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最早的一首哲理诗——简论《诗经·小雅·鹤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雅·鹤鸣》在《诗经》中堪为一奇,历代学者颇为措意。或谓之“全用比体”,“三百篇中创调也”(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或谓之为“后世田园山水一派诗之滥觞”(陈子展《诗经直解》),或谓之为“中国最古的一首意象诗”(石天河一文题,载《诗探索》总第11期),等等,而我们在这里所要说的是:《鹤鸣》还是我国最早的一首哲理诗。  相似文献   

2.
盛丽平  仇桢 《现代语文》2003,(12):46-47
《语文月刊》2003年第4期载窦银强老师的文章《结合语境辨义析理———成语题备考要点》(见第50页),该文把“相濡以沫”、“劳燕分飞”列入“专门形容夫妻的成语”一类(在其他资料上也常见此类说法),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值得商榷。“相濡以沫”《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1月版)里这样解释:“意为泉水干涸,鱼用唾沫相互湿润。后比喻在困境中用微薄的力量相互帮助。”其例证有二熏一是梁启超《外债平议》中“或低首下心,求其民之相濡以沫”;二是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中“爹爹很早就死了,妈妈带着他们三个,相依为命,相濡以沫,什么苦都吃…  相似文献   

3.
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指,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而《北京的色彩》(下简称《北》)的文眼情况就属于“在篇末则前必注之”。  相似文献   

4.
孙应鳌的诗歌创作,其艺术特色或基本风格是儒雅纯正、深厚真切。这个特色或风格,主要从他一贯坚持正统的儒家诗教、以“理”入诗,接受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等方面表现出来。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首先,在诗歌创作中贯彻儒家诗教观念。在孙应鳌看来,儒家诗教最重要的一点是,诗的创作必须坚持“思无邪”的原则。他认为《诗经·关睢》一诗,“为修身齐家之诗”(《四书近语》卷三),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之诗,这样的诗就可以“淑身心,理性情,察伦物”(《四书近语》卷五),达到诗教的目的。孙应鳌创作的诗均本于此,所以他的诗篇符合诗教要求,显得儒雅纯正,没有失之哀、淫,没有轻靡妖艳之词。他在做京官的时候,写了几首“雅颂”之诗,正是他贯彻诗教的具体表现。他为皇帝授课以后所写的《辟雍》诗十二首,就几乎同《诗经》中的“雅”、“颂”差不多,全是些歌颂升平、承欢颂德、述志抒怀的教化诗。例如:  相似文献   

5.
“为之”辨     
“为之”在古汉语里常是固定结掏。只因“为”的词性不固定,意义更灵活,“之”或实或虚甚至或省,故“为之”情况较为复杂。 (一) “为之”后出现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之”即为介宾词组,充当状语。例如: (1)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二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为,介词,引进行为对象,相当于“替”,或不译。之,代词,代孙权。“为之”是动词谓语“用”的状语。为之用,替他效力。 (2) 时人为之谚。(《通鉴·晋纪》) 为之,替他们或给他们,作“谚”的状语。“谚”用如动词,义为“编谚语”。 (3)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五人墓碑记》) 为之,替他(即周顺昌),作“声”的状语。“为之声义”直译为“替周顺昌伸张正义”。 (4)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疱丁解牛》)  相似文献   

6.
古汉语中“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之 不(未) 动词”这种结构的句子是大量存在的.高中课本就有:《师说》中的“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庖丁解牛》中的“技经肯綮之未尝”,《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中的“一羽之不举……舆薪之不见”等等。这种结构的句子是怎么处理的呢?高中语文课本对前二句是这样表述的:助词“之”用在前置宾语和  相似文献   

