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读《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完璧归赵”故事时,有别于他人的另一种解读一直在脑中闪现:“完璧归赵”成就了蔺相如的一世英名,使之从舍人一跃而成为上大夫;“完璧归赵”也使赵国失信于秦,失信于天下;“完璧归赵”更激怒了秦国而加快了赵国的灭亡。  相似文献   

2.
战国时期赵国上卿蔺相如为何被后世称为“宰相”;蔺相如是“白璧无瑕”的宰相;蔺相如的为政业绩源于他的为人品格。  相似文献   

3.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秦“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这个提议弄得赵国君臣焦头烂额。左右为难——既舍不得美玉,又不想逆强秦之欢。此时赵宦者令缪贤的一番推荐,把蔺相如推向了历史的风口浪尖,仿佛赵国的生死存亡都系于这一名不见经传的舍人身上。时势造英雄,蔺相如如众人所期待的那样隆重登场了。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将相和》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的经典一课,其“完璧归赵”、“负荆请罪”两则成语故事流传千古,于是爱寻根求源的国人最关注的便是那“璧”的去处!“完璧归赵”这个成语出自于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是:“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秦昭王听说赵国国王得到举世闻名的和氏璧,便骗赵王说,愿意用十五座城换赵国的和氏璧,赵王惧怕秦国的强大,不敢拒绝,但又怕上当。大臣蔺相如自告奋勇愿带和氏璧去秦国,表示如果换不到城,一定把璧完整送回赵国。当秦王从蔺相如手中接过和氏…  相似文献   

5.
负荆请罪     
根据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战功卓著,权高望重,后来蔺相如以外交之功居相位,名列其上,廉颇不服,寻机挑衅羞辱.蔺相如处处避让,甚至闭门不出.  相似文献   

6.
廉颇负荆     
邯郸的深秋.枯叶随着西风翻飞飘舞。萧萧暮色笼罩着赵国都城的石板路。远远地,传来一阵喧哗声。“廉大人,这可万万使不得啊!”“您可是赵国大将。他蔺相如……”  相似文献   

7.
刎颈之交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着一个故事:战国时期赵国文臣蔺相如以外交之功拜为上卿,位居大将廉颇之上。廉颇不服,时时挑衅羞辱。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不欲与廉颇争列”,就是不与廉颇争地位高低;每当遇见廉颇,总是“引车避匿”,就是退避的意思。后来廉颇知道真情,亲至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说:“我是一个粗鲁之人,没有想到你的胸怀是如此宽阔!”从此两人成为刎颈之交,文武同心,共同抗击强敌,保家卫国。刎颈指砍头“,刎颈之交”这个典故,古人解释为“齐生死而刎颈无悔”,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指情谊深厚,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廉颇…  相似文献   

8.
《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三个故事描写了蔺相如维护赵国利益,同秦王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对同僚则又不与争列,步步退让的事迹。他在同秦王的斗争和对同僚的退让中,威礼相加,十分讲究说话的艺术。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蔺相如是否在赵国为"相"有争论。二十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在我国东北地区先后出土了三件战国时期的赵国兵器,分别是《四年春平侯剑》《七年阳安君剑》和《二十年蔺相如戈》,真实地记录了战国时期的赵国三任相邦作为兵器监造者的历史事实。特别是《二十年蔺相如戈》作为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关于蔺相如的出土文物,对研究赵国历史和蔺相如生平简历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0.
在读《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完璧归赵故事时,有别于他人的另一种解读一直在脑中闪现:完璧归赵成就了蔺相如的一世英名,使之从舍人一跃而成为上大夫;完璧归赵也使赵国失信于秦,失信于天下;完璧归赵更激怒了秦国而加快了赵国的灭亡。  相似文献   

11.
王洪宾 《现代语文》2008,(7):145-145
“完璧归赵”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秦王欲用十五城交换赵王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出使,秦王坐在章台上召见相如,蔺相如将璧进献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蔺相如看秦王没有把十五城补偿给赵国的意思,在略施小计拿到璧后指责秦王道:“……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教材几经增删,但从未动摇《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地位——它长期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经典篇目的重点课文之一。在刻画蔺相如这个人物形象时,作者施展才华,多法并用,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使蔺相如这个形象栩栩如生,为后人称道。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与群臣对比。当强秦提出要以十五座城池交换稀世珍宝和氏璧时,给还是不给,赵国国内以廉颇等为首的大臣首鼠两端,既担心“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不给,又“患秦兵之来”,所以,只好“求人可使报秦者”,以外交手段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可结…  相似文献   

