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王春东 《天中学刊》2002,17(6):64-65
“寻常词语艺术化”是修辞学家张弓先生的著名学说,此学说丰富了词语修辞的研究天地,但在研究对象方面的一些框框,制约了该学说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平常词语艺术化的性质、寻常词语艺术化的标准、类型和子常词语艺术化形成的文化心理基础,认为“寻常词语艺术化”作为现代汉语修辞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使修辞活动中对词语运用的认识更加充实、更加全面,开拓了修辞学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3.
寻常词语艺术化是指运用寻常的词语使语言具有形象性,表现朴素美,发挥感染力,获得审美效果的语言运用艺术。这种艺术要讲求一些原则,本文着力探讨了这些原则:要有正确的思想观点,词语运用要切合实际,表达要生动活泼、富有新意,要适应语境等。  相似文献   

4.
高中生提升作文语言表现力,需要掌握几点修辞学知识,包括多样的修辞格、寻常词语艺术化、段落篇章修辞以及符合题旨情境地运用修辞。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文章之所以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令人百读不厌,原因之一就在于它们在语言上的卓越成就。我认为这种成就主要表现在鲁迅往往通过词语优选的表达方式,循着艺术化的语言方程式,摄取常态语言的变格,以种种破坏来创造美感的行为,让语言产生了一种超越寻常的效果。那么这种“破坏”艺术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相似文献   

6.
寻常词语铁成金--谈谈现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典活用是寻常词语艺术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是语法现象,属语法范畴,在现代汉语中是修辞现象,属修辞范畴。进而描写了现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的类型,分析了其独特的修辞作用。  相似文献   

7.
阐述“搞”的艺术化用法及其修辞效果,澄清对“搞”字运用的某种误解。认为“搞”具有随意性、口语化、概括性等特点,实际运用中出现的适应特定语境之用法,含有亲切、谦虚、个性化等意味,能表达出各种复杂的意思,可以收到精炼简洁、轻松诙谐、容易理解等表达效果。有的带“搞”的说法还呈现凝固化、词汇化趋势,说明某些“搞”字在词语组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用。  相似文献   

8.
语言感性意义的特殊效果,使得人们在修辞中对此刻意求工、求准、求切,力求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性体验,诱发读者的联想。修辞中激活语言涵义的根本方法就是使语言与语境高度匹配,趋近于“唯一化”。修辞学家张弓提出过“寻常语言的艺术化”这个概念,为修辞界广泛接受。它指的是一些  相似文献   

9.
张弓先生引进并阐发的“寻常词语艺术化”观点,是修辞学中一个极富生命力和探讨价值的命题。但由于论述不够细致、具体,往往让人不得要领,更难以把握规律,这就削弱了它的理论阐释力和对言语实践的指导作用。寻常词语的艺术化,还应满足有机整合、高级链接、位置适贴的条件。实现“艺术化”的方法,主要有兼类法、异配法、显隐法、多指法、移植法五种。  相似文献   

10.
寻常词语的艺术化是指把寻常词语创造性地运用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读者对该特定的言语环境中事物、人物的特征、行动的理解,使其产生不寻常的表达效果。 据说有一次汪精卫做寿,有人给他送了一副对联:“昔有罕见之才,今具盖世之德”.汪精卫十分高兴,叫人贴在大堂之上。殊不知人家借“罕见”和“汉奸”,“盖世”和“该死”谐音,巧妙地将其联缀成意,写成对联来痛骂他这个卖国求荣的汉奸。这种将词语如此创造性地加以运用,艺术化地加以处理的方法,令人叫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