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讯2008年7月初,旅居中国20多年的美籍作家龙安志先生在北京的一处富有浓厚北京建筑特色的四合院家中,迎接老朋友——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先生,并向来华访问的潘基文先生介绍并赠送了由他撰写和新世界出版社最新出版的"香巴拉宫随笔"系列图书。潘基文秘书长饶有兴趣地听取了龙安志关于新书写作过程,特别是  相似文献   

2.
从获奖作品分析广告创意中的中国元素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国元素在中国广告界刮起了一股旋风,不但有学术的积淀,更有广告界著名人士的奋力推进。如今,在广告创意中运用中国元素已经屡见不鲜。本文从"形"与"神"的两个角度论述了广告创意中中国元素的运用,将中国元素分为中国元素符号和中国元素精神,并对中国元素在广告创意中的运用进行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纵观电影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电影与戏剧的关系十分复杂。从全球的电影市场来看,叙事电影在全球各国的电影消费市场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对于明显属于戏剧舞台的"舞台化"元素,银幕却极少涉及。20世纪70、80年代,中国电影界兴起了一场激烈的"非戏剧化"之争,使电影逐渐地摆脱了"舞台化"这种戏剧元素。然而,近几年在电影创作中对"舞台化"元素的运用渐渐地多了起来。中国电影从"非戏剧化"、"去舞台化"到如今愿意主动借鉴"舞台化"元素,这是一个中国电影勇于突破自我的发展现象。  相似文献   

4.
谭锐 《青年记者》2014,(2):35-36
2004年,上海梅高创意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峻在一次广告业内的聚会当中,首次提出了"中国元素"的概念,表达了我国本土广告人对探寻具有中国特色的广告创意、品牌建设和企业经营道路的尝试和思考。"作为中国元素广告实践的主要执行者,广告公司举足轻重。"①笔者认为,中国元素与广告传播的结合需要弄清楚两个层面上的问题,因为就不同的层面而言,中国元素的表达路径有很大的差别。其一,作为广告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十几年间,随着报业网站不断发展成熟,新闻专题已成为网络媒体进行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的利器,是提高访问量和增强网站影响力的重要手段,新闻专题的视觉效果和设计风格也越来越受重视。"中国元素"作为一种独特的风格,灵感来源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能让网友直接感受到东方艺术的独特魅力,有力提升了新闻专题的内涵。在专题网页中将"中国元素"重新组合,令整体视觉效果产生别具一格的感染力,也使专题具有更强大的表现力和生命力。那么,在新闻专题网页的创意和表现中,如何介入与应用"中国元素"呢?  相似文献   

6.
徐协 《当代传播》2011,(1):102-104
中国元素是广告创意的源泉,是国际品牌顺利实现"本土化"的保障,是中国竞争力中的软实力.本文选取2007年-2010年有关广告中的中国元素研究的相关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对近年来中国元素研究的基本状况与研究成果进了总结与梳理.  相似文献   

7.
陶睿 《新闻世界》2014,(2):136-137
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是一个阖家团圆、亲情萦绕的美好时刻。每逢佳节来临,灯笼、剪纸、水饺等带有中国味的象征符号就频频出现在各类广告设计中,营造出一种欢乐祥和中国年的喜庆氛围。本文就如何在春节广告中嵌入中国传统元素及其具体融入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了简要分析,希冀能对未来广告的文化增值和效果强化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国元素在广告创意与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元素是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精神、引起受众对中国文化精神的联想、同时能够引起"中国情结"共鸣的符号.文章从符号学角度分析中国元素在广告中的运用形式和策略,提出中国元素可以成为广告创意与设计的灵感源泉,可以运用中国元素进行与时代相连的现代式创新,可以借中国元素在广告作品中抒发情感,认为在广告创意和设计中充分运用中国元素,是中国式广告立足于世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杨可风 《今传媒》2014,(8):96-97
就公益广告领域而言,近年来最重要的发展莫过于"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活动的推出。在公益广告民族化方面,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活动。此次公益广告活动的一个非常鲜明的特征,就在于大量使用中国元素,具体包括了版画、漫画、年画、农民画等形式。西安地区在公益广告宣传中还应注意结合西安特点,借鉴西安地区的各种富于地域特征的形式开展宣传。从内容看,也有必要在认真研究相关区域社会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地域性、针对性,从而强化广告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元素不仅仅是中国灿烂多姿的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更是中国的代言词,他不仅蕴含博大精深文化内涵,还能为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打上一个厚重的价值标签。中国人用中国元素用的是深厚的中国情  相似文献   

