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蛇的疑惑     
蛇甲:“我们有毒吗?” 蛇乙:“不知道,怎么了?” 蛇甲:“我刚刚咬到自己的嘴唇了。’  相似文献   

2.
《青年教师》2004,(1):51-54
长大成人后,对少年时的受教育的记忆早已淡忘了许多,剩下的也都是美丽的“珠串”了。但现在有关中小学教师的报道,充斥着“暴力”:从“冷暴力”到“性犯罪”无所不有。不禁令人心生疑惑:我们的教师怎么了?教育怎么了?出了什么问题?症结又在何处?针对此,有人指出了问题;有人提出了解决办法,但是类似事件仍在不断发生,前两天在安徽泗县又有一名初中男生遭老师殴打后自杀。无辜的孩子仍在不断成为“暴力教师”手下的牺牲品。面对此,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又该做些什么,怎样让孩子尽量少受伤害呢?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让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给课文加上……”公开课上,老师们挖空心思地进行课文拓展,努力让课文“柳暗花明又一村”。比如,让卖火柴的小女孩飞上天堂享受温暖,为千古趣谈龟兔赛跑补上第二场赛事等,这些补充,确实体现了老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和创新思维。但我们每每又想:这些拓展是学生的主动需要吗?会不会是我们老师的“一厢情愿”?有的孩子对课文才刚刚理解,他们的思维能达到这个境界吗?是不是有“揠苗助长”之赚?  相似文献   

4.
能够成为影视圈的一名艺人.首先得从天星说起。第一次定报读天星影视艺术学院.是在上初三的那年春节。“艺术怎么可能是我们这样家底的穷孩子能够玩得起的?”父亲保守而又不失理性的话语破灭了我刚刚萌芽的“艺术梦想”。  相似文献   

5.
对于腾讯QQ来说,外挂和修改版—直都是挥之不去的阴影。去年好不容易搞定珊瑚虫QQ,最近的彩虹QQ事件又把”QQ外挂“推到了风口浪尖.我们不禁要问.外挂制作者为什么老是扭住QQ不放,而腾讯与外挂之仇为何也“不共戴天”?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彩虹QQ事件来看看腾讯QQ与外挂的”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6.
自有了“门”概念,校园“门”事件可谓多矣:校园“暴力门”、校园“摸奶门”、校园“脱裤门”、校园“喂奶门”、校园“街头门”等等。每一个“门”事件都极大地撞击着教育者的心灵,触动着教育者的神经: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们的学生怎么了?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刚刚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之后,毛泽东就提出了“新经济政策”,依据在哪?意义何在?提出该政策后,又为何未能实行?多年来,众说绘纭,莫衷一是。文章就上述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对于擅长教学实践的一线教师而言,“科研选题”似乎明白,但又不知道具体说的是什么,更不用谈怎么做了。实际上,这种“玄之又玄”的选题背后,最根本的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提问”。如此一来,教师的科研选题就变成了教师如何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单就提问来分析,要比较完美地完成提问这一过程或事件,需要我们考虑如下几个关键问题:谁来提问?提什么问题?问题从哪里来?  相似文献   

9.
刚开学我就在一年级(3)班上了一节思想品德课《我爱爸爸、妈妈》,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父母为了养育我们,付出了许多,在三八节来临之际,“为妈妈做一件事,与妈妈说一句话。”上课伊始,我出示一张小红刚刚出生不久的照片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的照片吗?”同学们把小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似的,当我又把一张小红现在的照片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时,一双双小手举成了一片,同学们纷纷发言:“是小红”,“长大了”,“长高了”,“长得又高、又大、又结实,难怪我们认不出来了”。我说:“是谁把小红从一个婴儿抚育成长为今天的小学生呢?…  相似文献   

10.
程贤军 《师道》2012,(6):12-12
“这种变味的教育,学了能有什么用呢?就是考上大学又能如何?找到工作又如何……”“我们不是机器,即使是机器,学校也不该把我们当成追求升学率的工具!”这是一个中学生的激情演讲。这样内容犀利的言辞不是出现在辩论赛上,而是出现在有3000多名师生参加的升国旗仪式上。(见《扬子晚报》) 对该生在升旗仪式的公开场合抨击教育弊端的事件,有教师认为,这孩子“是想出风头,是作秀,是想成为别人瞩目的焦点。”真是这样吗?我看未必。  相似文献   

