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001年8月,浙江湖州市友好城市访问代表团访问了日本岛田市后,经静冈县到东京,准备离开日本。车行之间,日中旅行社名古屋营业所的导电话后高兴地说:“找到了,东京的静嘉堂找到了。”  相似文献   

2.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反映中华化的古物十分丰富,其中的陶瓷器更是受海内外收藏家青睐。近年中国古陶瓷器在海内外拍卖价超过百万元的例子比比皆是。中国的唐三彩、宋代黑釉天目器皿,更为日本收藏界所喜爱。大阪市立美术馆、出光美术馆等都收藏有大量的中国古陶瓷器精品。  相似文献   

3.
2005年6月21日,《今日早报》刊登《失传800年天目釉重出江湖》一文,报道了萧山宋代名瓷研究所所长、著名陶瓷专家叶国珍研制出“国宝”天目釉的消息。随后,记者经过实地寻访和查阅相关资料,对被称为天目山三大“国宝”的天目木叶盏、天目“尺八”箫、天目柳杉是如何流传到日本的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中川美术馆与人民中国杂志社于5月16日至25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中川美术馆收藏中国画回京展”,获得了轰动效应。正如日本文化厅长官吉田茂所说,这次画展为日中友好作出了新贡献。 61岁的中川健造先生对中国文化一往情深,30年来到中国100多次,收集的中国艺术品多达5000多件。中川美术馆开馆以来,相继举办过多次中国绘画、书法、陶瓷、名砚展,甚至还“导演”了一出“秦始皇铜车马登陆日本”的铜车马展。为中国美术扩大了影响。  相似文献   

5.
10月下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 点研究课题“对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 设计”赴日本、韩国调研组一行五人, 从深化调研出发,走访了日本“三 馆”。何为“三馆”?广岛市有个知名 的和平纪念资料馆,广岛福山市有个 闻名遐迩的中川美术馆,东京还有个 臭名昭著的靖国神社陈列馆,即为 “三馆”。  相似文献   

6.
何一枫  舒姝 《文化交流》2013,(12):32-35
“混沌始开,江南古陆。天池苍穹,震旦天目。” 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原创茶艺情景剧《天目茶道》,在她的序曲、微电影《天目音画》展现的奇丽风光和珍稀动植物中开场。辽远的过去续接可触摸的年代。“梅福植茶”“彭祖采芝”“昭明分经…明本说法”“天目问茶”五幕微话剧,似诗画卷轴徐徐打开,低吟浅唱出天目山干百年来茶文化发展的轨迹及其风韵。  相似文献   

7.
经典的美术馆观众(艺术观众)研究,围绕着“阶级”“性别”“种族”等人之属性,探讨文化艺术实践。文化资本理论为准确把握美术馆观众的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石。近年来关于美术馆观众行为的研究呈现出几个特征,一是较多为消费者行为学、心理学、艺术教育的跨学科领域,比如考察摄影对观展记忆的影响研究、摄影动机研究等;二是多立足于西方文化艺术实践语境,且经验性研究较少。最为重要的是,数字时代下,美术馆观众的文化实践行为呈现出一些新现象,比如线下摄影打卡、线上社交媒体传播等。该研究综述从经典的“艺术观众”相关研究切入,继而对近年来国内外的美术馆观众行为研究进行梳理,以期对该领域研究概貌、研究走向有一个清晰的把握与展望。  相似文献   

8.
正文化部全面开展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这是一项影响广泛、效应持久的系统工程。浙江省美术藏品普查工作于2016年11月完成,共计普查藏品数量94889件。为展示全省美术馆藏品普查的成果,特遴选展出全省27家美术馆馆藏精品100件,于2017年1月5日至2月19日,在浙江美术馆举办"盈藏呈祥——全省美术馆馆藏精品展"。这是一场真正的"跨年"大展,也是浙江全省美术馆(艺术馆、纪念馆)"镇馆之宝"的  相似文献   

9.
文化部全面开展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这是一项影响广泛、效应持久的系统工程.浙江省美术藏品普查工作于2016年11月完成,共计普查藏品数量94889件.为展示全省美术馆藏品普查的成果,特遴选展出全省27家美术馆馆藏精品100件,于2017年1月5日至2月19日,在浙江美术馆举办"盈藏呈祥——全省美术馆馆藏精品展".这是一场真正的"跨年"大展,也是浙江全省美术馆(艺术馆、纪念馆)"镇馆之宝"的集体亮相.  相似文献   

10.
天目山雄奇俊秀,草木葱茏,古树参天,继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之后,为我国的第五大佛教名山。 1934年秋天,天目山秋高气爽,浓荫蔽日。就在这个出游的大好日子里,艺术大师徐悲鸿携他的爱妻廖静文来到了天目山。大师在天目山游览之时,除了对天目山之奇山、秀水、古木感到美不胜收、魅力无穷之外,更对天目山中那千古不绝的梵音禅风与古刹心驰神往,浮想联翩:早在晋朝,竺法旷法师便在这里开山建寺,此后求法问道者便绵延千年络绎不绝,且仰仗这方山水造化之功,天目山代有明心见性之高僧出世,由此可见隐于此山之刹,非同一般!……大师心驰神往之余,泼墨挥毫,绘下《西天目山老殿》,并在画中题上“西天目山老殿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