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时势与英雄     
金新 《语文新圃》2007,(5):23-24
时势与英雄,孰为先驱者?或曰时势造英雄:先有美利坚备受殖民奴役,后有华盛顿国父;没有时势,就没有英雄.或曰英雄造时势:先有华盛顿国父,然后有美国独立;没有英雄,就没有时势.……  相似文献   

2.
在人们普遍地为社会风气不尽如人意而感慨,而忧虑的时候,徐洪刚同志的英雄行为无异于一声震天霹雳,使人们从感慨和忧虑中奋起。 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这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争论多年的一个老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历来认为,时势造就英雄,英雄推动时势。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代,是我国历史发展长河中一个伟大转折的时代,这是一个呼唤英雄并造就英雄的时代。徐洪刚同志的行为,使他无愧于我们的时代。他的贡献在于唤起人们振奋精神,从我做起,切切实实地为人民做好事。他没有很多的豪言壮语可供人们背诵,但他的行为却是  相似文献   

3.
英雄与时势的关系对我们来说似乎不言而喻,同时,英雄崇拜也是个古老的话题。但群众对英雄的崇拜情结却常常周期性爆发,并时时陷入一种群体非理性狂热之中,造成对社会的动荡与破坏。即使在现代多元化社会,仍有对其认识与反思的必要。  相似文献   

4.
朱敬则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史论家。他以历史上的朝代兴亡、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为对象,发表评论,对历史发展中的英雄与时势关系、"祸积"与朝代兴亡关系、"小人"与国之存亡关系、郡县制取代封建制等问题提出了深刻的历史见解。重视与总结这份史学遗产对于提高当代历史评论的水平,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20世纪“新史学”首倡者,梁启超在其历史传记人物作品《管子传》中,多次出现与个人史学主张格不合之处。尤其是他在处理营造时势与改塑英雄关系时所表现出的两难困境,颇为鲜明地折射出当时“新史学”理论在宣传与实践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6.
一、的势与英雄是英雄创造时势,还是时势创造英雄?这是个古老的命题,也是颗永远值得再三品味的甘榄果。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历史的长河涌现出多少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有的功昭日月名垂青史;有的昙花一现,来去匆匆;有的祸国殃民,千夫所指。他们的功与过,是和非,是留给后人的难题。不管是谁,每个历史人物都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毫无例外地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与限制:然而每个历史人物也都以其聪明才智、所作所为,给历史以或大或小的作用与影响。我们既承认历史的必然性,“每个社会时代都需要…  相似文献   

7.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谈英雄崇拜 朱光潜 关于英雄崇拜有两种相反的看法。依一种看法。英雄造时势。人类文化各方面的发端与进展都靠着少数伟大人物去倡导推动,多数人只在随从附和,一个民族有无伟大成就,要看他有无伟大人物,也要看他中间多数民众对于伟大人物能否倾倒敬慕,闻风兴起。  相似文献   

8.
本文客观阐述了德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历史选择了普鲁士,普鲁士选择了俾斯麦,俾斯麦缔造了近代德国。并由此得出“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国家统一的前提是民族统一”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早期的用世思想包括:以天下为已任的志士仁人思想,做造时势英雄的思想,以及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民众的公仆思想。其中,公仆思想是其早期用世思想的基本内核。  相似文献   

