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小力 《档案天地》2023,(11):28-31+36
<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对档案信息、档案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通过深入挖掘档案资源,向公众推出具有影响力的高质量的档案文化精品,充分实现档案对社会和公众的价值,成为档案事业不断前进的动力。博物馆作为档案资料呈现的重要展示场所,以展览陈列、社教活动等形式向公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发挥博物馆教育、科普、宣传的职能。而藏品是博物馆的核心,其档案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不仅是博物馆藏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博物馆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提升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常州市档案局(馆)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本地实际,以传播档案文化、宣传常州、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民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为主要目标,按照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吸引力强、参与性广的要求,积极探索构建具有常州特色的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新路子,大力推进档案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档案文化展示活动,在文化强市、文化强档和用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光辉业绩鼓舞人、用灿烂文化陶冶人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张卓群  吕丰 《浙江档案》2008,(12):46-47
高校档案馆不仅是学校档案保存、管理、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也是学校历史文化积淀保存、延续与传播的中心。档案展览作为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已成为档案部门宣传、挖掘档案文化价值的重要形式。通过展览形式展示高校档案,关键在于突出高校档案的价值特征,挖掘高校档案所蕴含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营造浓厚的知识教育氛围,这就需要融入展览文化一所谓展览文化,  相似文献   

4.
档案展览是档案馆的窗口,是档案精华的生动展示。如何策划设计县级档案展览,使其成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内容,业已成为县级档案馆业务研究的重要方面。这里笔者结合张家川县档案馆的实践,陈述一已之见,以供参考。2003年10月,在张家川县成立50周年之际,张家川县档案局(馆)在天水市档案系统首先筹办了《人文历史·发展成就图片展览暨馆藏档案选展》,展厅占地200平方米,共设置50个覆膜彩色版面,50个玻璃展柜,展出250幅历史图片、43份历史文献和100多件实物,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地向观众展示了张家川人文历史和50年来经济、文化和…  相似文献   

5.
《中国档案》2023,(3):16-16
杭州市城市档案中心于2019年3月开工建设,2022年年底正式建成启用。中心位于杭州市之江文化带,总占地面积24069m2,一期工程建筑面积63429m2,总投资40256.83万元,是全市重大文化设施和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浙江省首家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项目。中心集全市公共档案集中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展示基地、档案集中利用中心、政府信息查阅中心、数字档案存储备份中心和城市记忆体验中心为一体,除市档案馆资源外还进驻了涉及干部人事、司法、规划、医保、公积金等方面的民生档案,为党委政府和市民群众提供“一站式”的档案综合服务和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6.
谢莹 《北京档案》2012,(4):34-35
医院优秀文化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和精神财富,是档案编研素材的源泉和档案编研进步的催化剂.其二者完美结合的成果共同展示了现代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过程,是医患之间超越单纯生物学交流,实现文化沟通的新元素.  相似文献   

7.
关于档案文化,档案界已讨论多年,虽然尚有不同见解的争论,然而对于档案具有文化属性,档案与文化建设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展示和传播档案文化是档案工作部门义不容辞的任务等许多观点,已基本取得共识。但是社会公众对于档案、档案文化、档案工作与文化建设的关系还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突破传统档案文博理念桎梏,充分利用高校优势资源,开拓档案文博发展新途径,积极打造"方便查阅利用、传播展示文化、促进社会教育、开发休闲旅游"等为主要内涵且拥有独特魅力的高校档案馆与博物馆,以服务和推进高校中心工作及社会文化发展的宗旨成为建构当前高校档案文博馆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办好档案展览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档案馆作为国家公益文化事业机构,是保管国家重要档案的基地,这就必然使它成为"保护和展示文化遗产和民族面貌的一个要素",因此公共档案馆应当肩负起对国民进行国情、国家历史科学文化知识等教育的社会责任,要达到这个目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便是举办档案展览.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华侨名人档案收集的意义、对策和范围,以及整理的特点,内容和方法。通过收集和整理华侨名人档案进陈列室,展示和了解华侨悠久的历史文化。是进行科学研究、编史写传、继承业绩,教育后人的丰富资料。  相似文献   

11.
《上海档案工作》2013,(4):38-38
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档案局、上海市法制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办公室、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协办的“档案里的故事——档案法制宣传与档案文化传播”征稿活动,旨在进一步扩大档案法制宣传的社会效果,深化档案文化传播。现决定向社会广泛征集稿件。  相似文献   

