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课例回放课例一:《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二年级(下册)这是一节随堂课,执教者是一位年轻的教师。课上,教者借助教材主题图创设了一个同学们到图书室借书的情境,引导学生根据图书室老师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分析《加与减(一)》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包括: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加减、三位数不进位加和进位加、三位数的退位减。对于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加减,由于有了口算两位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以及孩子们丰富的生活经验,学生比较容易口算出结果。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继续建立数感,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以及能为解决问题选择适当的算法。三位数的进位加和退位减是这部分知识的难点,是在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学时,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社会调查,从现实生活中搜集数…  相似文献   

3.
多彩的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也是数学应用的归宿。任何数学概念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所以新教材在呈现方式上非常注重“生活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伴随着丰富的生活情境走进数学世界。可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却遇到了很多的困惑,于是不断地进行反思,努力地实践着。【案例一】教学“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时,根据教材提供的“××小学各年级借书情况”这一情境(用表格形式表示,如下图),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各年级借书情况统计年级一二三四五六本数85143126178194236师:小朋友,你们能提出哪些…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45页。【教学背景】《回收废电池》主要内容为三位数笔算加法,学生已经有计算两位数笔算加法的基础,在这节课学习三位数进位加法所接触到的新知识只是计算数位的增加,应该能够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因此我们进行了三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前测,表现出的情况是:全部学生都能将数位对齐,但在计算过程中有的学生没有进位,或是忘了加进位1。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学校一青年教师执教了一节计算课"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在听了试教课后,特级教师卞惠石对其中的一个细节——主题情境图的使用,提出了改进意见,让笔者很受启发。一、背景导读"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是二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1000以内不进位加法以及相关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细心研读教材,会发现在教学"三位数  相似文献   

6.
前几天上了一节《三位数加二、三位数的进位加》,课堂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甚至很糟糕。细细回想,目标明确的一节课到底是被什么影响了?我一直在思考怎样把数学课上得简单明了,直到听了周立群老师的讲座,顿感豁然开朗。下面我以《三位数加二、三位数的进位加》一课为例,谈谈我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7.
建模点1:“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三位数”模型 所属内容:信息窗1(第65页-68页) 教材简析:教材呈现的是瓢虫在菜园里捉蚜虫的情境,借助问题“一共有多少棵白菜”,引人对连续进位三位数加三位数计算方法的学习。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五册第6~7页例1、例2及“做一做”内容,练习二的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二、三位数的算理和算法。2.学会笔算竖式的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重点:掌握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法则。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四册第六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是在学生掌握了百以内加、减法,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一)以及二、三位数的珠算加、减法,口算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下面谈谈备课的一些设想: 一、切实把握新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意图 1.继承现行教材优点,科学安排教学顺序。新教材在编写时能注意继承现行教材中一些较好的做法,如万以内笔算加、减法分开编排,先出现不进位加(不退位减),后出现进位加(退位减),对后  相似文献   

10.
华抚  马中华 《辽宁教育》2004,(7):105-10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六册第6-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相似文献   

11.
一、学生调研的缘由 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和是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之后,大部分学生可以用竖式正确计算出结果,还有一部分学生可以口算一些较为复杂的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给学生上了一节有关"速算与巧算"内容的计算课,主要讲了一种简便计算的方法--凑整.  相似文献   

12.
华抚  马中华 《辽宁教育》2004,(8):105-10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六册第6-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相似文献   

13.
河南郑州市中原区秦岭路小学图书馆张贴的借书条例规定:“本图书室借书不记名,学生可任选一本图书带出去阅读,10天内自觉交回……存在故意不按时归还和损坏图书等不诚信不文明行为时,除批评教育、照价赔偿外,还将被列入本图书室禁入者名单。”  相似文献   

14.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 数以及三位数加三位数(和在100以内)计算方法的基 础上,教学三位数减三位数。这一部分的内容由4部 分组成:①不退位的三位数减法。②退位的三位数减 法,包括一次 退位和连续退 位。③加、减两 步计算的实际 问题。④隔位 退的退位减。 学生在学 习三位数不退 位减和一般的 退位减时,可  相似文献   

15.
教学三位数连加(进位加)时,我考虑到计算的数字比较大,计算时容易出现错误,学生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情绪。针对这一特点,我在备课时结合学校开展的学雷锋活动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相似文献   

16.
一、加法 1.教材分析本节主要教学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个位满10向十位进1)以及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十位满10向百位进1)。这些都是学习本节的基础。虽然进位加法不是新知识,但连续进位加法计算过程比过去复杂,学生容易发生错误,所以这既是笔算加法的重点又是难点。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学校一青年教师执教了一节计算课“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在听了试教课后,特级教师卞惠石对其中的一个细节——主题情境图的使用,提出了改进意见,让笔者很受启发。  相似文献   

18.
<正>一、说教材《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二)》是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根据课标的要求,笔算加减法限定于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所以这一单元是学习整数加减法的最后阶段。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本单元主要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教学,其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虽然算理不难理解,但是学生在练习时还是很容易出错,是本单元的重点,更是难点。二、说学情复习课注重梳理,并不是凭空的梳理,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  相似文献   

19.
<正>课前思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在整数乘法运算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重要一环,其中不进位乘法承担着开端、引领的角色。学生已经学过表内乘法,万以内的加减法及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节课通过让学生独立思考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算法,尝试列乘法竖式以及开展小组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两、  相似文献   

20.
笔者详细地阅读了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一套现行小学数学教材,发现在他们的教材中,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或顺序与我国有所不同。现比较如下: 1.加法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小学是四年制的。笔算加法在三年级出现,最初的笔算加法题是三位数加上三位数不进位加法。我国现行教材中,笔算加法的起点是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这块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