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是我党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价值观念的转变,新闻报道模式的改变,特别是新兴媒体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使得“群众办报”中的通联工作呈现出逐渐弱化的态势,通讯员队伍流失现象严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党报通联工作如何突破传统工作模式,创新工作思路,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信息     
长江日报开展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学习与讨论长江日报于去年底至今年初,集中了一个多月时间,组织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就新的历史时期党报如何继承与发扬“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优良传统,进行了学习与讨论。近几年,由于报社人员的变化,对党报群众工作认识上不够统一,通联工作有所削弱。通过这次学习讨论,大家认识有了提高,为此,编委会又作出了加强通联工作的决定:编委会每半年研究一次通联工作;在评选先进、奖励、晋级工作中,把通联工作作为重要的考  相似文献   

3.
正"全党办报、全民办报"是我们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报社的功能及通讯员的生活工作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与基层保持密切联系的通联工作如何紧跟步伐、与时俱进?这是一个必须重视和面对的问题。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同志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中强调:"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努力使新闻宣传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提  相似文献   

4.
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是办好各级党报的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化,也是党报生存的根本要求。目前党报的群工通联工作也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如何正视这些变化,对于搞好党报的群众工作,办好党委机关报,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信息     
长江日报开展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学习与讨论长江日报于去年底至今年初,集中了一个多月时间,组织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就新的历史时期党报如何继承与发扬“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优良传统,进行了学习与讨论。近几年,由于报社人员的变化,对党报群众工作认识上不够统一,通联工作有所削弱。通过这次  相似文献   

6.
开门办报是我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我们党历来主张全党办报,群众办报,要求新闻工作必须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中央又提出“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与原来提出的群众办报实际上是一个意思。可是,在办报的实际工作中,理论与实践相距甚远。群众办报更多是一句口号,群众办报不是报纸内在的要求,缺乏原动力,“三贴近”的提出从反面证明我们在群众办报方面做得还很不够。  相似文献   

7.
报纸编辑部的主要业务是采、编两大门类。“采”是指记者,“编” (含通联 )是指编辑。编辑、记者、通联这三者是办好报纸不可缺少的,忽视和削弱任何一方面的工作都会给报纸出版工作带来损失。就以报纸稿件的来源而论,通讯员的来稿和用稿占有相当比重。因此,报纸必须始终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把通联工作放在报纸工作的重要位置。编、采、通这三者虽分工不同,但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通联是编辑范畴,顾名思义是做通讯联络工作的,是党报与广大通讯员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报纸编辑部通过通联向广大通…  相似文献   

8.
由于不少县(市)广播电台是近年来新建的,通联制度还不健全,“老”一点的也因人事变动过大而放松管理,导致通联工作不够认真,与“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相差甚远。如何做好通联工作呢?笔者以为,至少应做到以下两个“正确处理”。一、正确处理通讯员来稿,建立健全通联制度。每个县(市)级电台大都设有专人负责通讯员来、用稿登记,寄发用稿通知单(报样)和稿费的通联部,但由于多种原因,县(市)一级电台大都缺少完善的通联制度,致使通联工作杂乱无章,甚至名存实亡。其具体表现为:一是只管用稿登记,不管来稿多少;二是用…  相似文献   

9.
全党办报、开门办报。这是我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是办好报纸的重要法宝。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通讯员是党报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为党报采写了很多"接地气"的新闻作品,提供了不少带有倾向性的社会问题和许多建设性意见建议。近年来,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使传统媒体受到巨大冲击,一些党报在通讯员纷纷流失的情况下,不是采取积极措施有效作为,而是听之任之,致使原本生动活泼的通联工作日渐松散,几十年辛苦发展起来的通讯员队伍几乎丢弃殆尽。加强和改进党报通联工作,既是党报参与媒体市场竞争的一个有力手段,更是实行群众路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是办好各级党报的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化,也是党报生存的根本要求。目前党报的群工通联工作也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如何正视这些变化,对于搞好党报的群众工作,办好党委机关报,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今传媒》1995,(Z1)
想给自己写本书文/陈玉恒编者按:大凡报刊社,人多势众者都设有通联部(组);势单力孤者则指定专人做通联工作。《报刊之友》是报人自己的刊物,而报人是包括热爱报刊事业并不断为之投稿的通讯员的。毛泽东日志提倡群众办报。重视通联工作也是群众办报的举措。为着体现...  相似文献   

