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说过这样一句话:“采访是记者的生活.”这话很有道理,既道出了记者生活的特点,又反映出采访的本质特征. 我采写过一篇《上海老乡》的通讯.这篇通讯就是在兰州附近一个小站月台上候车时发现的线索,在火车上完成采访的.当时,我准备乘火车向西到酒泉去,在月台上遇到了也在候车的某部王政委。“听口音,是江浙一带人吧?”我问.“怎么说呢?算半个祁连半个上海吧!”他把半个说得挺重.“这怎讲?”我很好奇地问.“我喝了十多年黄浦江的水,又喝了十来年祁连山的水.所以,我既是上海人,又是祁连山人.”他一字一板说得很认真.“照你这么说,我也可以称是半个上海人了.”我接上说.“噢!!”他脸上显出很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2.
记上海第一家民办的“上海儿童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第一家民办的“上海儿童图书馆”是在抗战时期上海“租界”形成“孤岛”后,由应永玉先生发起并参与创办的。他是浙江省温岭县人,三十年代来到上海,后在四行储蓄会工作并担任上海市银钱业同人联谊会学术会员,现年七十五岁。  相似文献   

3.
上海最早的专业书店怕要算上海“少年儿童书店”了。1959年10月,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曾为她题写了店名。三十多年过去了,上海又有了“音乐书店”和“科技书店”,隶属上海图书公司的还有上海书店和上海古籍书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上海陆续建立了13家专业书店,其中有按图书门类划分的如“学术书苑”、“艺术书店”、“工具书店”等,也有按出版社地域划分的如“省版书店”、“上海图书贸易中心”等。上海专业书店,建立的时间早,.数量多,门类全。市新华书店系统有16家,其它还有由企业办的“经济书店”,部队办的“军事书店”,个体承包的“生活书店”等,共有20家,遍布上海各个角落。双渠道的图书流通现状  相似文献   

4.
在上海采访     
“知名度”很高的上海一提上海,日本人的心理就会产生某种特殊的感慨。由于历史、地理的关系,在上海生活过并熟悉那里一切的日本人是不少的。其证据就是日本国内读者对于记者稿件的意见,越过东海,接连不断地反馈回来。这在国内分社也是罕见的现象,尽管是可以理解的,但有时也会令我感到惶恐。有这样一件事。我在一篇稿件中写道:“有尖塔的和平饭店(原汇中饭店)位于上海繁华的街道南京路的东端。”一下子,读者来信如雪片般飞来,指出:“有尖塔的  相似文献   

5.
一百多年来 ,各种各样的西方发明如潮水般涌入中国 ,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和“洋”字挂上了钩。洋车、洋房、洋油、洋火、洋布……这些打上了“洋”字印记的舶来品 ,几乎占据了我们的全部生活 ,连上海等地的商业街道 ,也被称为“十里洋场”。随着时间的推移 ,“土”、“洋”界限的消失 ,新一代的人们甚至已经忘记了许多东西的来历。很少有人会问 :这些东西是谁发明的?它们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形下传入中国?当时的中国人是怎样看待这些舶来品的?能回答这些问题的人就更少。西方的发明不仅改变了中…  相似文献   

6.
《上海的“情侣墙”变“短”了》(新华社7月28日播发)一文,从“上海的情侣墙变‘短’了”这一很“小”的事实中,引出了上海人娱乐场所、居住条件大为改观,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这样一个大的主题。如此以小引大,你没法不佩服。《短》文先交代了“情侣墙”的背景,然后引出有些人发现“情侣墙”变“短”了,自然会发问:“如今的情侣那里去了?”这自然又要去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7.
出国仍然是大陆城市人的一个重要话题。最新的经济热潮消退了部分人准备出国打工的欲望,但仍未使另一种出国热潮有所减低,这就是国际婚姻。国外也确有华侨和非华侨到中国大陆要寻找中国小姐。一个个“相亲旅游团”纷至沓来。于是,大陆涌现出一家家“涉外婚姻介绍所”。据报载,广州市现有四百多家。从1992年夏季开始,上海的街头上也接连挂出了五家涉外婚姻介绍所的招牌。  相似文献   