12.
闫鹏 《兰台世界》2016,(18):23-25
新媒体时代综合档案馆需要借助市场营销学中的营销组合理念以向社会公众推广与传播档案文化产品,并提升综合档案馆的社会地位。文章从营销组合的理念出发,从服务、价格、渠道、"促销"、馆员、有形展示等六个方面提出了综合档案馆开展档案文化推广与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由市档案局与市文明办、市教委共同举办的“感动我们的100个瞬间——未成年人感恩教育主题系列活动”被评为2006年暑期特色活动。市档案馆于9月25日参加了在上海宜川中学举行的展示活动。市档案馆以“档案伴我成长”为主题,通过展板、现场指导等方式,展示活动的全过程和成长档案的制作方法及五位学生的成长档案,并向参观者赠送了《教你如何制作成长档案》教材。  相似文献   

14.
由市档案局与市文明办、市教委共同举办的"感动我们的100个瞬间——未成年人感恩教育主题系列活动"被评为2006年暑期特色活动。市档案馆于9月25日参加了在上海宜川中学举行的展示活动。市档案馆以"档案伴我成长"为主题,通过展板、现场指导等方式,展示活动的全过程和成长档案的制作方法及五位学生的成长档案,并向参观者赠送了《教你如何制作成长档案》教材。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  相似文献   

15.
档案社会宣传的文化视角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贞 《北京档案》2011,(8):25-26
本文主要探讨档案部门在开展社会宣传工作中,如何从文化的角度选择宣传视角,以使社会公众更能从文化思维的范畴加强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了解。建议以介绍档案中丰厚的历史底蕴、档案信息的原始性、重要性,挖掘档案中的休闲文化、介绍档案文化活动、展示视觉听觉文化和展现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信息的融合、中外档案信息文化的交流融合为切入视角,做好宣传。  相似文献   

16.
当前,学术界对于吴宝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生平及其在档案学术研究、档案教育、档案事业上的贡献进行探讨,为读者多方位展示了吴老的传奇人生和他在档案学术研究、档案教育和档案事业上的成就,也展示了吴老的伟岸英姿,让读者对吴老有一个更深的了解。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即研究主题不够多样、创新性不足、研究成果的种类不够丰富,需要档案人继续对吴老进行多方位、创新性探讨,以期全面展现吴老在档案界的风采和学习吴老档案学术研究和档案教育的精华。  相似文献   

17.
纪念馆是陈列、展示、宣传人类文化和自然遗存的重要场所。纪念馆出于展览陈列的需要,需要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各类展品,这就造成了档案载体的多样化,尤其是实物档案,已经成为纪念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纪念馆实物档案管理总体状况良好,但存在一些有待规范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殷燕 《档案》2014,(6):61-62
正档案是物质文化历史沉淀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人类文明的沉淀和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条件,是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文化是档案展示的一种内容,档案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皮埃尔·瓦洛先生在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年会上致词:"没有历史的延续,未来趋向就缺乏合理性;不了解前人的思想轨迹,我们就注定会重复其错误,也无法从其成功中吸取有益经验。"这段话向我们揭示了档案以历史所承载,也为历史所传承。作为档案部门,如何在甘肃华夏文明传  相似文献   

19.
纪念馆是陈列、展示、宣传人类文化和自然遗存的重要场所。纪念馆出于展览陈列的需要,需要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各类展品,这就造成了档案载体的多样化,尤其是实物档案,已经成为纪念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纪念馆实物档案管理总体状况良好,但存在一些有待规范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随着休闲日增时代的来临,依据档案史料创作的文学作品日益为受众所接纳和喜爱.为弘扬档案文化,发挥档案文化在休闲社会中的作用,中国档案报副刊即秉承"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宗旨,利用各级各类档案馆数以千万计的馆藏珍品、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讲述档案中真实的历史故事,揭秘重大历史事件的真相,还读者一个历史原貌,真正做到了"有专业深度,无行业界限;贯通古今中外,渗透方方面面;以过硬的凭证,剥开迷离的光团和时空的尘封,打开历史真实之门,点击文化精髓之处;雅俗共赏,人人皆宜,用休闲和娱乐等方式向社会各界展示档案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