12.
河南日报编委会为了加强通联工作,不久前提出关于加强通联工作的意见,并决定恢复通联组,专抓通联工作。河南日报编委会认为,通联工作是报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对通联工作有所忽视,致使党报在联系群众、联系实际方面受到一定的影响。为改变这种局面,编委会要求各业务处领导人、编辑、记者充分认识通联工作的重要性,把通联工作看作依靠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重要方面,克服重编采,轻通联的倾向。同时把通联工作的好坏,作为考核各部门与每个编辑,记者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3.
我们党的各级报纸的通讯联络工作,也称群众工作,是联系人民群众,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的重要一环。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报纸工作要走群众路线那样,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报纸的通联工作也是这样,光靠通联部几个专职工作者也是不行的,要发动编辑部的人都来搞,也要走群众路线。只有这样,我们联系群众的触角才能伸得更深更远,联系网络才能更宽更广,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动群众参与办报,才能全方位立体化地搞好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4.
通联工作是新闻机构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它是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的重要一环,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特色和传统。因此,我党历来十分重视新闻通讯联络工作。 通联工作实际上就是群众工作。新闻单位通过通讯联络,把广大群众发动和组织起来,共同办好我们的新闻事业。通联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地方通讯组织和通讯员去实施和体现的。通讯员是新闻机构在群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的新闻改革,无论在理论探索和新闻实践中,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报纸的通联工作在新闻改革的浪潮中却有所削弱,这实在令人担忧。为此,笔者欲借《新闻前哨》杂志一角,谈谈在新闻改革中应加强报纸通联工作一些肤浅的意见。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领袖们开创的报纸通联工作,为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可以说,报纸离开了通联工作是无法生存的。涉及报纸生存的通联工作,本应在新闻改革中进行重点研究和探索,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通联工作在报社编辑部成了聋子的耳朵——摆式。报社有些领导也承认通联工作的重要,并把通联工作视为办报的基础,可是,一遇到具体问题,就把通联工作挤掉了,甚至连一个小小的通联机构也不复存在。至于平时研究、部署、检查督促通联工作,主动听取群工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就更少了。 要解决报纸通联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报业人员的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16.
如何办好党报?我们觉得继承和发扬党报优良传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党报传统,是无产阶级政党报纸在其生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沿着历史发展传递下来的带有规律性的经验,包括办报思想、办报方法、办报作风、办报制度等等。我们党所办的报纸,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创了自己的传统。延安时期,是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大发展的一个时期,是党的新闻工作理论和实  相似文献   

17.
新论摘编     
什么是党报党刊的优良传统钱承军在2011年第7期《传媒》撰文道,新中国成立前党的报刊事业,走过30年历程,形成了艰苦奋斗、政治家办报、集中统一领导、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等一系列党的宣传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而贯穿其中的一条  相似文献   

18.
创造性地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大连日报编委会大连日报创刊于1945年11月1日。至今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坚定不移地把党的中心工作作为报纸宣传报道的中心,是大连日报50隼来始终如一的办报宗旨和优良传统。党在每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是党为实现其总目标而采取的...  相似文献   

19.
“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是我党办报的光荣传统。在革命战争年代和计划经济时期,党报十分重视通讯员队伍建设,广大通讯员也踊跃向报社投稿,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党报的通联工作异常活跃。随着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以后,各项  相似文献   

20.
通讯员是报纸读者群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分子。报纸如果失去广大通讯员的支持,便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此,必须高度重视通联工作,这是关系到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办好党报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近几年,我尝试运用“采通”结合的方法,做通联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