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林红 《教学与研究》2023,(10):117-126
欧洲民粹主义政党的长期活跃,为观察民粹主义如何影响国家治理提供了最佳视角。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民粹主义政党大量涌现,并在经济和文化的分歧线上形成左右分野,各自追求着在议会或政府中的政治目标。欧洲民粹主义的政党经验极具反差性,一方面,政党因擅长议题政治、认同政治和激情政治而表现出极强的选举与动员能力,另一方面,因无法凝聚社会共识、难以兑现选举承诺和困于单一议题而无法展现可信的领导与治理能力。欧洲民粹主义政党真正上台执政的机会甚少,但是对国家治理影响深远,尤其反映在国家治理的再政治化、对抗思维盛行以及追求短期政治效应等方面。当前,民粹主义已成为对国家治理有独特影响的新变量,如何与民粹主义共存是欧洲主流政党正在面对的新考验。  相似文献   

2.
人民作为一种政治话语,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与民粹主义共同的关键词。但相似的话语背后却有着实质的差异。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坚持与应用,它不仅关注人民的政治规定性,更强调从物质生产实践和生产关系把握人民所具有的现实历史性,民粹主义者仅仅从政治主体来把握人民,撇开了人民现实的差异性和阶级属性,将人民先验地设定为美德与纯洁性的存在,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由此造成了两种人民观进一步的分歧:其一,民粹主义者通过断言、重复和传染,让人民直接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忽略了对人民的教化,造成了人民的反智识,而马克思主义强调通过物质实践与政党组织对人民进行组织与引导。其二,民粹主义的人民由于没有被有机组织起来,无法认识到自身的力量,只能寄希望通过政治解放实现救赎,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强调人民自身具有革命实践的能力,能够在政党的领导下实现自我解放。  相似文献   

3.
作为民主的“阴影”,民粹主义多被视为一种带有负面色彩的现象。既有研究多将这种负面色彩归纳为非理性、非法等,但其仅能够涵盖民粹主义的部分面向,无法揭示民粹主义道德品性等层面的问题。文章借助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概念进一步阐释民粹主义负面色彩。“德性”基于整体善的目的,是使人成为善良,并获得优秀成果的品质。德性可作为区分政体优劣的重要标准。在规范层面,民主推崇一种德性的政治,遵从伦理德性与理智德性,如节制、大度、公正与友爱,以及理论智慧与政治审慎。而民粹主义背离了德性,表现出欲求无度、狭隘排他、偏私伪装、对立斗争,以及理论智慧缺乏与政治审慎背离等特征。民粹主义背离德性,最终导致共同体价值侵蚀与民主秩序紊乱等困境,应当重新审视德性对民主运行的规范功能,促进民主制度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4.
国家利益是近代政治的产物,实质上是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的法律形式。政府行为就是统治阶级把本阶级的政治行为上升到国家的高度而产生的行为。任何政党把自己本阶级的行为与国家利益相联系,并宣称自己的行为是在为国家利益谋发展,则该政党的执政合法性便得到了极大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是否“染有民粹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粹主义是一种极富空想色彩的社会思潮。自胡绳先生提出:“毛泽东染有民粹主义色彩”这一论点以来,既得到了理论界部分人的支持,又爱到了理论界部分人的尖锐批驳。只有通过对民粹主义全面而准确的把握及对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思想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思想的正确认识,才能对毛泽东是否染有民粹主义的问题进行科学的界定。  相似文献   

6.
误区1:政党和阶级、国家同时产生[解析]政党不是从来就有的,是个历史范畴,是阶级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尽管存在阶级、国家,但不存在政党,因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不具备产生政党的主客观条件,各阶级都没有自己的政党,在当今也还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没有政党。政党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关系的产物,有其产生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思想条件,最早产生的政党是资产阶级政党,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随着阶级、国家的消亡,政党也会消亡。所以政党和阶级、国家不是同时产生的,政党的产生晚于阶级、国家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民粹主义思潮从2016年由少数国家蔓延到现在欧美的诸多国家,成为当今席卷欧美的国际性政治现象。是全球政治经济困境导致民粹主义,还是民粹主义导致全球政治经济困境?本文在对欧美民粹主义产生原因进行深刻剖析的基础上,解读其影响,并提出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
列宁的党内民主思想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卡尔.考茨基、罗莎.卢森堡以及俄国民粹主义革命派民主建党的基本观点是其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西方国家民主政治的日益成熟与俄国经济文化的极度落后是其形成的特定历史背景,俄国无产阶级运动的深入发展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不断推进则是其形成的重要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政党制成为大多数现代国家的共同选择,政党在推进现代化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综观不同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发展,不难发现政党与政治稳定之间表现出重大的相关性,无政党国家政治发展呈现出普遍的脆弱性,政党力量强弱直接影响着政治稳定,不同政党体制对政治稳定的作用各不相同。探析现代化过程中政党与政治稳定的关系,对于加强和完善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党体制,是由我国历史发展的条件决定的.这种体制显示了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它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也有别于某些国家实行的一党制.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说什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一党专政”,是“民主政治”的障碍;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唯一出路,是要引进西方的政党制度,实行多党制.这些观点的实质,就是要在中国建立一个与共产党相对立的反对党,否定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