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众教育馆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由政府建立并主导的一种社会教育机构。它与学校教育有别,是在城乡广泛设立的、面向基层民众、实施社会教育的"中心机关"和"综合机关"。朱煜著《民众教育馆与基层社会现代改造(1928—1937):以江苏为中心》一书,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成  相似文献   

2.
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安徽民众教育馆,作为一种综合的教育机构,在社会变迁的历史环境中,本文对安徽省的民众教育馆的机构规程及其开展的工作做一次探究,并对其在抗战前的安徽社会改造中发挥的作用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3.
朱煜 《电化教育研究》2012,(8):109-113,120
抗战前,以江苏省立镇江民众教育馆为代表,江苏民众教育馆推行的教育电影曾风靡一时。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以及当局对基层统治的需要,教育电影成为对民众进行公民训练的有效工具,其潜移默化的教育功效显而易见。不过由于许多教育影片枯燥乏味,从而也影响了观众对教育电影的兴趣。同时,在中央政府厉行民众训练、推广播音教育之后,江苏民众教育馆推行教育电影的鼎盛时期也过去了。  相似文献   

4.
民众教育馆是民国时期社会教育的综合机关,它前接北洋政府时期的通俗教育馆,后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馆、图书馆,繁盛时期曾推广至全国各地.民众教育馆大多假文庙、贡院、庙宇、会馆等旧址所设,在修葺、扩建过程中,不仅延续了原先建筑的文化象征意义,也晕染上浓淡不一的国家在场的政治隐喻色彩,这在实际上影响和规约着民众教育馆事业的发展.民众教育馆的兴衰发展,既是近代中国社会教育独特发展的规律所致,也与政府对社会教育和“动员民众”的态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抗战期间,中国在对苏文化传播互动的样式与手段方面更具有大众传播的特性,主要集中表现在文学、美术、音乐和电影等情感性舆论形态方面,因此更能体现出国际传播的规律性和特殊性,从而使参与新闻与文化信息互动的中苏彼此之间产生战略性传播与接受的效果。在中苏文化交流战略的互动中,相互间的国家利益成为价值选择和进一步沟通的主要依据,而政治、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差异被双方有意识地淡化,成为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频繁而又大规模的交往活动中,却极有力地助推了中国民众,特别是中国知识分子"苏联观"的逐步形成,同时也助推了苏联民众和知识分子"中国观"的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6.
<正>甲申春节,阳光和煦温暖惬意,春风细柔馨香满怀。漫步梅园,找一处寂静所在,靠着暖阳与梅香,打开《鲁皖苏浙京沪社会教育考察报告》(民众教育丛书之三,黄裳、刘镜如等编,广东省立民众教育馆辅导组编印,1938年)一书,感知抗战初期我国社会教育的境况,借此了解比较,感悟借鉴,取其精华,促进当下社会教育工作。一、社会教育要强化姓"社""社",指"团体或机构",是"共同工作或生活的一种集体组织",因此社会  相似文献   

7.
作为推行民众教育中心机关的民众教育馆,在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众教育时期扮演了重要角色。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研究者对其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内容涉及到民众教育馆的历史沿革、概念、主旨和目标、区制、馆舍、组织、人员等,特别对民众教育馆的概念和人员的标准存在的分歧较大。由于中国特殊历史时期政治文化的影响,这些分歧更多地体现出模仿性和伪问题性。即便如此,民众教育馆的研究仍然为教育的进一步民众化提供了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变迁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慧梅 《教育学报》2008,4(2):10-16
近代乡村社会改变的关键是民众认同并逐渐掌握新的现代性经济、政治和文化技能,而诸技能的全面导入、传播对于各种单设机关而言是力所不及的,需要设置综合性组织机构来承担。民众教育馆作为南京国民政府借助行政力量掀起的民众教育运动综合机关,对当时乡村民众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乡村基层政治、农业生产的近代化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作为强制性制度安排的产物,它更多考虑的是政府偏好和政党意愿,存在的制度缺陷和弊端妨碍了其最大绩效的发挥,最终导致整个民众教育运动走向失败。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由于国民政府重视湘西民族地区的民众教育,当地的民众教育馆先后成立并得到较大的发展。各级民众教育馆积极开展活动,促进了民众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校政治权力是高等教育与整个国家、社会相互作用的表现之一,是国家权力、市场力量和学术权威三股掌控大学命运的势力之中国家权力的具体体现,是目前高校存在和发展的本质特征之一.通过辨析高校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探讨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思考高校"行政化"和"去行政化"的问题,得出了高校"去行政化"的理性逻辑和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1.
现代公共管理已不再是从政府到民众的单向政治过程,而是以民众的意见为基础的公共管理,以民众的需求为基石的公共行政。在政治民主化程度日益提高的情况下,民众也不再是简单的"人民",而是具有公共参与权利与义务的公民。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政府则需要通过广泛吸纳公民的意见以制定公共政策、履行公共管理职能。因此,现代公共管理的困境与转型提出了对"协商民主"的诉求。"协商民主"理论所强调的公民平等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过程、公开审议公共议题以求达成共识的理念,对于实现公民社会与国家权力的良性互动,推动政府走向善治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啤酒馆和咖啡馆都是私人所有的公共空间。它们基于自身的商业属性,对全社会开放,并在此过程中承担了众多的社会角色。聚集在一起的顾客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人身依附关系和等级关系,交往平等化的趋势开始出现。在公共空间中顾客被政治话题吸引,他们通过谈话、歌谣、小册子、报纸和书籍获取信息,展开讨论。其间顾客们不由自主地反思加诸他们身上的政府权力,并通过分析政治事件、政府政策甚至谣言来消解政府权力。国家和民众在公共空间中争夺权力和话语,民众凭借政治制度的支持获得胜利。反抗政府权力是公共空间带来的一个重大成果,但公共空间亦受限于时代。  相似文献   