11.
看到题目,大家可能有点疑问,“小思”是啥东西啊?它又受过什么难啊?不瞒你说,“小思”就是我家刚刚“牵”回来的“宝驴”——汽车思迪是也!至于受的什么难呢?请继续往下看吧! 撞车也疯狂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中“问题”一词颇为常用,无论在书面语还是在口语中,该词的出现频率极高。各大媒体曾曝光了含有三聚氰胺的“问题奶粉”事件、“问题鸡蛋”事件,近期传出了“问题资金”、“问题房产”等等,这些“问题”到底是什么含意,又该如何英译呢?  相似文献   

13.
李玉 《贵州教育》2011,(22):7-8
从2004年马加爵事件发生,到2010年“李刚门”校园车祸案和药家鑫撞人杀人案,再到2011年留日学生机场刺母案等,这一系列恶劣事件背后我们应该思考,为什么此类事件会发生在大学生身上?为什么他们的大脑内竟存杀人、报复、“农民难缠”、“驾车撞人”、“撞伤不如撞死”的念头?这背后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红领巾》2011,(1):104-105
刚刚送走了“花栗鼠”“柯南”“喜羊羊”“虹猫蓝兔”和“黑猫警长”……2011年又有哪些超酷的动画电影和动画人物新鲜出炉呢?快来看看今年这些值得期待的动画大片吧——  相似文献   

15.
“概率与统计”是高中数学的新增内容之一,它在中学数学教材中占有独特的地位.那么,在刚刚降下帷幕的2007年高考数学试卷中,“概率与统计”的考情如何,试题有什么特点,对今后的教学又有何启示?这是我们每一位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电脑》2006,(5):49-49
一架747客机正在跨越大西洋时,喇叭里传来了机长的声音:“旅客们请注意,我们的四个引擎中有一个丢失了,但剩下的三个引擎会把我们带到伦敦的。只是我们要因此晚到一个小时。”过了一会儿,旅客们又听到机长的声音:“各位,你们猜怎么啦?我们刚刚又掉了第三个引擎。但请你们相信,只有一个引擎我们也能飞,但要晚三个小时了。”  相似文献   

17.
红叶 《广西教育》2013,(17):1-1
白海南万宁“小学校长带女生开房”事件以来,近日又有多起校同内性侵幼女案被媒体曝光,“20天内至少有8起”的数据不禁让人触日惊心。这些不时出现在媒体中的字眼给了我们最沉重的追问——当孩子遭受这样的侵害,我们到底要作出怎样的回应?  相似文献   

18.
徐力杀母事件转眼已经过去几个月了 ,“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吧”?在这个“变化太快”的世界 ,人们对于某一事件的关注已难以持久。但这未必不是件好事。当殷红的血在我们的视线中渐渐淡去 ,当我们的心情从震惊、激愤和哀痛中慢慢平复下来的时候 ,我们反而有了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去思考———想得更多一些 ,更广一些。面对徐力事件 ,许多人质问 :我们的教育究竟怎么了?现在 ,我们是不是应该问一问 :我们的教育究竟怎么办?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是不是学校的唯一功能?如果不是 ,学校还应对学生的成长做些什么?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经过…  相似文献   

19.
又到了九月桂花香的时候。铁打的校园流水的学生。大学里刚刚送别了毕业生,伤感还未完全散去,又迎来了朝气蓬勃,还稍显稚嫩的脸庞。从高中生转身成为大学生,未来四年的大学生活,“菜鸟们”都在作何盘算?你的大学将怎样度过?  相似文献   

20.
昨天“富士康”还是我们毕业生就业的“向往之境”,今天“富士康”就成了“坠楼事件”的死亡代名词。十几个年轻生命的陨落,让我们扼腕叹息,唏嘘不已,在最灿烂的生命季节,人生才刚刚展开,却用如此决绝的方式向社会抗争。对于即将毕业的我们,这样的结局是我们不曾想象的,也留给了我们深深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