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对河北方言从《醒世姻缘传》成书时代沿用下来而现代汉语普通话不使用的若干个近代汉语词语进行了诠释,为近代汉语词语和河北方言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份较为详实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2.
元明清时期戏曲、小说、笔记等文学作品中存在着陕西方言词语,如:"噶"、"煎"、"庹"等,研究整理这些词语,不仅有助于近代汉语的词汇研究,而且也有利于考求北方方言词语(包括陕西方言词语)与近代汉语词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选取了部分河州方言词语,与近代汉语词语进行对比、释义,通过方言词语与近代汉语作品资料的相互印证,证明河州方言词中保留了一些近代汉语词语,有利于初步探讨河州方言词与近代汉语词语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方言本字考,就是从音韵史和词汇史的角度在古代献中寻找与现代汉语方言词语相对应的词语,从而追溯古今词语的渊源关系。本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简述前人关于汉语方言本字的研究成果及其研究方法;二是近代漳州三种十五音方言本字考源举例。  相似文献   

5.
近代汉语中的一些俗语词,常常无旧注和专书可供查考,这些词语往往保存在活的方言里。笔者现将所注意到的家乡方言词语和近代汉语相关语料做一简单比对,探讨其在近代汉语俗语词考释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山西平遥方言作为"晋语"的典型代表,其中许多词语保留了古音、古义,在汉语词汇研究史上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对平遥方言中的典型词语进行考释,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方言词语本字、本义的了解,有利于方言词汇的研究,也能对平遥方言的整理工作有所帮助和促进。  相似文献   

7.
黄梅方言中有些口语词在唐宋以来的近代汉语书面文献中可见其用例。以黄梅方言中的词语与近代汉语文献互证,既可见黄梅方言之特色,亦可为辞书相关条目拾遗补缺。  相似文献   

8.
近代汉语是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的过渡,近代汉语词汇是古代汉语词汇发展到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环节,是形成现代汉语词汇的直接源头,所以,它与现代汉语方言词汇关系密切,与北方方言词汇的联系尤为密切。淮北方言中就保留有大量的近代汉语词语。通过对比、通过对词义、词的用法等方面的分析,可以对此加以印证。  相似文献   

9.
《歧路灯》作为研究18世纪中原一带方言的不可多得的资料,河南大学张生汉先生对书中的方言词语多有研究,但张先生的某些观点有值得商榷之处。摘出十余条小说中的方言词语并以今音、今义分析之,不仅是对《〈歧路灯〉词语汇释》的补充,也有益于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方言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近代汉语文献中有很多词语仍留存于今山西汾西方言中,古今词义有些基本相同,有些发生演变,即词义扩大、缩小或转移。文章选取"洗刮""秋里、冬里""抬举""眊""折倒""讨吃鬼""发付"七条词语,释义并举例说明用法,一方面同其他方言进行横向比较,显其异同;另一方面探寻其历史发展线索,明其来源与变化。  相似文献   

11.
新化方言里有许多词语,别的方言较少用,但这些词语在古籍中都有记载,本选录一些常用的略作考释,以供从事汉语方言研究和古籍整理的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汝阳县地处豫西伏牛山区,历史上很少与外界交往,其方言更多地保留了原生态的近代汉语的特点。就词汇来说,其特点是以双音词为主,近代文献中的词语在本地方言中多有保留或传承。  相似文献   

13.
《跻春台》是清末四川中江人刘省三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书中使用了大量方言俗语。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反映民风民俗的方俗词语,对它进行考释,既可以丰富近代汉语方言词汇的研究,又有助于当时民俗的考察。  相似文献   

14.
汉语方言词汇有古近代两大层次,文章用历时溯源的方法指出淮北方言中的古代汉语词语,并运用比对的形式,从直接传承、意义和用法、词性、词变为构词语素、词形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地分析,并举出淮北方言中的例句加以印证,揭示了淮北方言中的古代汉语词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上蔡方言中有些词语是中古时期遗留下来的,有些是近代汉语的音变形式,有些则是概念叠加和结构整合以后形成的新词语.其中量词“和”的使用情况可以为《汉语大词典》以及《汉语方言大词典》的释义提供补充.  相似文献   

16.
方言研究与方言词典编纂的用字也需要规范化。确定方言词语的规范字形要在查阅《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大型工具书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汉语词典》、具体方言的音义系统、形义学原理以及从简从俗的原则,努力做到科学、规范、简便、通俗。  相似文献   

17.
新疆汉语方言中存在着很多古汉语词语,考求这些词语来源的不同历史层次,对汉语方言史研究具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汉语方言中有许多生动的词汇,同时也保留着不少词的古音古义。使用方言的人知其义而未必知其本源,当然对有些字和词语的写法也就无从谈起。为此,选取山西平遥方言中的几例字和词语进行考释,以求知其然,亦能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现代方言和古汉语词语互证的角度,对现代四川方言中的副词"刬"进行了解释,并由此分析了近代汉语中作副词的"刬"、"刬地(的)"的意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20.
关中方言留存着一大批源自不同历史时期的古语单音词,从这些单音词我们可以看出关中方言的历史层次较为复杂,上古、中古汉语遗存较多,上古、中古、近代、现代汉语的不同历史层次的词语叠置并存于关中方言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