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朱海峰 《考试周刊》2011,(11):68-69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在章节及全书的地位 《垂线》选自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就已经对垂直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这节课也是在学习了角、相交线后的一节课,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垂线的性质是后面学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坐标的基础,同时它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核心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湘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内容——平面直角坐标系,它是后面在平面内研究图形的变换以及函数等内容的基础,是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很好教材.《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认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1教材分析 "有序数对"安排在人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6.1.1节,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节的内容,它是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有序数对的学习,实现了从一维空间到二维空间的发展,使学生在更广的范围内运用数形结合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1 教材分析1.1 教材地位和作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浙江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课本(试用)数学第四册第十六章第一节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数轴与有关几何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学习函数及其图像、曲线和方程的基础,是沟通数与形的桥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对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发展合情推理能力有重要作用,也是让学生感受“对应”和“数形结合”思想的好素材.1.2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和两个基本问题——已知点求坐标,已知坐标描点.难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初中学习图形与坐标、函数的图象等内容,高中学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在小学,学生对“用数对表示位置”有一定的了解,本章承接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结合实例进一步介绍用有序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然后介绍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最后介绍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简单应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架起了...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4.2平面直角坐标系".一、教材分析"平面直角坐标系"作为"数轴"的进一步发展,实现了认识上从一维空间到二维空间的跨越,构成更广范围内的数形结合、数形互相转化的理论基础.是今后学习函数、函数与方程、函数与不等式关系的必要知识.所以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沟通代数和几何的桥梁,是今后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数学工具.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分析运行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节内容,本节让学生初步认识各种图像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并能根据图像图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本节内容为以后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初步了解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可以运用直观的图像表示出来,并能正确地描述图像反映的信息,培养了学生识图用图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张青 《山东教育》2008,(6):37-39
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是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意义与一次函数的图像。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建立了有序实数对与坐标平面内的点之间的对应关系,为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提供了工具。前面学习的函数概念、函数的表示方法以及如何画函数的图像等,虽然都是一些一般的概念,也没有具体地对函数进行研究,但却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另外,  相似文献   

9.
教材: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 教材分析:这节内容是为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打基础的,通过生活中的"确定位置"的实践和思考,为坐标思想的形成和树立作准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为学生树立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进而形成数形结合思想做了很好的铺垫.  相似文献   

10.
<正>本节课《用数对确定位置》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的一个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在一年级学习了用"第几"来描述物体在直线上的位置,二年级的时候又学习了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来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初步具备了用有序数来表示物体位置的经验。本课时的教学正是基于前面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学会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同时也为学生在第三学段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奠定基础。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生活实际,综合教育教学这几方面,整节课我以学生的各种  相似文献   

11.
《空间直角坐标系》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一节新授课.本节课在"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下,在五个教学环节中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从数学本源出发,体会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并逐步进入高阶思维,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数学抽象、类比推理等能力,体现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数学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2.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学习函数知识的基础,它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我们就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来解决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教材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课题 §1.2极坐标系. 教材内容解析 极坐标系是高中新教材人教版选修4 4第一讲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背景下,通过生活实例,了解建立极坐标系的必要性,类比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方法,让学生理解极坐标系的概念,并能够表示点的极坐标,为后面学习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的互化,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以及参数方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关注学生的体验,问题的创设要揭示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上学期听了本校王老师的一节公开课,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有序数对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课时。一般来讲,每章的第一课内容都是承上启下的,如果教师"导演"得好,学生就会"身临其境""参与其中","顺其自然"地走进教师的"预设埋伏",效果就  相似文献   

15.
1 引言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指出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 ,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由此可见 ,学习数学不只是掌握数学这门科学 ,还有比掌握科学更重要的东西 ,而这种更重要的东西就蕴含在过程之中 ,或者也包括过程本身 .怎样展示过程 ,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呢 ?我在裘村中学上了一节题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研究课 .2 设计说明《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浙江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课本 (试用 )数学…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孙爱华老师的一节数学公开课《平面直角坐标系》为案例,谈谈新课程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17.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数与形结合的典范,是学生学习函数与解析几何的基础.“平面直角坐标系”在七年级是重要的章节,除了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结构特点和基础知识,还应该挖掘蕴含在其中的数学思想,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8.
"垂线"这一节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是学生学好"角和相交线"后的第一节,也是后面学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坐标"的基础,因此,本节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过渡、铺垫的作用.笔者经过自己的课堂实践和教材研究,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开展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单元内容是在第一学段“用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物体位置;认识东、西、南、北等八个方向;认识简单的路线图”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第一学段“方向与位置”学习内容的延续,也为第三学段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等内容奠定基础。此部分知识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具有重要意义。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快乐足球--比例尺"单元信息窗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宋木兰 《考试周刊》2014,(99):75-75
<正>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有序数对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起始课,是数轴的发展。平面直角坐标系是进一步学习函数及其他坐标系必备的基础知识。它是图形与数量之间的桥梁,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重要工具,利用它可以使许多数学问题变得直观而简明,并实现几何问题与代数问题的互化。二、教学目标1领会实际模型中确定位置的方法,会正确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2会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根据点的坐标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