8.
上海“超市”售书展新容 上海超市售书网点已由1993年的18家,增加到今年上半年的208家。全市400余家超市网点中,销售图书者已达50%以上。拓宽了图书发行的渠道,增加了一般图书的销售。 上海的“超市”售书始于1993年。年初,上海市委、市府提出“让图书进入超级市场、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号召,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属下的久远经营公司立即抓住时机,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9.
期刊情报站     
《远东经济画报-富世》/2006年11-12期合刊/改版号/80.00元2006年底在上海的《金卡生活》杂志上看到有关于这本杂志的介绍,但在上海、北京、广州、南京等地始终没有找到。2007年春节期间,突然有一天在首都机场的书店中,发现了这本寻觅已久的杂志。打开一看,该杂志并没有自己的独立的所有权。《远东经济画报-富世》在内容上追求:“对你而言,什么是百万富翁般的生活方式,并且会讲明白什么是诠释精致生活,会成为你打造精致生活的指南和追求极致品位的‘圣经’”,并希望能成为“健康精致生活的引领者。近年来此类杂志在中国大陆市场是越来越多,追逐的“文化品位”“读者档次”也越来越高了,因此定价也由十几块钱演变成了百元左右。  相似文献   

10.
千金不换的传家宝 郑文龙,是一名退休职工,家住南京市建邺区江湾社区,和老伴周秀芬育有一儿一女,2012年和女儿一家共同迁居到江湾.在此之前,也搬过几次家,但他那精心搜集整理长达40年的家庭档案资料却从来没有弄丢或损坏一件.这些家庭档案资料,被郑文龙夫妇称为“家宝”.家搬到哪儿,他们的那些“家宝”就跟随家迁到哪里,“家宝”成了全家学习、工作、生活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11.
新闻的真实性是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复杂的话题,从有“新闻学”以来,“新闻真实性”问题就让人争论不休.如今我说个新的话题,叫新闻的“生活真实”,这可不是添乱,确实感到值得一说.艺术是生活的反映,新闻是事实的报道,由此产生了两组矛盾: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新闻真实与事实真实.但是,从泛意上说,新闻也是一种艺术,是客观报道自然与社会生活、再现生活过程中选择其新的一种艺术.于是您要细读一些新闻作品会发现,不少新闻作品中,写的并非全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或者是“发生在具体时、空中的事实”,而是写进了许多生活现象,写进了记者的生活感受和生活体验,写进了生活中曾有的却没有事实基本要素界定的“无主事实”等等.一些新闻作品尽管写进了这些“生活”,写进了这些“无主事实”,却并未影响这些作品的新闻性、真实性和传播价值.有的作品还拿到了新闻大奖并受到广泛好评.我们把新闻作品中的这种真实称之为“生活真实”.这类反映“生活真实”的新闻内容,在新闻作品中常见有这么几种:  相似文献   

12.
上海人说起服饰来一向比较自豪,也有优越感.太久远了不敢说,但至少在前一百年内,上海服饰领全国风气之先,应该是毋庸置疑的.以前有句口号叫“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若再加上一句“穿着要学大上海”其实也不为过.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上海有一本专以介绍海内外时尚新潮服装为特色的杂志叫《上海服饰》,在全国范围内卖得相当火,发行量少说也有300多万份!我想这就与上海人在服饰上的先进理念、宽阔的视野以及榜样的模范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由上海市出版工作者协会、上海文艺出版总社主办的“袁银昌书籍设计作品展”于3月30日至4月1日在上海图书馆展出。这是上海第一个个人书籍设计作品展,标志着上海出版界在“出书出人才”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不但拥有出版家、编辑家,而且还有书籍装帧设计家。30日下午作品展剪彩后,有关方面150人在展出现场就袁银昌的艺术成就和成才之路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4.
《出版参考》2016,(5):67-68
提到“方所”,想必很多人对它都已不再陌生,它的出现,为中国实体书店的重生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向.“方所”典出于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定是常住,便成方所”.它在读者眼中,是一个“家”,一种知识、审美与生活的完美结合.方所以当代生活审美为核心,以艺文活动为厚基,涉及生活的各个面向,多年来,打造出涵盖图书、美学生活、植物、服饰、展览空间、文化讲座等的复合式文化场域.  相似文献   

