.
贺瑄 《文教资料》2009,(35):125-126
教师素质,师德为本。师德建设是影响学校充分发挥教育功能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整体素质,既是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更是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阐述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新时期师德建设面临的挑战,并据此提出相应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8.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通,安心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我认为,目前中小学校对教师教育和管理最重要的有三方面内容:加强师德建设,弘扬敬业精神;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素质;实行文化管理,让教师充分发挥才智。一、加强师德建设,弘扬敬业精神教师大计,师德为本。近两年来,人们对加强师德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师德教育成了学校对教师教育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素质,重在师德.高校教育只有坚持在管理中讲师德,教学中育师德,学生中树师德,社会上扬师德,才能建设一支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本文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阐述的加强师德建设的精神,从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着手,提出教师...  相似文献   

10.
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是推动和优化教师队伍的牵动力。我们始终把师德教育作为立教的根本大计,作为教育系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措施,积极完善师德的教育培养和监督评价机制,狠抓师德档案建设,促进了全市教师师德水平的提高,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一、教育培养、典型引路,努力提高师德素养教育培养可以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培养师德的自觉行为,我们十分重视学习培养机制建设。一是加强学习教育。将政治业务理论、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学习常规化、制度化,作为继续教育公共课举行全市统考记入继教学分。二是榜样激励教师进取…  相似文献   

11.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审美客体的散文文本,是创作主体的艺术创造变为社会性审美活动的中介,是创作主体与审美主体之间进行交流的依据.在接受主体眼里,它既是一种物化了的客观存在,又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审美存在,这与创作者追求的虚拟文本是不同的.本文从接受审美的视角,对文本的品质与层面,对不同类型、不同内质的文本的审美探求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马祖禅对自性、自身感悟的独特性的强调,以及随时著衣吃饭,任心自由的破除修行方式,对"吴中诗派"产生了影响,促使其文学创作表现出重心性、重主体的倾向,内容也趋向日常化、游戏化,体现了向元和诗风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18.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19.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选修课程“《论语》导读”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论语》的阅读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它有别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的主要方面.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二元性与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物权法》对遗失物权属的规定排除了拾得人取得遗失物之所有权可能。建立拾得人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规则是权利与义务一致的要求,是公平与效率相协调的要求,在实践中应该依照过错与价值原则确定拾得人遗失物所有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