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一则民间传说:一个人特别贫穷,但他一生虔诚地供奉道教的创始人之一吕洞宾。吕洞宾被他的诚意所感动,一天忽然从天而降,看见他家徒四壁,不禁十分怜悯,伸出一根手指,指向他庭院中的一块石头,石头立刻变成了金光闪闪的黄金。吕  相似文献   

2.
有一则民间传说:一个人特别贫穷,但他一生虔诚地供奉道教的创始人之一吕洞宾。吕洞宾被他的诚意所感动,一天忽然从天而降,看见他家徒四壁,不禁十分怜悯,伸出一根手指,指向他庭院中的一块石头,石头立刻变成了金光闪闪的黄金。吕洞宾说:“你想要吗?”那人说:“不想要。”“那你想要什么呢?”那人说:“我想要你的那根手指头。”  相似文献   

3.
晓阅 《小学生时代》2009,(12):27-27
传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有一次见到一个非常穷苦的老人,心生怜悯,便用“点石成金”之术,把一块石头变成了一块金子送给老人。然而,老人竟然不收。这使吕洞宾大为意外.难道这世界上真有这样不贪恋金钱财物之人?这可是难得的修道之材啊。正当吕洞宾欲点化他得道成仙之时,  相似文献   

4.
相传有这样一则笑话:有一次,吕洞宾来到人间,想用自己的"点石成金"之术接济一下贫困人。他首先遇到一个年轻人,就指着一块石头对他说:"我把这块石头点成金子送给你吧。"那个人听了他的话,摇头拒绝了。  相似文献   

5.
有这样一个故事:寺庙里有一个小和尚和一个老和尚,一天老和尚叫小和尚拿一块石头去路边卖,但不能卖给别人。使小和尚惊讶的是,竟有人愿出五块钱来买它。第二天,老和尚又叫他到市场上去卖,居然有人愿出百元甚至千元买下它,小和尚按照师父的吩咐仍然没有卖。第三天,老  相似文献   

6.
有一个《石头汤》的绘本故事,说的是三个和尚走进了一个冷寂的村庄,他们拿出三块石头,请村庄里的居民分别拿来大锅、豆腐、蔬菜、肉类等食材和油盐酱醋等调料,最终熬成了一锅让所有人都感到美味的幸福石头汤。  相似文献   

7.
石头汤     
这个故事是说用石头煮汤吗?鸡可以煮汤,鸭可以煮汤,冬瓜、火腿、番茄和蛋可以煮汤,石头怎么煮汤呢?
  这个故事正是说用石头煮汤。是三个和尚用石头煮汤。这三个和尚的名字叫阿福、阿禄、阿寿。他们正在旅行的路途中,边走边谈着猫的胡须、太阳的颜色和一个人怎么才能得到快乐。  相似文献   

8.
《父母必读》2008,(1):154-154
《石头汤》南海出版公司适读年龄:3岁以上推荐理由:在欧洲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3个和尚来到了一个村子,用石头"煮"出了一锅香喷喷的汤。等到汤咕噜咕噜冒泡的时候,原本冷漠的村民们才发现,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付出了很多。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有个神话故事,说的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来到人间看到一个穷汉十分贫苦,便动了恻隐之心,随手把路旁的石头点化成黄金送给那个穷汉。谁知那个穷汉并不满足,竟要吕洞宾把那个点石成金的指头给他。结果把吕洞宾气跑了,穷汉一无所得。故事的本意是讽喻贪心的人。但是我们换一个角度看,那个穷汉的要求可给我们新的启示:穷汉懂得,要的黄金再多,总有用完的时候,而得到了点石成金的指头就会终生受用无穷。同样,我们学一篇课文,如果仅仅满足于学到课文中的知识还不行,若能从自读课本中再去读与之相关的3至5篇课文,并自觉地养成自读自学的习惯,…  相似文献   

10.
传说吕洞宾用手一点石头 ,石头就成了金子 ,有个小伙子看了很羡慕。吕洞宾问他 :“你要金子吗 ?”小伙子摇摇头 :“不要金子。”他要什么呢 ?他要吕洞宾“点石成金”的魔法。什么是语文教学中“点石成金”的办法呢 ?我以为就是陶冶性原则。语文教学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很有必要重申陶冶性原则 ,倡导融美育于“文道”、点化感染学生的教法。应试教育着眼于“句读”之“知”与“忆” ,拘泥于程式化分析归纳与贴标签式简单判定 ,立足于“题海”训练的模式 ,由此产生种种“小学而大遗”的误区 ,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乐学之…  相似文献   