13.
邓慧 《教育与职业》2005,(29):66-67
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原为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舍人”,地位相当于今天的秘书,后因功官至上卿。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记载看,蔺相如的成功,正是因为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素养,即忠诚诚信、机敏稳重、冷静自制。这也是文秘专业学生应当学习培养的。  相似文献   

14.
宽让与软弱     
廉颇和蔺相如,一对叱咤风云的赵国英雄,已远离我们几千年了,然而他们共同上演的“将相和”的历史佳话,已成为中华民族常讲常新的故事。可是,有人对蔺相如的宽让不解,认为是软弱。为此,有必要澄清这种糊涂认识。  相似文献   

15.
《廉颇蔺相如列传》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个智勇双全、竭忠尽智、顾全大局的贤臣形象。全文共有8次对比。这些对比纵横交错,精彩纷呈,笔笔总关,使得蔺相如尽显一代贤臣的品格。一、横比廉颇与蔺相如之间先后有三次对比:1赫赫声名与卑贱无闻。文章开始,简述了廉、蔺二人的出身、地位。廉颇,是“良将”———地位显赫,“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战功卓著,“闻于诸侯”———影响巨大。而介绍蔺相如只有短短两句话16个字,出身———舍人。这既是对两人身份情况的必要交代,又形成鲜明的对比,一详一略,说明他们在赵国高低贵贱相差悬殊,从而为后…  相似文献   

16.
对《廉颇蔺相如列传》主题思想的分析,过去大都着眼于节选《廉颇蔺相如列传》,强调通过“完壁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故事,歌颂了蔺相如对秦斗争的机智勇敢,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高尚品质;赞扬廉颇忠于祖国,勇于改过的精神。从局部看,这样的分析是正确的,从全篇看,就不够全面了。《廉颇蔺相如列传》是一篇多人合传,全篇写了廉颇、蔺相如、赵奢、赵括、李牧等五个人物。通过这五个人物的传略,反映了赵国从赵惠文王到赵王迁七十年间的兴亡史,反映了如何使用人才的问题。强调君主善于举贤授能,知人善任,国家就强盛;君主良莠不分,忠奸不辨,国家就败亡。  相似文献   

17.
天下之大能容万物,天下之小容不得两国。赵地最早由周缪王分封给赵父,从此赵父后代以赵为国,以赵为姓;而秦国则是周孝王封给赵氏后人非子,并封地称秦,恢复嬴姓。面对秦赵“本是同根生”的国家,为何要让对方堕入万劫不复的战火之中?因为“天下”二字。各国皆想获得天下,同时又怕别国取得天下。秦国在商鞅变法中强大,六国因恐秦而天六国大封相,也因惧秦而连横。因为赵国有廉颇、蔺相如两位贤才,秦昭王为安抚赵国,把孙子异人(秦始皇之父)送到赵国当人质。异人在赵国受到非人的待遇,也使秦始皇对赵国产生切齿之仇恨。《英雄》故事出自《史记》卷…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的小学课本里有一篇题目为《将相和》的课文,讲的是我国古代战国时期,诸侯混战,赵国的蔺相如因“完璧归赵”,表现  相似文献   

19.
正"和氏壁"价值几何有的人,常常把"完璧归赵"误写为"完壁归赵"。"完璧归赵"的成语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秦昭王获悉赵惠文王得楚和氏璧,想方设法要占为己有,他写信给赵王,称"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国上下权衡再三,觉得秦很可能不讲信用,遂派蔺相如出使秦国。至秦,果不其然,秦王只管把玩和氏璧而无意以城换璧,蔺相如暗使从者将璧送回赵国。后遂用"完璧归赵"比喻将原  相似文献   

20.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渑池之会”一节里,蔺相如为维护赵国尊严而跪请秦王为赵王击缶,“缶”为何物?教材如是注释:“缶,盛酒浆的瓦器。”笔认为此注不妥,“缶”应是瓦制打击乐器而非盛酒浆的瓦器。其原因有四。一、“缶”在古代汉语里有三种意义:①瓦器。圆腹小口有盖,用以汲水盛流质;②古乐器名。瓦制的打击乐器;③古容量单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