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永  李静 《教育文汇》2003,(11):23-23,21
体验,就是通过亲身实践认识周围的事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学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加学生的体验量,和谐地变化学生的体验形式,不断丰富学生的体验内容。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潜在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愿学、乐学、会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实践活动中,更加积极  相似文献   

2.
张永  李静 《云南教育》2003,(32):5-6
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是体验性。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性的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朱慕菊:《走进新课程》)。现代学习方式倡导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加学生的体验量,和谐地变化学生的体验形式,不断丰富学生的体验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才能成为一种享受,成为一种愉悦的体验,学生也才会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去认识客观世界,思索探究人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3.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是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以情感凭借与情感目标有机沟通的动态过程为途径,是在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产生与教育目标相适应的多种内心情绪体验,以达到情感共鸣的效果。 情感体验的主要形式有:直觉的情感体验、与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与道德伦理有联系的情感体验。实施这一环节的关键在于精心选择体验点,激起学生真切、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道德认识与道德  相似文献   

4.
真情源于体验。情感体验式作文教学源于学生的真切体验,学生容易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写好情感体验式作文,对学生习作有很大帮助。这类作文赋予了学生作文以真情,使文字有了"温度",有了"灵魂",能够促使学生逐渐地会作文、喜作文。学写情感体验式作文可以从阅读指导、习作课指导、周记练笔指导入手,在体验生活、体验阅读、体验指导、体验练笔、体验活动中获得多方体验。学生在情感体验式作文过程中,发掘作文情感的"源头活水",进而以写好情感体验式作文为突破口,喜欢习作,写好习作。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验"两字逐渐频繁见于各类数学报刊,同时它也昂首阔步地迈入数学课堂.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却发现,"体验"使课堂氛围变活跃了,可是学生的认识变短浅了;学生有了多种感官的体验,可是数学思维并未提升;个性化得到了充足的发展,可是集体体验却不深.这样看来,"学生体验"与"学生发展"似乎构成了一对矛盾体.如何让学生体验更加有效,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手法来巧妙地进行填补.下面就<三角形的认识>一课的教学来谈谈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甘春瑜 《考试周刊》2010,(10):55-56
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本文从“师生互敬互爱,让学生体验师爱之情;学习与生活联系.让学生体验学习之乐;教学与活动结合,让学生体验亲历之趣:教师善于赞赏,让学生体验成功之喜”四个方面来论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需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让他们真正地愿学、乐学。  相似文献   

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着力提高学生的三种能力,必须教会学生体验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要教会学生体验学习,就必须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造性地整合人教版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等课程资源,让体验学习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有内容、有创新地进入课堂,进入社会。  相似文献   

8.
陈飞 《考试周刊》2013,(90):32-32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复杂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但其体验的过程和方式是有规律可循的。能否让学生真正地体验情感,要看教师能否提高自身的教育智慧,在课堂上真正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要看教师有没有胆量和气魄真的放手让学生揣摩人物心理、体验他们的情感:要看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还要看老师能否把文中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再现出来.让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中体验情感。达到这些条件,就能把学生的情感体验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从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这一角度来看,要使学生的学习有真正意义上的收获,应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实施以学生自我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的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获得个性化的感悟,愉悦地体验和生成知识。  相似文献   

10.
生活处处有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使学生更好地在体验中学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性,充分让学生去参与、去体验,为学生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兴趣,尊重学生,联系生活,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中的数学。体验数学中的生活,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11.
"升和毫升"这两个容量单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体验生活实践、体验自主探究、体验知识生成、体验互动感悟这四步体验实践环节,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概念,理解概念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则纲要(2010-2020)>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着力提高学生的"三种能力",必须教会学生"体验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要教会学生"体验学习",就必须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造性的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等课程资源,让"体验学习"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有内容、有创新地进入课堂.进入社会.  相似文献   

13.
从本质意义上说,写作文就是一种体验。如果学生能对生活有一种独特的体验,那么他就能写出好习作。生活体验是学生写作的源泉,因此,生活体验应该作为小学生作文的题材,将多姿多彩的生活融入到小学作文教学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受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写出具有独特体验、个性鲜明、情感丰富的习作来。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的体验怎样诱发呢?一、贴近生活实际,拓展生活体验当学生对生活有了切身的  相似文献   

14.
活的课堂,是有生命力的课堂,动的课堂,是有创造性的课堂,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初中语文课堂,交给学生任务,放活学生,让学生忙起来,动起来,干起来,他们不断有成功的体验,失败的体验,困惑的体验,豁然开朗的体验,努力后收获快乐、偷懒后遭遇惩罚的体验,然后在不断地否定自己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大步前行。这样,才会出现我们期待的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5.
续写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给学生带来创作体验。指导学生续写的关键在于结合学生实际,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点",让学生有东西可写。常规续写,延续文本结尾;改编续写,彰显别样精彩;插画续写,扩展体验空间。  相似文献   

16.
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课堂教学中关注数学体验的策略有营造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强烈体验的内驱力;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学生获得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数学体验;让学生经历"再创造与再发现的过程",获得科学发现的体验;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实践活动,获得学数学、用数学的数学体验.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要少给学生"压力",多给学生"魅力",少逻辑性分析,多情感性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文字的色彩、温度和生命,从而使语文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动力,成为学生的一种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这样的语文学习才有活力、才有生命。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品读文章,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阅读思维与情感和文本、作者进行充分地对话,使他们能深入文本进行体验与感悟,对语言文字有独特的见解,从而形成富有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促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充分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体验学习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实践中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提高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这一学习过程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最终有效地完成。体验学习是体验的转换并形成知识技能的过程。"小学体育体验学习教学程序"是一种把教学活动的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习上,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辩证地统一起来。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提供身体练习活动的素材,通过教师系统的情境设计,把学生引入学习情境之中,充分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一线经验,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切入,让美术教学重新回归到体验美、感知美、形成美的过程。其通过“有感情地提问,引导学生艺术感知”“有目的地引导,促进学生艺术体验”“有节奏地建构,引导学生形成艺术意识”等方式,探究格式塔心理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运用,进而增强学生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