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999年7月27日,日本大型图书批发交易公司日贩在东京都召开面向出版社的说明会,有250家出版社300多业界人士与会。其内容是向日本出版界表明,一个以日贩为主体连同小学馆、学习研究社等家出版社斥资创建的绝版图书预订公司1999年9月正式启动。绝版图书预订公司的创建,将会极大满足日本读者对于绝版图书的订购需求,形成一个集印刷、装订和流通为一体的新系统。  相似文献   

2.
创建于1949年的东贩,目前有正式职工3200多人,并有散工3000多人;1995年销售额7720亿日元,折合人民币556亿元:计划到1999年销售达1兆日元,折合人民币720亿元。该公司拥有16家子公司,其中包括东贩系统工程、东贩电脑服务、东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贩商事等,并在日本各地设立了28家分公司、支店和营业所。 东贩下属的有两大部门:一是营业部门,二是物流部门。营业部门主要设立在公司总部大楼内,整个营业大厅有近二层楼面,约三千平方米。东贩代理了全日本绝大多数出版社的批发业务,包括杂志和一般类图书。教科书批发业务一般不做。与欧美经销公司独家代理的情况不同,日本出版社的图书可以分别交给  相似文献   

3.
1999年是日本最大的图书批发公司“东贩”创建50周年,为迎接这一纪念年,东贩公司最近推出《五年发展规划》。 1.增加销售总额1999年东贩书刊批发销售总额力争达到1万亿日元,利润总额达到120亿日  相似文献   

4.
“再销售制度”用日本语的汉字表示,就是“再贩制”。从字面上看,“再”即“二次”之意,“贩”即“销售、零售”之意。出版社通过图书批发公司把图书(出版物)批发给书店,是“第一次销售”;书店把图书卖给读者,是“第二次销售”。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图书零售制度相比,日本图书再销售制度的特点在于,图书的价格由出版社指定;出版社通过批发公司监督书店执行;  相似文献   

5.
26年前,陈日升以25万元新台币成立农学社.创立之初,只是希望销售与农业相关的书籍.经营了大约半年的时间后,陈日升觉得经济规模太小,于是开始走向批发业务.最初的业务只限于大台北地区,公司因为需要进口日文书,于是与日本东贩接触较多,并有幸参观访问了日本的东贩公司.东贩的经理理念与经营规模给陈日升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产生了很大启示.原来图书发行业可以发展到这么庞大,大到占日本图书市场的30%~40%.从那时起,陈日升便把日本东贩作为学习的对象,之后还多次选派人员到日本东贩学习图书发行的技术.  相似文献   

6.
陈磊 《出版视野》2010,(4):47-47
日本出版业物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图书和杂志为主的物流.一类是以发行杂志和报纸为主的即卖公司。目前日本有物流公司31家,其中东贩、日贩、大阪屋、中央社、太洋社和日教贩6家公司占据了日本出版物市场80%左右的份额,处于绝对垄断地位。  相似文献   

7.
"3.11大震灾"后,日本出版业还呈现出如下特点:@@"百万册畅销书"涌现,"跨年度畅销书"扎堆@@2011年度的畅销书排行榜,诸多部门都有发布,这里以图书交易批发公司发布的为准.据发行码洋已经超过东贩、坐上日本图书交易批发公司头把交椅的日贩统计,位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位的,是小学馆出版、东川笃哉创作的《解谜在晚餐之后》,销售260万册.《解谜在晚餐之后》还因为荣获2011年度的"本屋大奖",先后被改编成广播剧,拍成电视连续剧.  相似文献   

8.
正"3.11大震灾"后,日本出版业还呈现出如下特点:"百万册畅销书"涌现,"跨年度畅销书"扎堆2011年度的畅销书排行榜,诸多部门都有发布,这里以图书交易批发公司发布的为准。据发行码洋已经超过东贩、坐  相似文献   

9.
"再销售制度"用日本语的汉字表示,就是"再贩制".从字面上看,"再"即"二次"之意,"贩"即"销售、零售"之意.出版社通过图书批发公司把图书(出版物)批发给书店,是"第一次销售",书店把图书卖给读者,是"第二次销售".  相似文献   

