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些天翻检《中国青年报》,读到了1999年4月26日的一则旧闻:北京大学中文系钱理群教授评价199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说:“面对着这份试卷,脑子里一片空白,我读考卷非常吃力,首先是弄懂题目要求就费了极大的劲,有的至今也没有弄得太清楚。”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童庆炳也说,“一直听说语文高考试题难,但在读完1998年语文试题后,对它的‘难’还是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2.
随着语文高考命题的日趋成熟,考试题型也日益稳定,甚至已出现了一些形式定型、每年必考的经典题型,分项列举题即为其中之一。我们这里所说的“分项列举题”,是指在现代文阅读部分,题干中有“哪些”“哪几种”“分条说明”“分别陈述”之类的字眼,需要考生分要点作答,且分值往往比较高的题型。1994年至2003年的全国卷,这类题型就出现了七次;2004年全国十六份高考语文试卷,分项列举题更有十一题之多。  相似文献   

3.
随着语文高考命题的日趋成熟,考试题型也日益稳定,甚至已出现了一些形式定型、每年必考的经典题型,分项列举题即为其中之一。我们这里所说的“分项列举题”,是指现代文阅读部分,题干中有“哪些”“哪几种”“分条说明”“分别陈述”之类的字眼,需要考生分要点作答,且分值往往比较高的题型。94年至03年的全国卷中,这类题型共出现了七次;04年全国十六份高考语文试卷,分项列举题更有十一题之多。  相似文献   

4.
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张伟明说:“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语文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全国卷Ⅰ作文满分60分,占总分150分的2/5,可以说作文分数的高低决定了整个试卷分数的高低。高考作文是一把“双刃剑”——考生容易得分,但也容易失分。笔者连续两年参加了高考作文网上阅卷工作,对此感触颇深。怎样才能写好高考作文呢?下面我就以2005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试题为例,从高考阅卷的角度谈谈感想。  相似文献   

5.
发展正确命题思想重新审视试题框架──’96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简评(续)高志华一、对试题框架的重新审视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的框架是否有必要重新审视,不但要靠理论上的“论证”、对域外测试手段的借鉴,而且要看框架本身对考试及教学所带来的影响。应该说,目前的框架,...  相似文献   

6.
’97高考语文复习略说●胡丰火谈高考复习,年年如是,总有“老生常谈”之嫌。但“稳中有变”,却总有文章可做。所以要谈复习,还是要借重《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这句话。主要的是要“知彼”。一、先看近三年高考语文卷的内容和结构。为了叙述方便,按原题序和测...  相似文献   

7.
对“名句名篇”(以往为“名言警句”)的考查,可以说是历年高考的传统项目,是比较容易得分的考题之一。从近年来的语文高考情况来看,2004年对“名句名篇”考查的命题走向可能有这样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一考点“轮休”五年之后,2004年语文高考重新恢复了对标点符号的考查。虽经紧张备考,但综观全国及各地高考试卷,广大考生仍免不了“如入五里雾中”。为了明辨标点符号使用的是非,对2004年全国及各地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标点符号题加以整合梳理,发现命题者设置了以下八大类型的“迷惑肢”:  相似文献   

9.
2005年湖北省高考语文试卷是今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较有特色的一份,标志着该省语文高考单独命题由去年的过渡阶段走向了今年的成熟阶段,实现了平稳的超越。去年有人用“三平”(平稳、平凡、平庸)来概括湖北卷的特点,的确有些道理,今年笔者认为其主要特点体现在“四气”上: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是评价试题的标尺,它保证了高考命题及其评价的严肃性和规范化。2004年高考江苏语文试卷,严格遵循2004年语文《考纲》,可以说“不敢越雷池一步”。试卷共有7道大题,25道小题,其中客观题14道,分值为42分,主观题11道,  相似文献   

11.
大陆、台湾,香港同属于“中国文化圈”,由于民族、语言、文化的同根同源,在语文教学上有许多传统的联系。本文试就1988年大陆和港台高考语文试题进行比较,研究它们的异同点,借以扩大我们的认识基础,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新的思路。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的:“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一切的。”下面先对这三种试题进行一些概述——  相似文献   

12.
2005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作出了四大调整,这些调整在今年的高考全国卷Ⅰ(如河北试卷)中得到了比较全面而充分的体现。可以说,今年这份全国试题是一份改革颇有力度,具有积极探索精神,且又贴近生活,注重实际能力考查的试题。  相似文献   

13.
20 03年高考是在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逐步推出的背景下进行的,因而受到格外关注。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总体是成功的,本文拟对本次试卷的命题走势作一番解读。一、突出一个“变”字稳中求变是语文命题恪守的原则之一。应该说,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变化的力度还相当大。1.试卷风格的改变。2003年的  相似文献   

14.
94年高考语文试题的新意安徽省巢湖市二中李敦凯与近几年高考题目相比,94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题量持平(与93年一样,都是30题)、题型稳定、考点大致一样,充分体现了命题指导思想中的“稳定”二字。“一年一度秋风劲”,如果“稳定”到雷同的地步,则...  相似文献   

15.
语文人物     
《语文世界(高中版)》2009,(6):F0002-F0002
尤立增,1966年出生,河北黄骅人,中学特级教师,现任张家口一中学术委员会主任。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师德标兵”“全国十佳教改新星”。河北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称号。执教公开课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四次,先后有100余篇论文在《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建设》《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发表,出版《尤立增讲语文》《紫塞雁翔》《领跑高考写作集训》《高中作文审题立意例说》等学术专著和教学用书。主持国家级、省级课题多项。  相似文献   

16.
提高语文能力培养语文素质──一九九六年全国高考语文上海试题试析上海市高考阅卷中心组领导小组成员,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副教授郭开平今年上海语文高考的背景有两条,一是考生继去年“并轨”考以后,仍然是使用三种教材(S版、H版、人教版)的考生考同一份试...  相似文献   

17.
董顺娣 《求学》2023,(10):62-66
<正>研究近五年的高考作文,笔者发现高考作文越来越强调写出“你的”的感悟和思考。2018—2020年明确要求写出“你的”感悟与思考的作文题还不多。2021年全国高考语文共有8套试卷,除全国甲卷和北京卷之外,其余6套均明确要求写出“你的”感悟与思考。到2022年,全国高考语文全部7道作文题都在给定的材料之外,明确要求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3套高考语文试题,将主客观试题的分值定为120:30。有消息说:2006年各地高考语文试题将进一步加大主观性试题的考查,分值120。赋分比例的调整,意味着考试内容权重的变化,意味着高考语文的“制高点”非主观题莫属。如何拿下这60分(作文除外),成为教师和考生最关注的问题。’掌握主观性试题的应试策略,无疑是2006年高考语文获胜的第一要招。  相似文献   

19.
刘振华 《学语文》2006,(5):25-26
一、语文高考试题地方特色出现的背景 1、“教育部统一高考,分省命题”的政策,使语文高考试题地方特色的出现成为必然。 至2006年,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进行了语文自主命题,分省命题要以“发挥地方资源优势,体现地方特色”为主旨,而各省命题人不可避免地又要在高考试卷中打上自己的印记。  相似文献   

20.
姜有采 《中学理科》2008,(12):67-70
2008年.高考语文试卷对“语言表达连贯”考点的考查非常火爆,18套试卷中有8套对该考点进行了考查。而且在考查形式上,有7套都不约而同地把“抓手”锁定在了“排序”题型上。这一受到全国卷和各省市卷高考命题专家共同青睐的题型,应引起广大考生的高度重视。现以2008年高考的7道试题为例,对该题型的解答要领作一简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