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实习前夕备课时,笔者发现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2003年版)第三章第四节《中华民国的成立》中有一处引用错误的史料.这处史料是:  相似文献   

2.
张广泽 《学语文》2013,(3):66-66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2006年11月第2版,2008年5月西安第3次印刷)“名著导读”板块77页——81页五页教材中。有5处错误。其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2处,标点符号排版错误1处,数字符号使用不规范1处。病句1处。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十一册(2002年4月第1版.2003年4月贵州第2次印刷)中有两处细微的错处、就是练习三十五第19题第(2)小题和练习七的思考题。  相似文献   

4.
高三《思想政治》有两处矛盾王永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现行教材(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1993年5月第2版、1995年5月第3次印刷)存在以下两处矛盾。一、在分析“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国家两大对立的基本阶级”这一间题时,教材...  相似文献   

5.
初中第三册教材中的三处变化□云南宣威管一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三册1996年课本与以前同册课本相对照有三处变化。现试析如下:一“从”字注音的变化对《活板》“其印被予群从所得”一句中“从”的注音,1996年课本注为“cóng”...  相似文献   

6.
自理论上拨乱反正以来,国内发表了不少关于研究不断革命论的文章。但是,在《马恩全集》中关于“不断革命”这一术语出现了多少次,说法不一。有的说,不超过10处,其中只有4处是马克思恩格斯自己的“不断革命”理论(见1980年6月19日《人民日报》、《文史哲》1981年第3期第98页),有的说,《马恩全集》中属于马克思个人使用“不断革命”这个术语的仅一段话(见《新华文摘》1981年第8期第25  相似文献   

7.
<正>在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和全国乙卷的语用题中均出现了“人称变化”的题型: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第20题“文中写到自己的祖父,没有一处使用‘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022年全国乙卷第18题“文中画横线的两处,都由三句话并列而成,但第一处主语‘我’只出现一次,第二处主语‘你’再三出现,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请简要说明”。往年高考中也出现过类似的题目,如2017年全国Ⅱ卷第6题“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2003年6月第1版、2005年第3次印刷的高中《生物》第一册中有6处变化。  相似文献   

9.
潘庭前 《物理教师》2009,30(5):10-11
笔者在使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2006年11月第2版)的过程中,觉得“机械能守恒定律”一章中有几处内容的编写有些欠妥.  相似文献   

10.
葛晓东 《物理教师》2012,(12):74-75
2011年第28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第15题是一道考查如何设置合理的磁场使带电粒子由分散到平行的问题,原题为:图中坐标原点O(0,0)处有一带电离子源,向y≥0一侧  相似文献   

11.
一、此处的“斜”到底读什么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 册第24课中,有一篇唐代杜牧的七言绝 句《山行》。[这句的头上最好加上“人教 版”三字,因目前小学语文教材的版本较 多,交代一下课本的出处,对读者有好 处。]其第一句为“远上寒山石径斜”,此 处的“斜”字教材上的注音为xie。而由上 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参考教 案》第七册(1996年版)第173页中对“斜”  相似文献   

12.
“东南风”在《赤壁之战》(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5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课文多处写到。其中明写有4处。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  相似文献   

13.
最近翻阅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下册(2003年12月第1版,2007年11月第7次印刷)。发现其中《蒲柳人家》一文有多处注释内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4.
我们学校使用的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段《思想品德》教材到2010年春学期止已完成了从七年级到九年级一个循环的教学过程。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该套教材有两处与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不相符:1.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2005年12月第1版)第91页中关于律师的称谓;2.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2006年6月第1版)第92页的案例中的处理办法。下面我就教材中这两处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分析。  相似文献   

15.
陈惠定 《现代语文》2002,(10):20-21
高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年12月第二版,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三册《近代诗八首》中关于《登高》的“艰难苦恨繁霜鬓”分析理解,《教学用书》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二版)有两处值得讨论:一是在分析“艰难苦恨繁霜鬓”时,将“艰难”“苦恨”并列看待,在“诵读提示和整体感知”处  相似文献   

16.
初中几何第三册中的一处错误赤峰市元宝山古山镇中学尹德新喀喇沁旗西桥乡中学高信现行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几何》第三册(1994年10月第1版)第189页“想一想”中提出问题的结论是错误的。想一想问题是:如图,如果的周长为20πcm,A、B的...  相似文献   

17.
本刊1995年第6期上刊有张晓霞老师的《一个句子,两处错误》一文。文中说下面一句有两处错误: 从上面介绍的一些情况,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人类征服沙漠的远大理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会更快的成为事实。(新编初中语文第三册第六课《向沙漠进军》)  相似文献   

18.
关于《逻辑模拟题》中两个疑点的商榷唐山市第三十三中学刘国祥《河北自学考试》1996年第3期中,刊登了《普通逻辑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组练习题,这对参加《普通逻辑原理》考试的考生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但该套模拟题中,我觉得有两处欠妥,现摘录如下:一、第...  相似文献   

19.
一、思想上变“为考而教”为“考、教、学的统一”,发挥育人功能。 一次语文考试,试卷中有道修改病句的题目。这道题有四句,前三句每句都有一处错误,第四句有两处错误。考试结果,多数学生在第四句中也只改一处错误,被扣掉1分。考后质量分析,教师对学生  相似文献   

20.
阅贵刊1998年第2期第33页宋君老师一文“《教师教学用书》中的一处错误”后,特意又把课本与教师教学用书相关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