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班会课管理模式 提升班会课德育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会课具有管理班级和进行德育的功能.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在思想品德课、学科渗透、社会实践活动等德育实施途径中,班会课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对班会课的认识不到位.不少学校的班会课没有形成主题系列,内容陈旧,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形式单一,只有简单的说教。没有学生主体的参与和体验。有的班会课甚至等同于通知课、布置任务课、批评课,未能充分发挥班会课的育德功能。从班会课的现状来看,突破传统,探索班会课新的管理模式,从而提升班会课的效能已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班会课是一节正常的课,这就要求班主任象对待其他学科一样,认真研究德育大纲,认真制定德育计划,精心设计教案;需要象其他学科一样明确德育目的,应有计划性选择教育内容;需要象其他学科一样突显德育工作的重点、难点、以及方法;也需要象其他学科一样导入、提问、启发、总结及课后反思与研究。那么,怎样的班会课才有效果呢?  相似文献   

3.
正不少年轻的班主任跟我说,他们也想上好班会课,但班会课的选题、形式经常变来变去,他们感到有点儿力不从心。我告诉他们:"‘变’是常态,是必然的。因为社会在发展、学生在变化,想用‘不变’的班会课来教育、引导学生,显然是不行的。"但教师们的"力不从心",也引起我的思考。那就是我们是否应该探寻、形成一些体现教育规律、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班会课"基本课"呢?这也源于我们对教学工作的借鉴。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形成了比较好的课程体系,形成了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4.
正班会课是班主任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平台,也是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的有效路径。我认为,一节好的班会课应该与时俱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和心灵触动的效果。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我给班上的孩子上了一节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班会课。为了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认真准备材料,搜集感人的故事,整理家长写给自己孩子的短信,制作有声有色的课件。很庆幸上次在罗湖体育馆举行的班主任"名思教研"活动中,我通过加入"班会素材交流群"得到了配  相似文献   

5.
当下许多班会课仍然以“总结课”或“批斗课”的形式进行。这种说教型、灌输式的班会不被学生喜欢,甚至是学生所排斥的,其教育效果也是短暂的、肤浅的。新课程下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互动、交流、探究的,是师生共同的生命经历与体验,我认为班会课也应该是这样的。近年来,我努力尝试对班会课进行改革,下面谈一谈我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6.
班会课应该是一堂兴趣盎然、意义深远的好课。可有些班主任却认为是一堂头疼的、枯燥的空课,更有甚者直接上成了自己的主课,即把学生的问题拿出来批评一顿或说一些空洞的大道理。其实,班会课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下面,我就来谈自己上过的一些课型及对班会课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丁如许 《班主任》2011,(8):36-38
想要上好班会课,课后继续再研究也很重要,因为在课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些问题。有不少老师说,上课和拍电影一样都是"遗憾的艺术"。确实,我们常想做得完美,但还是会留下不少遗憾。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尽量减少遗憾。对此,我的体会是:课后要再研  相似文献   

8.
张显国  伍陵 《四川教育》2015,(Z1):77-78
"班主任是实施班级教育的具体承担者。"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班主任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执行者和实施者。而班会课,则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更是教育行政部门以"指令性教学计划"的形式所固定下来的主要教育活动。一、主题班会课的界定及特征班会课(Class lessons)是学校教育中的一门课程。广义的班会课包括四大类型:班级例会、班级活动、主题班会课和班级会议。狭义的班会课,是指主题班会课。  相似文献   

9.
杨小平 《班主任》2001,(7):44-44
班会课,应是"课",而不是简单的"会".它具有内容的丰富性、方法的灵活性、思想的多样性--这是我上班会课的主导思想.对此,我谈四点认识.  相似文献   

10.
吴环丽 《海南教育》2014,(16):96-96
班会课是班主任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平台,也是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的有效路径。我认为,一节好的班会课应该与时俱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和心灵触动的效果。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我给班上的孩子上了一节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班会课。为了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认真准备材料,搜集感人的故事,整理家长写给自己孩子的短信,制作有声有色的课件。  相似文献   

11.
正活动式主题班会近年来因准备时间过长、缺乏真情碰撞,为不少班主任所诟病。这时越来越多的班主任开始关注主题教育课。主题教育课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主题班会课的新课型,是班主任根据工作布置和班级情况,由班主任主持、主讲、主导的专题教育活动。综观班会课的发展历史,过去有一种课型与主题教育课相似,人们称之为"伦理谈话",主题教育课就是在"伦理谈话"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伦理"发展为"主题",说明可选择的题  相似文献   

12.
<正>班会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下,有很多老师发出"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班会课难上、不会上"的感慨,有些老师觉得没话可说,有的老师把班会上成了"批斗课""训话课""总结会议",更有甚者直接将其改成主科课或自习课。班会课不知从何切入主题成了困扰老师们已久的问题。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上好一堂高效的班会课呢?怎样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进课堂之中呢?这是我  相似文献   

13.
正要上好主题班会课,形式很重要。近些年来,人们对主题班会课的研究不断深入,有教师将主题班会课的主要类型分为学生活动为主的主题活动和教师讲述为主的主题教育课两大类,我赞同这样的分类。主题活动因为学生能比较积极地投入其中,学生找资料、做策划,通过讲、演、唱、议、辩,能得到比较多的锻炼,班主任则退居幕后,彰显"背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班会课都被视作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课堂教学阵地,其教育效果和作用是明显而直接的。但有些班主任在思想认识上不足,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往往会忽视了上好班会课这一环节,通常会让其流于形式或盲无目的地进行,结果使班会课成了“理论课”或是“批评课”,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们不难看到常有这样的课型:  相似文献   

15.
丁如许 《班主任》2011,(12):36-38
在"打造魅力班会课"专栏文章行将结束之际,我想强调的是,今天教育改革要做的事很多,作为班主任,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切实上好班会课,让成功的班会课直达学生心灵,让精彩的班会课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最后,我想再谈谈我的三点思考。一、解读班会课要上好班会课,首先应认识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小学班会课的常见内容,一是事务性和临时性教育。班会课无主题,仅限于解决班内一些事务性的问题,有的班主任想起什么就说什么,草草说事后就上自习课。班会课沦为通知课、布置任务课、甚至是批评课,遑论班会课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常常听到一些学生议论:“我喜欢数学课”、“物理课最有趣”、“语文课老师讲得挺生动”……却从没有听哪个学生说过喜欢班会课。然而,班会课却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特别是当前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时候,班会课更有其重要作用。如何使学生喜欢班会课,让他们从中增长知识,接受教育,是需要班主任认真探索的一个课题。多年来,班会课的形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内容有班级学习及纪律情况的阶段性小结,表扬先进、批评错误,学生自习等等。形式呆板,内容枯燥,给学生造成了一种班会课就是老师的“说教课”,就是后进学生的“挨批课”的心理定势。随着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播电视、报  相似文献   

18.
在班级管理的诸多环节中,班会课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重要载体,而主题班会更是班会课的重中之重。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老师说过,"一个效果好的主题班会,会促进学生对于包括人生、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思考"。那么,怎样才能开好主题班会课?怎样才能让班会课充满魅力呢?笔者认为班会课的设计非常重要,以下是我在班会课设计过程中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黄旭静 《广东教育》2004,(11):19-20
当了多年的班主任,带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每带一届,我都要重复一节班会课,一节难忘的班会课,李老师的班会课。  相似文献   

20.
班会课属于德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的内容,上好班会课对于班主任专业发展和学生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班会课赛课活动的教育反思,就班会课与班团活动的区别、班会课的目的、班会课目标的达成、班会课主题的确定、教师在班会课的教育智慧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