15.
“读者讨论”是报纸进行宣传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我们“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的鲜明体现。最近一段时间,报纸上的读者讨论有了新的发展:原来是偶一为之,现在办成了定期专栏,讨论话题也海阔天空,上自国家政策,下到生活小事无所不包。版位也越来越重要:原来一般是放在“读者来信”之类的群工版,如今许多讨论也堂而皇之走上头版。拿上海几家报纸来说:《解放日报》在双休特刊上展开了“大哥大应不应当进入校园”的讨论;《人民日报·华东  相似文献   

16.
所谓“三小联”,是指20世纪50年代初,上海二百多家私营书店分别按照出书类别(通俗读物、连环画、儿童读物)联合组织的三家书店——通联书店、连联书店和童联书店。为了称呼上的便利并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相区别,人们往往简称它们为“三小联”。“三小联”存在时间并不长(仅四年多),但它们是上海书业发展史上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17.
川菜在上海的两次强势进入 上海的土著是不大吃辣的,几百年来就是这样,今天浦东人念兹在兹的老八样,根本没有辣椒、泡椒、豆豉的用武之地.上海人接纳川味是从清朝末年开始的,式式轩是第一家川菜馆,在四马路,规模不大,前往一试麻辣的人不少,老板据说是四川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参与黄浦区区志的编写,采访过一位业界老前辈,老人家说:二十世纪初,上海只有四五家小规模的川菜馆子,挤在广西路、浙江路与三马路交界一带,多为路边饭摊,能有个单开间门面了不起了,小煸小炒为主,有回锅肉、麻婆豆腐、肉末泡菜、辣子鱼、鱼香肝片、酸辣汤、连锅汤、红油抄手、担担面等七八个品种.“上海人不吃辣,他们主要做北路生意(指北方来沪客人).”  相似文献   

18.
上海藏书家捐书的故事─—摘自《书与人》1995年3期作者:宋路霞解放初期,上海各界出现了一派爱国热潮。藏书界中也涌现出一批捐献家藏珍籍的“大户”,其情其景,其诚其笃,至今听来仍是感人至深。原复旦大学图书馆的馆长潘世兹先生,是解放前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总...  相似文献   

19.
围棋界元老华以刚是上海人,后来长年生活在北京。他说过一件事:有一次他家水管坏了,请北京的熟人来修。在修理中需要旁人拧个螺帽,那师傅说:“老华,往北拧!”华以刚虽在自己家里,一时却找不着北。为此,华老感叹:北京人有关东南西北的方位感特强,而上海人对前后左右的空间感特别敏感。由此联想到我们的时评家们在议论某一具体社会现象时,通常能分得清“前后左右”,但倘若放到更大的思想语境中,就往往“找不着北”了。这是因为他们“只讲小道理,不讲大道理”,而“不明白大道理,就不可能真正明白小道理”(庄周:《齐人物论》)。不懂大道理者所讲的小道理,大抵是一些无关痛痒的鸡零狗碎、人云亦云的老生常谈、自欺欺人的忸怩作态。这种“道理”,不讲也罢!  相似文献   

20.
读书读得通,并不一定要落实在会写文章、会写作品上,主要是落实在会用活生生的知识来处理活生生的事物上。生活中有很多人并不参与文学创(?)撰写文章,但他们从书籍里获得了知识、才(?)文采,无论生活、工作都处理得大雅而睿智。这样的人称得上“高级读者”,在实际档次上并不低于会写些一般化作品的人。假如他们萌发了写作念头,从不会写转化为会写也较容易。这样的人之所以能被称为“高级读者”,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