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23名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不良学生编制的加减应用题,揭示他们记忆加减应用题的特点。结果表明:(1)13人编出总体集未知题(占56.5%);2人编出结束集未知题和差集未知题编题(占8.6%);没有人编出变化集未知题和开始集未知题。(2)编题的错误类型是问题不完整、不符合编题要求。  相似文献   

2.
郭兆明 《考试周刊》2012,(64):54-55
本文通过22名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习不良学生编制加减应用题,揭示记忆加减应用题的特点。结果表明:12人编出总体集未知题(占54.5%),11人编出差集未知题编题(占50%).6人编出比较集未知题(占27.3%)。1人编出部分集未知题(占4.5%),无人编出变化题和标准集未知题;错误的类型是问题不完整、题意不清和不符合编题要求。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目标 (一) 认识与记忆记住加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二) 理解 1.说出应用题的情节,整理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能根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从条件到问题和从问题到条件,分析加减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3.能提出加减两步应用题的中间问题,说出解  相似文献   

4.
两步(含两级运算)应用题是在学生已学了两步加减应用题的基础上安排的,和两步加减应用题相比,在题中同样也有个隐蔽的“中间问题”。我们在教学这部分教材时,首先要考虑两个问题:(1) 两  相似文献   

5.
涉及的知识前提: (一)两步计算的式题; (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三)一步计算的乘法应用题和除法应用题; (四)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诊断测试题: 一、填空在一个式子里,有乘除,或连乘、连除,就按照从( )到( )的顺序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6.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重视应用题的早期编题训练,对于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训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六点. 1.根据实物演示编题.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演示实物能创设一种应用题的情境,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所以在应用题的启蒙阶段,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实物演示进行编题.如教10以内数的认识时,桌上左边摆5根小棒,右边摆4根小棒,让学生根据这一情节编题.学生编出求和的简单用题后,教师又从桌上的9根小棒中拿出一根,要求学生按这一动作编题(编出求剩余的应用题).经过这种练习,使学生在认数阶段就接触到了应用题的雏  相似文献   

7.
了解 2 0 0 2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应用题的命题特点 ,就可以把握应用题的命题趋势 ,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指导教学 ,特别是指导新一轮的中考复习 .1 命题特点简析我们根据全国各地的 60余份中考试卷统计分析 ,2 0 0 2年中考应用题的命题特点非常明显 ,主要是 :1 1 题量普遍居高下表是 2 0 0 2年上海、重庆、黑龙江、河北、安徽等八省、市试卷应用题题量分布统计 :省 市  卷   称满分 应用题占分应用题占分 %应用题题型、题数 (括号内为分值 )分布上海市高中阶段招生考试 1 2 0 2 31 9 1填空 3(6) ,简答 1 (7) ,解答 1 (1 0 )重庆市普…  相似文献   

8.
我校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加强了扩散思维训练。下面简要介绍在应用题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一、内容扩散应用题的内容多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关,学习了一种应用题后,要让学生联系生产或生活中的实际,编出同类的应用题。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需要指导学生自编题目,以巩固某项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编题常有下面的三种方法。1-根据图示编题。一般地,教师提供线段图或情景图,图上标明一些数据,学生根据图提供的信息,编制题目。例如,看下面的线段图编题:这题对初学加法应用题的学生较适宜,他们不难编出“小朋友种树,河边有8人,山坡有9人,一共有多少人”之类的题。如果去掉图中的“?”及线段下方的线,则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编出不同的题目。如“河边有8人,山坡有9人,山坡上的人比河边的多几分之几”等题。2-根据题的结论要求编题…  相似文献   

10.
要提高学生解答复合应用题的能力,必须使学生搞清复合应用题的发展结构。让学生在练中领悟到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关键。以下着重谈谈如何围绕着复合应用题发展结构设计练习的几点做法:一、根据算式的发展,进行编题练习应用题编题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让学生掌握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的关系,明确题型特征,提高解题能力。根据算式编题可以先采取从一步到两步,再到三步……的相关连续编题的方法。比如教师在教学时先出示算式“4.8×5”,学生很快地就会编出许多乘法应用题,这时教师就抓住其中的一道:“某人每小时  相似文献   

11.
在五年制数学第四册的总复习中,共安排了22道应用题,所占份量较重。这22道题可分为两部分:(一)简单应用题。又可分为两组,第4题至11题是整数四则运算的简单应用题;第14题至16题是小数加减法的简单应用题。(三)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也可分为两组,第19题至27题是乘加、乘减、加乘、减除以及几倍求和、几倍求差等多种形式的两步应用题;第28题、29题是通过求周  相似文献   