10.
与卡莱尔式的英雄崇拜论和线形的历史决定论所表达的个人只是历史的工具这两种极端的历史观不同,悉尼.胡克的《历史中的英雄》一书,将常见的关于“英雄与时势”的两难推理转变为承认英雄具有历史作用的同时,深入讨论其可能性与局限性的问题。作为一个试图将实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作某种综合的美国哲学家,胡克在历史趋势的意义上承认社会规律的有效性;同时认为英雄的历史作用只有在历史发展的交叉点上,才可能最大程度地获得表现,因为此时历史呈现出多种可能性,英雄个人性格等偶然性才有了强烈的现实意义。胡克以为这对于正确认识普通人的选择影响公共生活的作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人民对于民主的参与。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和钱穆的同名著作《中国历史研究法》都对历史人物的研究作了一定的叙述,但研究历史人物的方法却不尽相同。对历史人物的分类,梁启超较传统,钱穆较新潮;对历史中少数人作用的看法,梁启超体现着一种矛盾史观,钱穆则是一种英雄史观;对于研究历史人物作用的看法,梁启超强调了时势造英雄,而钱穆则强调了英雄造时势;关于历史人物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关系,梁启超强调二者的平等地位,钱穆则强调文化对其他领域的主导作用;关于历史人物研究的侧重点问题,梁启超同等看待事业成功或失败的人物,将各种因素综合在一个人物身上,钱穆则更为看重失败不得志人物的作用,强调个人意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时势观是《管子》思想中较有特色的理论之一,《管子》审时度势,对如何治国兴邦进行有效指导。《管子》时势观认为治国理政需重视时势研判,时势对工作的开展至为重要,新的时势下要因时乘势、积极作为,且应以遵循天道为先决条件。《管子》的时势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全面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决胜小康社会的当下,《管子》时势观有关因时而动、乘势而为、科学发展等智慧对国家、社会与个人三大层面仍然具有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浅谈邱吉尔的“三环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邱吉尔的“三环外交”徐凤传(临沂师专历史系)邱吉尔是英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二战期间任首相,曾获得反法西斯战争“三巨头”之一的称号。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时势造就了这位英雄。早在邱吉尔第一次任首相时,就为英国战后的世界地位着想,曾提出他的“三环外交...  相似文献   

14.
时势造就英雄每一个传奇人物都是时势的产物,他们都是“时代的儿子”。1985年10月,32岁的陶建幸被派往泰州冷气机厂(春兰集团的前身)任厂长,当时的冷气机厂是一个只有280万元固定资产,年产值仅1500万元的小厂。陶建幸接任厂长后,第一个冒险行动就是提出了置该厂于死地而后生的“箍桶理论”。他说:“一个企业的规划如何定位,理论界盛行‘水桶理论’,就是量力而行,量体裁衣,有多少能力定多大目标。我们制定规划的思路不是去研究现在有多少量,而是先假定一个比较高的位置,再来反算平衡,置死地而后生。我们把这种做法称为‘箍桶理论’。”  相似文献   

15.
向英雄学习始终是少先队工作的优良传统。以英雄的名字命名,用英雄的精神引领,在学英雄活动中成长,这是英雄教育的本质。为此我校始终注重打造"英雄中队",希望"英雄中队"将先锋、英雄、模范、榜样这些光荣的字眼,树立成一个个红色路标,为少年儿童的人生导航。这里以"刘洋中队"为例,谈谈我们是如何开展向英雄学习活动的。  相似文献   

16.
一年到头,不断地有各种榜单推出,财富榜、创富榜、人物榜,感动中国…在这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关注时势英雄天经地义。为此,《职业》杂志根据读者投票、媒体曝光率、职场影响力以及社会知誉度等几项指标,推举出2005职场十大人物。推出这十大人物,不是为了仿效,亦非为了赶时髦,而是因为在过去的一年里,有许多职场人物需要人们记住。  相似文献   

17.
时势造就英雄。 1985年9月,一个年轻的石油化工城市诞生在辽东半岛的渤海湾,受命为盘锦市第二教育局长的魏东开始走马上任。刚刚组建的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响亮地提出:“盘锦要腾飞,教育必先行。”身为二教育局长的魏东在思考着“如何从当地经济建设出发培养人才,发展职业教育”这一课题。一年多的日寸间。他进行了大量调查,反复论证,抓点带面,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  相似文献   

18.
唐代屯田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屯田在历史上享有盛名 ,亦可谓中国古代屯田之缩影。唐代盛世之凸现 ,与其大兴屯田且获积极成效密不可分。唐代屯田既有其丰富的成功经验 ,亦有其不容忽视的失误与教训。我国古代屯田集中体现了“时势造英雄 ,英雄造时势”之旨趣 ,屯田兴废受客观历史条件的严格限制 ,而屯田成败又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密切相关。探究唐代屯田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对今日经济建设、以法治国以及开发大西北 ,均可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沈玲 《文教资料》2010,(34):215-216
本文诠释了英雄、偶像的定义和二者的关系.通过回顾英雄、偶像崇拜的时代变迁,重点论述了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偶像崇拜的原因,并提出了正确引导教育大学生树立英雄偶像观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阶段都不乏横空出世的英雄。他们以各自的人格魅力和英雄事迹感昭着后来者,催人奋进。那么,你心中的英雄是谁,他给了你片样的人生启迪呢?让我们稍微沉淀一下思绪,到记忆中去寻找——心中那个独一无二的英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