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历史进程可以分为从空想到科学等四个阶段,而在中国的历史进程可以分为早期传播等五个阶段。作为具有伟大历史转折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伟大的历史功绩,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虽然还在继续发展和完善之中,但是它的基本内涵已经大致清楚。30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及其取得的巨大成功,不但造福于中国人民,而且有利于世界人民。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民主,是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一脉相承并建立在中国具体国情基础之上,根据中国人民的普遍要求和广泛愿望,立足于解决人民主权问题并充分保障人民利益的民主发展道路。主要通过探讨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和怎样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这两大重要问题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现代历史证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别的什么道路能够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建设实践中形成的重大成果,具有赢得大众认同的五大基础:党领导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教训的"历史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现实基础",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理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取向的"价值基础",以及同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的"比较优势"。立足于这五大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然成为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和党的选择,必然赢得大众的认同。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一个基本要素。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文章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意愿是历史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之路,是科学发展之路,是关注民生富裕百姓之路。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6.
党的百年奋斗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经过几代人的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中国人的道路自信比以往更为坚定。从历史选择、历史成就、制度建设、理论创新四个方面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具有充分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道路继续前进的理论支柱。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十八大提出的“三个自信”内容之一,从道路自信的历史依据,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源于历史的选择、人民的认同和实践的证明,是通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至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与人民选择的实现现代化的"中国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实际上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特征,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党的领导为主导,以改革开放为驱动,以五维建设为重点,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开辟、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力量源泉;坚持人民主体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秉持的价值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了人民主体地位并开拓了发挥人民主体性的广阔空间。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活的灵魂"。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创造、积累取得的最重要成果和最宝贵财富,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反映时代精神和历史潮流的科学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世界,拓展了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做了两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前半个世纪在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革命的斗争中取得了划时代的胜利,后半个世纪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实现繁荣富强的道路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路线,开始走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经过改革开放的实践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在这个理论指引下,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相似文献   

12.
博弈视野中的国家与农民——以粮食统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走上了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道路.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一方面要兑现对同盟军--农民的幸福承诺,另一方面又要使整个社会实现现代化,让国家步人社会主义.在这个过程中,国家与农民的利益从根本上是一致.但也有相互冲突的地方.从而形成国家与农民问的利益博弈,引出了许多相关的政策,其中就包括粮食统购.  相似文献   

13.
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争取社会进步,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是贯穿于中国革命中的一条爱国主义的主线。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结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热爱社会主义是当代爱国主义的最高表现,从爱国主义到社会主义是一条必由之路,同样也是当代青年的一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梦。在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历史征程中,"中国梦"逐渐上升为整个民族、整个国家和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共识,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明确了"中国梦"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独特地位。"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要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5.
中国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为什么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繁荣发展中国,中国为什么不能搞资本主义,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文章就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核心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是邓小平理论中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思想,是一个逐步形成与完善的过程,这一本质概括把“生产力”放在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地位,在实践上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但对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核心的理解存在两种观点,通过对社会主义本质与特征的辩证统一关系的分析,认为“共同富裕”居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统领和核心地位,是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夺取全国政权,从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初步探索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领导先进文化建设前后共经历了五个阶段。党领导先进文化建设历经岁月锤炼,走向了自觉自信自强的新境界,带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积累了宝贵经验,深刻地总结和研究这些经验,对于我们党在新世纪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深化了对发展规律的认识。他深刻地认识到,由于指导思想的不同以及政策取向的差异,发展会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一种结果是两极分化;另一种结果是共同富裕。基于这一重要认识,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为中国的改革发展确立了两条根本原则:第一,中国的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第二,中国的发展必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搞两极分化,不允许出现新的资产阶级。这是邓小平在解析资本主义发展实践,又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所得出的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十分重要的结论。这一重要结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并且把共同富裕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来认识。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证明,坚持了这两条,就是从根本上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开了这两条,就是从根本上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所谓中国实际,是指处在一定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中的中国基本国情、社会实践和历史文化。而中国的最实际的情况就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要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背景及其内涵。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有生命力,就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此我们必须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同时我们还必须明确党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我们的启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四五十年代,欧亚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相继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围绕巩固友展社会主义的主题,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前苏联和东欧国家进行过改革,但因没有找到一条根本性的变革道路,致使社会主义成果丧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根本上突破了传统观念、传统模式,使中国呈现勃勃生机,这为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借鉴,在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