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学周刊C版》2016,(26):71-72
从《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来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创设新课程、开发新资源。学生也已经由被动地接受道德规则和知识与文化转变成了道德的主动建构者和文化的积极创造者。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科学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活动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形成较强的自律能力,使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当中不断地克服学习困难。  相似文献   

2.
开放性、引导性是《品德与社会》课程两大特点,一方面,有些课程观点教师不可能强制学生接受,而应该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正确的社会观、价值观;另一方面,《品德与社会》的课堂上应该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让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在课堂上大放异彩。从这一层面看来,《品德与社会》的作业并不应该以考察知识点、巩固课堂学习效率为主,而应该以开放学生眼界、  相似文献   

3.
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民主而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沟通中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建构,在交流中完善了学生的认识。在对话教学中引入两难问题的解决,学习两难抉择,让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4.
吴盛华 《考试周刊》2015,(2):130-131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建立在社会生活基础之上的,其以开展品德教育为核心部分,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是小学教育阶段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也是传播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及生命教育的重要课程。因此,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师要按照《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的相关要求,改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方式,推动该课程教学获得更大成效。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相似文献   

6.
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与教师、同伴、他人之间有效的交流、对话?本文以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我来当市长》一课为例,从"课堂对话方式"的变革这个角度来浅谈信息技术与品德课程整合的一些策略与作用,促进课堂对话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7.
《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品德认知提升与品德的理解内化。名人名言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是学生进行品德学习的有效载体。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穿插运用名人名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基于此背景,笔者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导入,明理与拓展环节中对名人名言运用的策略进行了探究,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安秀 《辽宁教育》2011,(7):80-82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要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因此,作为教师,  相似文献   

9.
正《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与原来的思想品德课程相比,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增加了历史题材的内容,并成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品社课中关于历史题材的实践教学中,广大教师  相似文献   

10.
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标准指出:从小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的之一。这为我们指明了品德与社会课程学生能力培养的方向。要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1.
胡碧莲 《考试周刊》2014,(77):117-117
<正>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有利于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社会生活之间联系的密切。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强调教育与儿童社会生活相结合正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在课程中的具体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是因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教学不离  相似文献   

12.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科书努力成为一种对话的文本,而不是“独白”的文本。教科书在儿童面前就好像跟他进行对话的另一个人,通过教材中的儿童与教室里的儿童对话,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断地与教科书的思想观念融合;通过这种对话,教材中的儿童与教室里的儿童相依相伴,共同成长。在使用新教材时,我们不仅要在教材与学生之间树立这种对话观,作为教材的使用者——教师同样也需要树立这样的对话观。在新课程中教师与教科书的关系应该是“合作伙伴关系”,教师不是一味地在学生头脑中复制教材上的一切,而是通过与教科书平等对话以求得专业支持。教材虽然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资源,但它依然是重要的资源。教师与教材之间的对话是推进“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教师有必要通过与教材对话来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创意,提高创造性地“用教材教”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课程一线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把我们周围的地方课程资源融合到教学环节中,从而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呢?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下面以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我们的民风民俗》的第二课时为例作一下介绍。  相似文献   

14.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正是这样一门与社会生活密切相连的课程,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在生活中去感受,体验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我(即发展的"我"与现实的"我")的关系,从而建构和生成课程的意义.所谓体验,即以身"体"之,以心"验"之.  相似文献   

15.
左雪琴 《考试周刊》2014,(89):120-120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为总目标,是实施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学生从小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然而,在现实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6.
王晓香 《河北教育》2006,(12):23-24
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中,参赛教师对课程的综合性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多数课改变了过去品德教学中盲目拔高或出现“空心人”的现象。品德教学越来越趋于常态,真实、自然、生活气息浓厚、充满了人文关怀。当然活动中也反映出一些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共性的问题。总之,此次活动,既给我们提供了经验也反映了问题,既看到了老师的进步也看到了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学周刊C版》2016,(25):109-110
《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学习,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良好的思想品德的重要学科。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源头活水,教师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以小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利用有趣的学习情境、动听的故事、榜样分析、体验生活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理念是: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就《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它们既不是神喻,也不是人们凭空构架、制造出来的,它们都是出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始终把握课程的标准,教学不离学生生活,践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念,进行理想的《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  相似文献   

19.
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其最重要的学习内容。这一课程是建立在学生社会生活的基础上的,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顺应社会的发展。《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人文教育的开展,也就是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深入了解人生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性质是在小学低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是根据小学低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