12.
小学五年制数学教材第四册,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安排了几倍求和、几倍求差应用题,它是这册中应用题教学的难点。下面谈谈这一课的教学设想:一、基本训练(时间:5分钟左右)可从复习比多(少)求和应用题入手,利用知识的正迁移作用,引入新课。如:1.二年级一班有女生24人,男生比女生多4人,全班有多少人?2.二年级一班有男生28人,女生比男生少4人,全班有多少人?解答后,要求学生口述解题思路:要求全班有多少人,必须知道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女生的人数已知,男生的人数未知,所以必须先求出男生的人数。  相似文献   

13.
应用题     
一、知识的整理与概括  1想一想,说一说。  (1)小学数学中最基本的应用题是什么应用题?怎样解答简单应用题?  (2)试一试,你能编出哪些类型的简单应用题?  (3)常见的解答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有哪些?你能举例说明每组数量关系的意义吗?  (4)什么是复合应用题?  (5)解答复合应用题有哪几个步骤?  (6)检验应用题的解答是不是正确有几种方法?你比较熟悉、常用的是哪种方法?以一道题为例,举例说明检验应用题的过程。  (7)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根据什么来列方程?  (8)举例说明怎样根据已知条件找出数量间相等的关系?  (9)用方程解应…  相似文献   

14.
提高上课学习效率,是学好小学数学的基本途径。因此,小学生上课时要从多方面进行思考,这样不仅有利于深刻理解知识,而且还能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扩大知识视野。1.由式题想应用题式题往往是应用题的抽象与概括,一个式题可以代表许多应用题。如700—48×10,可以编出:计划制造700个零件,已经做了10天,平均每天做48个,还剩多少个没有完成?也可以编  相似文献   

15.
比的应用题有三种基本题型:(一)按比例分配;(二)求比的未知项;(三)差比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已知的比入手,弄清题中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将它转化为整数,分数乘法应用题进行解答。在数学中,要注意沟通比、整数、分数应用题之  相似文献   

16.
第七册总复习中编排的应用题。既有两步计算的一(?)复合应用题的再现,又有本期所学的三步计算的一般复合应用题和归—应用题的巩固,并为后继部分学习内容作了铺垫。复习时,应加强思维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抓住结构理清脉络总复习中应用题的编排分三个层次,各有侧重,中心明确。第一个层次:一般复合两步计算应用题(7、9、10,11题);第二个层次:一次归一(22、23、24题)为重点,并附有综合性的练习(25、26、27题)。  相似文献   

17.
寿多涓 《湖南教育》2001,(20):35-36
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是由两个一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组合而成的,它是在学生已经学过加减一步计算应用题和连续两问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按照解题思路的难易,从数量关系比较容易理解的题目人手,教学已知三个条件的最基本的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为以后学习已知两个条件(其中一个条件在解题过程中要用两次)的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1.演示编题。就是利用实物、教具、幻灯等,将具有数量关系的事物,演示给学生观看,使他们从演示中受到启发而编出各种应用题的方法。2.看图编题。编题前,先让学生看各种含数量关系的实物图、示意图、韦恩图、对应图、线段图……然后让他们根据图中事物、数据以及各数据之间的关系,用语言、文字编成应用题。看图编题的教  相似文献   

19.
在讲分数应用题时,有的老师往往教给学生的方法是看题中单位“1”的量是已知还是未知,单位“1”是已知用乘法,单位“1”是未知就用除法。结果学生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错误百出,教学效果较差。 我在讲分数应用题时,主要是教给学生画好线段图,如教学这样一道应用题: 例1.某工厂四月份烧煤120吨,比原计划节约了1/9,四月份原计划烧煤多少吨?教学步骤是: (1)判断题中谁是单位“1”。 (2)比原计划节约1/9,1/9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出1/9表示实际比计划节约的占原计划的1/9。 (3)画好线段图,有了对1/9的正确理解,学生不难画出线段图。  相似文献   

20.
我在指导一年级儿童自编应用题的教学中,获得了点滴的成绩和体验: 首先我在指导一年级儿童自编算术应用题时,注意到掌握由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儿童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逐步加深编题的难度。我是按照如下的顺序对儿童进行指导的: 1 让儿童观察实物来编应用题。例如我左手拿2枝粉笔,右手拿3枝粉笔,让儿童编有关的应用题。儿童在观察了实物後,便编出这样的加法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