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是中国南海诸岛中两个较大的岛群,它们和东沙群岛、中沙群岛一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中国人民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开发经营的,并由中国政府最早进行管辖和行使主权。《林遵率舰队接收西沙、南沙群岛始末》详细叙述了1946年10月中国海军收复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全过程,用无可争辩的事实向世界宣告,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任何欺骗世界舆论、挑衅我国主权的行为都是徒劳的、无效的。  相似文献   

2.
赠书通信录     
我的出版文集作为《中国出版论丛》之一种于1996年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1996年12月13日,《新闻出版报》在一版以“《宋木文出版文集》出版”为题作了报道:收入本文集的文稿,除了1973年一篇、1978年两篇外,时限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相似文献   

3.
<正>一我对赵树理没有研究,但我的藏书中有两本赵树理作品值得一说。这就是香港海洋书屋印行的《李有才板话》和华东新华书店印行的《李家庄的变迁》。《李有才板话》是由作家周而复主编的"北方文丛"第二辑之一,初版于中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十二月,我手里的这本是第三版,印于1947年10月,印了一千册,连同前两版不到一年之间共印了四千册。里面共收赵树理小说四篇:《孟祥英翻身》《地板》《小二黑结  相似文献   

4.
我在《世界优秀通讯选》里,读过著名美国记者、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史沫特莱写的两篇通讯,一篇是《记鲁迅》,另一篇是《朱德将军忆童年》。两篇通讯给我的印象都很深。我觉得,这里洋溢着作者对中国革命者的爱,确实感人至深;它们是新闻通讯的典范,值得我们后人认真观  相似文献   

5.
今年七月底,我国自己迄今摄制的最长的也是最受欢迎的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首先由北京电视台在北京播映完毕。首都广大电视观众还沉浸在“《四世同堂》热”中。八月初,新华社连续播发了三篇关于这部电视连续剧的稿子,一篇是转发《瞭望》的通讯,另外两篇是我采写的消息,即《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在首都播映受到热烈欢迎》和《小杨家胡同居民评说电视剧《四世  相似文献   

6.
人民日报总编辑张研农曾经谈到,要发挥好《人民日报》的述评优势。我采写的述评《以平常心看待贸易摩擦》穴载《人民日报》2003年12月2日一版雪获得人民日报好新闻一等奖、2003年精品奖,这是《人民日报》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两周年之际发表的一篇独家报道,其引起的社会反响,让我  相似文献   

7.
今年春暖花开季节,我去日本探亲,随身带的一本书是《中国青年报》原驻日记者苏海河送我的《回眸东京》,苏海河也是这本书的编者之一。在日本读这本书,有一种亲切感。为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20周年、中日两国互派常驻记者35周年而编辑的这本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于1998年8月出版。全书分《追昔篇》、《渊源篇》、《专访篇》、《经济篇》、《社会篇》、《人情篇》、《揽胜篇》、《史览篇》,55篇文章出自48位记者之手,共26万字。第一批中国记者7人,是根据中日双方在北京和东京两地互设廖承志、高碕贸易办事处和互换…  相似文献   

8.
《一条马路隔不断两个企业的产需联系》获’92中国电视奖一等奖。《我国第一家闲置设备市场被闲置》获1992年全国优秀电视经济新闻二等奖。这是我与韩立允和于兴国同志在去年合作采编的两篇新闻作品。为什么这两篇新闻作品能获奖呢?我体会电视新闻记者所具有的新闻追踪意识,是这两篇新闻获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公开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以下称《实》文),我写的讨论真理标准的文章也有好多篇、好几万字,而且都被收入《放言集》和《鱼雁集》出版。因此,我已没有多少想说的话了。可是,《新闻战线》编辑部组织开展新闻界与改革开放征文并向我约稿,使我萌发了写这篇回顾与思考的愿望。没有经过建国以来历次政治运动,尤其是大跃进和文革锤炼、  相似文献   

10.
看过《小团圆》,我第一件事就是去重看“张爱玲年表”。1948直至1954,一片空白,她没有发表任何一篇作品;下一个空白,是1955到1958;然后三年两载,偶尔一篇半篇……我一直以为这是“我将自此萎谢了”——为失爱而放弃写作。直到《小团圆》的问世,我明白了:战后,没人肯发表她的作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