10.
日本出版行业组织为数甚多。1986年的《出版年鉴》共收录了约有130多个出版行业团体。这些团体分别以各自不同的宗旨活动着,在出版、批发、书店三方面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目前,最有影响的团体在出版系统的有:“日本书籍出版协会”(会员社共428家):“日本杂志协会”(会员社68家)。在图书批发系统的有:“日本出版批发协会”(会员单位47家),在图书零售系统的有:“日本书店组合联合会”  相似文献   

11.
4月15日,日贩与大孤屋、乘田、太详社,日教贩等图书批发公司以及讲谈社,小学馆等出版达成协议,共同出资成立出版共同流通公司,以处理出版物退货业务。  相似文献   

12.
在日本出版界率先建立互联网主页的日本书籍出版协会与日本图书批发交易巨头东贩通过主页直接与各家出版社和书店微机相联结,适时获取最新出版情报信息,在出版界不景气之时,仍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3.
2003年3月3日,日本最大的外国原版图书进口公司洋贩与塔特尔商会宣布于本年6月完成合并。洋贩年度图书进口营业额53亿日元,塔特尔商会年度图书进口营业额10亿日元。经营合并后的公司沿用“洋贩”名称。  相似文献   

14.
1994年始,日本有22家出版社实施图书批发  相似文献   

15.
(一)眼花撩乱的图书发行渠道问:听说日本的图书发行是多渠道,具体情况如何?有没有主渠道和辅渠道的区别?答:日本图书发行渠道的确是多渠道,多得使人眼花撩乱。到底有多少渠道?日贩(日本出版贩卖公司)和东贩(东京出版贩卖公司)都说是12条渠道。但具体内容不尽相同。日贩所说的12条是:(1)书店渠道;(2)出版社自贩渠道;(3)CVS渠道;(4)教科书渠道;(5)自动售货机渠道;(6)铁道弘济会渠道;(7)生活合作社渠道;(8)分月付款贩卖渠道;(9)卸卖渠道;(10)图书馆渠道;(11)进出口渠道;(12)政府出版物贩卖渠道。  相似文献   

16.
日本最大的书刊批发公司——东京出版贩卖株式会社(东贩)于93年间对日本数十家书店进行了图书营销的调查统计,经济、纪实文学、小说三类的排行结果如下: 经济类: 1.组织的盛衰,PHP研究所出版; 2.国际情报的信息世界,小学馆出版; 3.科长岛耕作的成功方程式(1,2),讲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7.
德国现有大小书店4200多家,加上兼售书籍的商场,共计8000家左右。批发公司有6家,出版社代理发行公司20多家。图书年销售总额达140亿马克,其中1/10销往德国以外的欧洲各国,1/20销往欧洲以外的国家,德国本国销售的图书近120亿马  相似文献   

18.
从"东贩"模式看我国发行业的出路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东贩简况 1.历史和规模 1949年,日本把过去一直由政府集中管理的出版经销业务移交给了民间,由此新建了9家经销公司,其中之一就是东贩(东京出版贩卖株式会社).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东贩逐渐由最初的"员工331人,注册资金3000万日元",发展到目前的"正式员工3200名,散工3000多人,注册资金45亿日元"的规模,并成为日本书刊流通的主干和典型代表.作为出版经销企业之首,它在出版社和零售书店之间发挥着纽带和桥梁作用.2000年,东贩的销售额达7140亿日元,折合人民币50425亿元.现拥有20余家子公司,包括东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京图书俱乐部、东贩商事、东贩总研、东贩电脑服务(TCS)、日本媒体服务(JMS)、综合教育中心等,在日本各地还设立了28家分公司、机构和营业所,并在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设立了分公司.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国的出版社和书店,谈论图书寄销的越来越多,有关文件也较明确指出,今后要逐步推行图书寄销,现在,一部分地区正在试行。 1984年,我们曾在日本进修出版业务,参观了二十余家书店和图书批发公司,考察了日本的图书发行。在这里,我们只就图书寄销问题,介绍一些情况,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甄西 《出版参考》2010,(15):41-41
据日本超级图书交易批发公司东贩调查统计,在2004年畅销书排行榜的商务书中,光文社的简装书不断位列其间——《从里面看到的富士通“成果主义”的崩溃》发行24万册;《日本瘪三衰落》发行7万册等。2004年底推出的《〈国家破产〉以后的世界》,面世仅一个月,发行就超过5万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