11.
《功夫熊猫》以16项提名领跑"动漫奥斯卡",加上其巨额的票房收益,可以说是名利双收。派拉蒙与梦工厂成功地借用中国元素搭乘奥运中国热的契机,原汁原味地展现了"中国功夫风"。其中西合璧的创意元素、价值观的珠联璧合以及内外兼修的营销"功夫"都是中国电影产业应当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冯肖应 《今传媒》2015,(3):108-109
好莱坞电影的热映往往能引发大批观众的围观甚至追捧,如今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日渐崛起,好莱坞也将视角转战中国,多部诉诸于中国庞大电影市场的影片相继问世。这些影片不仅在取景上浓添东方色彩、在角色上不断注入华人面孔,还将中国功夫等元素加入其中,让观众在电影放映前更添了一份期待。事实证明,打着中国元素噱头的好莱坞影片在庞大的中国院线总是能让人格外关注。其实,好莱坞如此"迷恋中国",与中国的迅速崛起以及中国院线的爆炸性扩张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热血男儿前赴后继地探索中国复兴之路,有郁闷自杀者、有慷慨赴死者、有装疯卖傻者、有激昂文字者……凡此种种,都为19世纪以来的世界注入了"中国元素"。  相似文献   

14.
三十年来的中国元素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运会在中国北京举办。这是奥运会首次在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举办。漫漫长路苦,一个世纪的峥嵘岁月,一个世纪的奥运梦想。作为历次奥运会的重头戏,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人将向世界展现一个什么样的奥运会开幕式?除了亲临奥运赛场的“在场”的观众以外,北京奥运会对全球公民来说都只是一种“再现”的媒介仪式和视觉景观。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场美轮美奂、惊艳世界的开幕式以其匠心独运,大气磅礴,恢宏不失雅致,  相似文献   

15.
田涛 《声屏世界》2012,(7):98-99
仔细观察浙江卫视近几年的发展历程,它总能顺应时代和媒体品牌发展的要求,在关键节点实现华丽转身。一年一个强势品牌的速度,让"中国蓝"三个字跃升为浙江卫视这方蓝色台标的形象代言和品牌浓缩。仔细观察浙江卫视近几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它总能顺应时代和媒体品牌发展的要求,在关键节点实现华丽的转身。从始于2008年的K歌潮、2010年的音乐选秀潮,再到2011年以"梦想"为关键词的综艺公益化趋势,一年一个强势品牌的速度,让"中国蓝"三个字跃升为浙江卫视这方蓝色台标的形象代言  相似文献   

16.
齐蔚霞 《传媒》2007,(6):69-70
<一虎一席谈>从开播至今,短短半年时间,火爆的选题、新颖的形式、精彩的交锋和善于煽风点火的主持人等元素展现了中国脱口秀节目的新面孔.本文从选题、节目形式、主持人等几个方面来解读该栏目如何"展示主持风采,彰显谈话魅力".  相似文献   

17.
通常我会用中国传统的思维考虑很多现代问题。"无疆界"自然是好事,也是我们要达到的一个目的。但是按照中国传统文化来讲,既要广大,就要从微小做起。也就是要从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开始。我经常想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升,中国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特别是2008年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之后,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将目光与注意力投向这个让他们好奇的国家,这种注意力也体现在"电影"这种文化产品里.像<功夫梦>、<魔法师的学徒>等外国电影中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中国元素.本论文以电影<功夫梦>为例,细读这部电影里体现的中国元素,给出作者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从创新中寻找生机,从创新中突围前行。创新,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不二选择,"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头号课题。宏大的课题总要分解成一个个"子项目"。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岗位,创新这一课题正在被分解开来,它们是一个个科技项目的横空出世,是一种种管理方式的推陈出新,是一项项服务品质的今非昔比,是一个个机制设计的与时俱进。从工人发明家包起帆身上,从金牌工人许振超身上,从首位登上国家科技进步奖领奖台  相似文献   

20.
二胎待产     
在过去的若干年里,中国应当对实行了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做调整的呼声遍及舆论界,今年7月广东提出的"单独二胎"试点申请则又掀起一轮小高潮。从一个省的执政层来说,一个在过去10年人口增长率为全国三倍的中国人口第一大省,第一个公开提出"单独二胎"省级试点的申请,背后究竟是怎样的一个逻辑?而从全国的决策层来看,今天中国的人口形势正在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人口体量依然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