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4 毫秒
1.
十月革命胜利后,官僚主义在俄共党内和苏维埃国家机关中逐渐蔓延起来,严重地影响到俄共党的建设、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此,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共党和苏维埃国家同官僚主义进行了顽强的斗争.重温苏俄时期反对官僚主义的历史,总结俄共党和苏维埃国家反对官僚主义的经验,无疑对我们今天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官僚主义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苏维埃俄国建立以后,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当中出现了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为了同这种腐朽的作风作斗争,列宁深刻地分析了官僚主义的危害性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并采取了一系列反对官僚主义的措施。列宁反对官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对我国今天的政治体制改革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十月革命后,针对俄共(布)党内和苏维埃国家机关中出现的严重官僚主义现象,为确保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永久性地位,防止国家公职人员由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列宁在对官僚主义现象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首次阐明了社会主义国家应以法律为武器同官僚主义进行斗争,并提出了一系列反对官僚主义的法律对策。加强立法,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为反对官僚主义提供法律武器;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根除官僚主义的思想基础;严格执法,依法对严重失职的官僚主义者严惩,以儆效尤;完善法律监督机制,从制度上堵塞官僚主义赖以滋生和蔓延的漏洞。  相似文献   

4.
防止和克服国家机关中的官僚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列宁在十月革命后领导了反官僚主义的斗争,对这段历史进行考察,研究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建立初期反官僚主义斗争的经验教训,至今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1917年末至1918年中这几个月的时间内,俄国无产阶级自上而下地摧毁了资产阶级国家  相似文献   

5.
反对和克服官僚主义,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要条传,也是当前政治体制改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十月革命后,列宁在巩固和完善苏维埃政权的过程中,特别是在他生前的最后两三年里,为实现党和国家机关迅速、切实和生机勃勃地进行工作,同官缭主义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为我们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提高工作效率,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十月革命摧毁了彻头彻尾都是官僚主义和资产阶级压迫者的反动国家统治。列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创立了以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为本质特征的、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全新的苏维埃政权。但也就在这时,党和苏维埃机关中开始出现了官僚主义现象。到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官僚主义已在全国蔓延开来.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人浮于事,拖  相似文献   

6.
列宁反对官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李宗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了新型的苏维埃国家政权。但由于历史的、经济的、社会的种种原因,官僚主义逐渐成为新生政权的一大祸害。列宁在反对官僚主义的实践中,不仅深刻地揭示了它的危害、产生的根源,论证这种斗争是直接关系到社会...  相似文献   

7.
党内存在的官僚主义一直是影响党的发展的重大危险。列宁就这一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他充分认识到官僚主义的危害,指出解决官僚主义的途径,并且深刻地认识到这将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斗争过程。  相似文献   

8.
列宁对苏俄党政机关中盛行的官僚主义作风深恶痛绝。他认为,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沙皇政府专制的思想毒瘤、人民群众偏低的文化素质是产生官僚主义的四大根源。根据苏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列宁提出消除官僚主义的四大措施:推行民主公开制度,打造透明政治,让官僚主义无所遁形;推行民主监督制度,完善权力制约机制以防治官僚主义;健全社会法律制度,为反官僚主义提供锋利武器;大力发展经济与文化,消除官僚主义的滋生土壤。列宁反官僚主义的历史经验对当前中国反腐倡廉、反庸反昏、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官僚主义阻碍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我国,它干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反对和克服官僚主义,这是我们需要积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之一的列宁,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他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本文旨在探索列宁反对官僚主义的思想,它对于我国现实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列宁在推动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强调要发挥政治教育作用。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就是要使人民群众都深刻地认识到新经济政策的现实意义以及把这种认识付诸实现,可是它面临着重重文化困扰,“提高文化水平是最迫切的任务之一”,因此,消除文盲、提高人们的经济能力、同官僚主义作斗争成为政治教育的文化建设任务。列宁发展了政治教育的理论:突出了实践性是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抓住了生产力是衡量政治教育社会性功能的根本标准、执政党的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把握了政治教育“长期性”的根本特点。上述论断对社会主义政治教育和文化建设仍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史经验表明:不能把反官僚主义的斗争纳入阶级斗争的范畴,党的制度建设的目的是加强党的领导而不是削弱党的领导,"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并不意味着党的制度创新的完成而是党的制度创新的开始.在反对官僚主义斗争中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主要任务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并致力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制度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并致力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制度创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并致力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制度创新.在反对官僚主义斗争中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意义在于:体现了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体现了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建党的原则,体现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综合治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党风康政建设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关键,党的建设中的康洁问题、凝聚力问题和吸引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党风廉政建设问题;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命令主义是党风廉政建设中的祸害;而加强思想教育、制度建设、法制建设是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苏共垮台的原因错综复杂,其中长期未处理好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从而失去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苏共垮台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现为: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失误削弱了党群关系;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缺乏疏远了党群关系;官僚主义、特权腐败现象的泛滥摧垮了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保持党与群众血肉联系的思想;党要坚持正确的群众路线,克服官僚主义,反腐倡廉。他认为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党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需要,也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今天重温这些思想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党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中有坚持以钉钉子的精神抓作风建设这个,尤其是在纠正"四风"上,在盯紧了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后,更加关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新动态和新变化。在新时代的高校也存在着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本文就高校管理当中形式主义的整治作分析,准确定位是政治前提,查找根源是重点,健全机制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反对人治,反对腐败,反对个人主义、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也反对“以党治国”的思想观念,强调依法建党,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党建理论。  相似文献   

17.
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关系到把党建设成什么样的党和如何建设党。把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说成是“廉政建设”、“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都是不对的。十五大提出的“伟大工程”,才是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应是党的基本路线,把“围绕经济”一说当成是党的指导思想也是偏面的。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党建”是党建工作主动适应网络信息时代发展的实证。高校基层“互联网+党建”是新时代高校师生党员信息接收和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对于高校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和谐校园的建立和社会主义优秀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对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基层“互联网+党建”工作的优势、难题、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分析其内、外部条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高校基层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