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力霏 《教育》2006,(2):45-49
中国的教育界应该关注李开复这位人物。李开复一直虔诚地行进在支持中国教育的道路上,从2000年《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开始一发而不可收。几年来,他不间断地通过与中国学生对话、帮助他们解答人生路上的困惑,来实现他对中国教育独特的关注和投入。青年需要李开复这样的导师式人物和他们谈学问,谈为人,谈理想,谈前途。李开复在青年中受到如此热烈的追捧,给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什么启示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2000年,李开复先生结束了在中国的任职回微软总部做全球副总裁。他写了《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3年后。李开复先生为了回答中国学生提出的大量问题,写了《给中国学生的第二封信》。这两封信在青年学生中广为流传,信中谈到对青年学生基本素质的一些建议。在我们大力倡导学生工作创新,对青年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今天,读李开复先生的信真似茅塞顿开,清风扑面。为使更多的学生,特别是职业院校的学生读到李开复先生的信,并使其中大多数同学受益,特将李开复先生的两封信全文转载。[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2000年,李开复先生结束了在中国的任职回微软总部做全球副总裁,他写了《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3年后,李开复先生为了回答中国学生提出的大量问题,写了《给中国学生的第二封信》。这两封信在青年学生中广为流传,信中谈到对青年学生基本素质的一些建议。在我们大力倡导学生工作创新,对青年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今天,读李开复先生的信真似茅塞顿开,清风扑面。为使更多的学生,特别是职业院校的学生读到李开复先生的信,并使其中大多数同学受益,特将李开复先生的两封信全文转载。  相似文献   

4.
<正>2009年4月19号和4月26号央视一套《我们》节目请来了GOOGLE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先生做了一个关于"谈创新思维"的讲座。李开复先生通过现场互动对如何在当今教育中拓展学生的创新思想做了非常精彩的讲解。进一步引发人们对"创新教育"的思考。"创新教育"是以培  相似文献   

5.
"减少研究型大学,增加职业学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20:40,李开复眼中的合理"布局" 李开复从不否认许多现有问题的解决还需要经费、政策甚至思想的突破,但他相信"既然无法改变教育,那就改变对教育的看法.如果大家对教育的看法都改变了,那么教育的改变也不远了".正是有了改变看法的"想法",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从企业的角度,对中国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9个建议,其中提到了"高校要有准确定位和鲜明特色,减少研究型大学,增加职业学院".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教育界应该关注李开复这位人物。李开复一直虔诚地行进在支持中国教育的道路上,从2000年《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开始一发而不可收。几年来,他不间断地通过与中国学生对话、帮助他们解答人生路上的困惑,来实现他对中国教育独特的关注和投入。青年需要李开复这样的导师式人物和他们谈学问,谈为人,谈理想,谈前途。李开复在青年中受到如此热烈的追捧,给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什么启示呢?  相似文献   

7.
刘明武  李燕 《考试周刊》2011,(21):186-187
对于李开复先生早有耳闻,但是最值得关注的是他写给中国学生的信。看了他对中国学生的要求与殷切期望,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了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一点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8.
本书是谷歌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先生在"开复学生网"(现"我学网")上和中国青年学生三年对话内容的梳理和总结,它凝结了李开复和三十万位注册访问者"零距离"接触的思想火花,无论问题还是回答,都保持了原有的对话感和现场感,让人感受到李开复和青年学生之间亦师亦友、无拘无束、自由开放的交流气氛。  相似文献   

9.
李开复,台湾人,原微软公司副总裁,1998年创立微软亚洲研究院任院长,现担任Google中国区总裁。在学术领域,他是位科研天才;在管理层面,他又是个领军人物。作为一位天资卓越的华裔学者,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同时,他极为关注中国的教育,先后给中国学生写了四封饱含关切之情的信,在国内青年学生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虽然李先生的这四封信都是以大学生为对象的,但其中谈及的很多内容对我们初中学生也不无启发。下面即是从李开复先生的信中节选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据《中国教育报》消息,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语文教育家温儒敏先生最近在该报上发表文章,畅谈他个人对当今中小学生阅读的看法。他直言,现在的"恶搞"文字败坏了学生们的阅读品味。文章摘录如下:……和以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70周年华诞之际,高铭暄先生被授予"人民教育家"荣誉称号。高铭暄先生法学教育思想既是新中国法学教育思想体系的一个缩影、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当代法学教育继往开来的精神纽带。高铭暄先生的法学教育思想体现了从法学理论体系到法学教育体系的"教学相长",从知识的传授到高端法治人才的培养,从中国社会治理需要培养符合国家需要的人才、着力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中国在世界法学话语体系中的地位,培养出高质量、可持续相承继的"育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给中国教育给我们的老师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遗产,其中影响我们教师最深的我觉得就是他的“爱满天下”的思想。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师,我们应该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学习陶行知先生,学习他的睿智,学习他的教育思想,像他一样用一颗宽容的心去爱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3.
张德安 《考试周刊》2014,(87):189-189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提倡对学生的关爱教育,中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爱满天下"的教育理念,并且用一生践行他的爱的理念,获得巨大成功。作者就现实教育过程中,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并实践爱的教育和策略,提出自己的观点,即"三爱一精神",用爱与学生交流;用爱温暖学生的心田,从而获得教育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有一贯良师形象的Google公司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先生写的《做最好的自己》受到很多年轻人的欢迎和喜爱。如果你听过李开复博士的演讲、学术报告.阅读了他写给中国学生的五封信,或者常常登陆开复学生网, 你对《做最好的自己》也许不会感到陌生。这本书就是作者将散落于各处的观点系统化,汇集成册。  相似文献   

15.
顾明远先生是一位在我国教育学界扮演着特殊角色的"特型学者"。他为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奠定了"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学术范式,提出了教育科学特别是比较教育的文化研究方法论。他在全国率先提出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问题,在我国教育界思想解放运动的进一步深化过程中起到了思想先锋的作用。他在教育界一贯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逐步...  相似文献   

16.
李秉德先生是新中国教学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小学语文教育等学科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其工作与研究中,对我国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诸多的贡献。1933年,李秉德先生在河南大学学习期间曾经翻译过这样一篇文章——《电影在中学学生的社会态度上所产生的效果》。在他主编的两本重要著作《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教学论》中都设置了有关"电化教育"的专  相似文献   

17.
他将自己一生全部的精力与智慧都奉献给了近现代中国的教育事业。毛泽东同志的老师、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先生对他的教学成绩大加称赞,认为他"在中国教育界有极大贡献"。他就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俞子夷。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人民教育的奠基人,他的"生活教育"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主张以社会为学校,教育材料、教育方法、教育工具、教育环境都可以大大优化;先生应该更多,任何人都可以做师生。他从社会和政治高度研究中国教育,其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是丰富而博大的,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理论探索、搞好教改实践的理论宝库,是我们在各种教育思潮中站稳脚跟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核心,他认为应当"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更是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  相似文献   

20.
声音     
《中国教师》2012,(17):2-2
<正>"中国的教育并不比美国差。"2012年7月,杨振宁先生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谈及对中国教育的看法时,他指出,在中国念书念得并非最好的小孩,到美国中学、大学去念书,都会变成佼佼者,这说明中国的教育不错,确实压力很大,可是有效果。所以这些孩子到美国的任何一所中学、任何一所大学,好的、不好的,所有的中国学生平均起来都比美国学生好,这就证明中国的教育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