11.
彭洪锐 《广东教育》2007,(12):55-56
一、探究主题的引入课伊始,我左手拿石头,右手拿鸡蛋,并做好准备拿鸡蛋碰石头的动作,问:"会怎样?"学生说:"当然鸡蛋破呀!"于是我边拿着鸡蛋去碰石头边说:"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学生会意地笑了。根据这实验我先复习"牛顿第三定律"(分析鸡蛋和石头受到的  相似文献   

12.
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年轻人拜在一位名师门下,希望师父教他认识人的本领。然而师父只教他打扫、端茶和接待宾客,闲暇时让他静心观看世界。几天下来,这个年轻人耐不住了,反复的请师父教他真正的本领。师父被问烦了,便拿了一块石头交给他,对他说:“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去估价,了解它的价钱,不要真的卖掉它”。在市场里,有两人想买这块石头,  相似文献   

13.
捉螃蟹     
一天,胖叔叔带我去爷爷家附近的珠江边捉螃蟹。我们到江边一看,老天可真帮了我们一个大忙,退潮了,石头都露出来了!我和叔叔到石头上去捉螃蟹。一只大螃蟹被我们发现了,它静静地躺在石缝里闭目养神呢。我和胖叔叔一个拿铁丝捅螃蟹,一个用手揪  相似文献   

14.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的三个儿子都到了娶妻的年龄了。为了不让三个王子在挑选新娘的时候发生争斗,国王对他们说:"你们用投石器尽力向远处拋石头,石头落在哪里,你们就娶哪里的姑娘为妻。"三个儿子拿了投石器拋出石头。大儿子把石头拋在了一家面包房的屋顶上,于是他娶了那面包女工。二儿子把石头拋进了一个纺织女工的家里。而小儿子拋的石头则落进了一条水沟里。投完石头,三个王子赶快带着订婚戒指去找各自的未婚妻。大王子找到的是一  相似文献   

15.
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年轻人拜在一位名师门下,希望师父教他认识人的本领。然而师父只教他打扫、端茶和接待宾客,闲暇时让他静心观看世界。几天下来,这个年轻人耐不住了,反复的请师父教他真正的本领。师父被问烦了,便拿了一块石头交给他,对他说:“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去估价,了解它的价钱,不要真的卖掉它”。在市场里,有两人想买这块石头,一个出价十元,想买回去做秤锤;另一个出价二十元,是要做砚台。年轻人回来把情况告诉了师父,师父又叫他把石头带到玉石市场。结果在玉石市场有人出价五十万,因为那石头看起来非常稀有,年轻人带着这个好…  相似文献   

16.
庙里有两个和尚。一个是老方丈,每天都在读书念经。一个是小和尚,每天都在砍柴挑水。有一天,小和尚耐不住寂寞了,跑去找方丈:“方丈,我想读书……”方丈看了看小和尚,什么也没有说,回到房间里搬了一块石头出来:“这样吧,今天你把这块石头拿到山下的集市上去卖。但是记住一点:无  相似文献   

17.
傳說吕洞宾招徒弟,提出的条件是不貪財。結果很多人都落选了。后来他碰到了一个人,当他用指头把石头点成金子送給这个人的时候,这个人拒絕了。呂神仙很欢喜;但查問的結果,原来这个人是想要他那个点石成金的指头。呂神仙生气了。可以设想,他是不会把指头送給这个人的。  相似文献   

18.
梁文道 《大学生》2013,(9):57-57
有一个希腊神话女妖美杜莎,她看你一眼.你就会变成石头。英雄帕修斯割断了她的头。他不是直接对抗她,他拿一块盾牌.从盾牌里看到美杜莎.一剑把她砍死。为什么他不怕被变成石头呢?神话中.直接盯着美杜莎就会石化,而隔着一层镜子他就不怕了。  相似文献   

19.
有一个故事,想来大家都熟悉: 从前,有一群小和尚来到一座庙里跟一位老和尚学点石成金的技法,很多年过去了,却学业不成,于是准备离开.临走时,老和尚答应他们,可以满足每人一个要求.许多小和尚都央求说:"师父,点一块金给我吧!"好在寺庙门口的石头不少,对老和尚来说,这也并非难事,因此很多小和尚遂了心愿,都欢欢喜喜踏上了归途.唯独一个小和尚迟迟不肯离去,老和尚就问了:"你还想要什么呢?"小和尚鼓足勇气回答:"您能不能把点石成金的那根手指给我呢?"  相似文献   

20.
一天,天刚亮,小熊拿了一本书躺(tang)在石头上看得津津有味。 小马走过这里,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