13.
权力制衡与教育公平之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教育公平是一个人人赞同的伟大理念,但在实际行动中家长与学校却都是教育不平等的追求者。当政府的权力不受制约时,政府也会放弃其所负有的公平责任,而成为教育不公平的制造者。因此我国教育不公平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制衡的政治权力,只有民主的决策机制才能使当政者倾听民众的教育公平诉求,才能让公民参与并监督公共教育的预算与分配,以保证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啤酒馆和咖啡馆都是私人所有的公共空间。它们基于自身的商业属性,对全社会开放,并在此过程中承担了众多的社会角色。聚集在一起的顾客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人身依附关系和等级关系,交往平等化的趋势开始出现。在公共空间中顾客被政治话题吸引,他们通过谈话、歌谣、小册子、报纸和书籍获取信息,展开讨论。其间顾客们不由自主地反思加诸他们身上的政府权力,并通过分析政治事件、政府政策甚至谣言来消解政府权力。国家和民众在公共空间中争夺权力和话语,民众凭借政治制度的支持获得胜利。反抗政府权力是公共空间带来的一个重大成果,但公共空间亦受限于时代。  相似文献   

15.
在政治社会学的视角下,当下治理黑恶势力组织犯罪运动是国家与社会之间权力关系运作的产物。国家通过惩治黑恶势力组织犯罪一方面实现对社会秩序的正常控制,另一方面进行权力整肃并实现权力合法性的维持与巩固。民众通过积极的政治参与推动犯罪治理与权力整肃的开展,同时由于民意所固有的缺陷也对该过程产生负作用。应正确看待"严打"式的治理黑恶势力组织犯罪运动:既有的批判观点存有逻辑错断,法律的规范作用在此过程中注定有限。这一治理运动的启示是,一是权力整肃急迫于犯罪治理,二是需平衡对待知识精英和普通民众这两种公民社会中的不同话语主体。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卫生宣传与教育,主要基于现实中国特殊的政治与社会环境,其内容一般包括卫生基本常识和卫生防疫政策与法规的教育与宣传等。但因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卫生宣传与教育却在反细菌战、爱国卫生运动和血吸虫病防治运动等政治与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体现出了"疾病的隐喻"的深刻意蕴。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卫生宣传与教育的过程,也是对民众进行广泛社会动员的过程,取得了卫生知识的普及与大众化、卫生观念的逐步确立等社会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家政权的扩张和广大民众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17.
在生态环境失衡以及时人环境意识增强的背景下,为了开辟富源、防止水旱灾害以及为各省造林事业树立典范,抗战前江苏省开展了植树造林活动.通过统一林业行政和分区造林、颁布政策法规、厉行森林保护、扩大造林宣传以及加强与科学团体、民众教育馆等社会力量的合作,抗战前江苏省植树造林取得了显著成效,民众造林积极性有所提高,科学造林思想逐步在乡村传播.此次植树造林活动展现了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8.
当前流行的抗争性政治理论,在有效解释中国民众的上访、群体性事件等行为的同时,也存在"遮蔽国家"的嫌疑,忽视了政府为应对社会抗争而进行的政治秩序再生产。基于此,笔者转而关注和回答政府是如何回应社会抗争的,并将这一政治秩序再生产的逻辑概括为回应性政治,它是以政治稳定为目的,以"社会需求—政府供给"为过程,政府通过不断的调适、学习、回应来满足社会需求,并在"社会有需求,政府有回应"的国家与社会互动过程中推动政治发展的一种制度变迁过程。回应性政治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它在彰显政府较强的学习、适应能力的同时,也暴露出了政府在应对危机上的滞后性、被动性、改革目标不明确性以及局部性调整等缺陷。  相似文献   

19.
转型国家和地区的腐败与反腐败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是一国政治、经济、文化、司法情况的侧面反映。俄罗斯、韩国、台湾等转型国家和地区民主政治发展中腐败放量增加,既有腐败的一般性原因,更有转型期制度约束缺失下政治分权导致腐败切入点分散化、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下权力设租和寻租恶性循环、传统政治道德体系解体下公职人员从政心理发生裂变等特定因素的推助。我们必须看到导致腐败的因素会随着问题被暴露以及社会寻求完善的民主与法制而发生改变,民众的民主监督技能也会因民主的教育而大大提高。对于转型国家和地区民主化发展中不断上演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乱,我们不能在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态下固步自封,停止民主政治发展的探索,更不能背离民主。需要借鉴当代民主理论的研究成果和民主实践的经验与教训,顺应本国的国情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垂正确制定未国臣章政治发展酌方略有莳揭制叔力腐败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社会事实上存在着两种秩序和力量:一种是官制秩序或国家力量;另一种是乡土秩序或民间力量。但是,由于缺乏行政隶属关系,实际上前者的这种垂直权力结构在乡村社会是根本不存在的,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垂直与平行相交的权力结构,即包括街头官僚、乡村精英、权威人物、能人等几种权力主体的模式。在这种权力结构模式下,虽然他们处于中国权力体系的最末端,但是却在基层政府与民众之间搭起了一座通向信任的"桥梁"。因为他们掌握了其他政府组织或群体所不具备的获取村民信任的特殊资源———能力、威信和依附。在这种权力结构与信任资源获取方式共同影响下,中国乡村社会中"权力-信任"关系也表现出"强权力-强信任"、"强权力-弱信任"、"弱权力-强信任"和"弱权力-弱信任"四种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