7.
明末清初朴学宗师顾炎武以传统经学价值取向为标准品评、抨击明代学术之空疏浅陋,认为古学弃于明,经学亡于明,剽窃之风盛于明,改窜古书之习猖獗于明,制义所利在“空疏之人”,最没有学问的也就数明代人了(参见《日知录》)。此后,在《诗经》学史研究中,学者对明代《诗经》学多为贬抑之词,以为“明人之学,在义理一方面言,不如宋人之精;在考证一方面言,不及汉唐之密”(胡朴安《诗经学》)。多以为“明代《诗经》学”学者不过数位,著作不过数部,而且或真伪不辨,或“无甚精义”,或“多凭臆说”,没有什么研究价值。山西大学教授刘毓庆先生在北京大学师从褚斌杰先生  相似文献   

8.
要“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吕氏春秋·察今》)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训“要”为“适应”是对的,但未加注音。有人读为“yao(药)”就错了,“要”应读为“yao(夭)”为什么“要”应读为“yao”而训为“适应”呢?因为“要”是“腰”的本字(要、腰为古今字),如《墨子·兼爱中》:“楚灵王好士细要。”故《康熙字典·西部》:“要,与腰通。”许慎《说文》:“要,身中也,象人要(腰)自臼之形,从臼。”段玉裁《说文注》:“上象人首,下象人足,中象人要(腰),而自臼持之……人多护其要(腰),故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亦遵此说。因为腰在躯干的中部,所以可训为“中”“正”“适中”,王念孙《广  相似文献   

9.
兮今音“奚”(xi,平声),是延续《广韵》“胡鸡”切之读音,王力先生将其归入上古声纽的“匣”母,上古韵部的“支”部。《说文》:“兮,语所稽也。”左安民说:“‘稽’本为‘停留’的意思,这里是指声音延续义。”据《汉语大字典》,“兮”是“语气词,多用于韵文,相当于‘啊’”。但《说文》未给出“兮”字读音的线索。“兮”作为语气词用来表示“停顿或舒缓,往往带有抒发感情的作用”,早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如《诗·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但广泛而频繁地使用“兮”,则是在楚辞中。根据东汉王逸《楚辞章句…  相似文献   

10.
名词用作动词是古汉语中一种较常见的用法,属于词类上的灵活运用,这种用法的特点,第一是比较形象,如“弓不虚发,中必决眦,洞胸达掖”(《子虚賦》),“愿斩三人头,竿之藁街”(《戊午上高宗封事》),“斫而为琴,弦而鼓之”(《工之侨为琴》),“弼  相似文献   

11.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文选《齐晋(?)之战》篇,有“吾子忍之”句。注云:“吾子,尊称,比子更亲热些。”查《辞源》于“吾子”条下注(二)“相亲爱之词”。并引两条书证:①《管子·中匡》:“吾子犹如是乎?”②《孟子·告子下》:“吾子过矣!”另查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在《公孙丑上》“或问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句下注云:“吾子,亲密的对称敬辞”。古籍中称“子”,一般表敬称。如,“苟子之不欲。”(《论语·颜渊》),“非子  相似文献   

12.
唐代大政治家陆贽的奏议“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东坡七集·奏议集》卷十三《乞校正陆贽奏议上进札子》),且“真意笃挚,反复曲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翰苑集”条),“纡馀委备”、“正实切事”(《艺概》卷一)。无论思想内容或写作技巧,都堪为“一代典章”(《皕宋楼藏书志》卷六十九),因此受到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宝重”(《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陆贽的治国思想、理财之道,于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为整理陆贽的著作,笔者对陆集的版本情况作了初步探索。现根据所见到的陆集版本和诸家书目的记载,将其流变过程略述于次。  相似文献   

13.
院纪委、监察室于九月二十五日召开党风与廉政建设理论研讨会.会前,采用“双盲”式评审方法,从征集的论文中评选出十二篇优秀论文,开列如下:《试论“不正之风”与“腐败现象”之异同》(侯茂兴),《怎样看待改革开放、搞活经济与腐败现象的产生》(周立云),《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内腐败问题的思考》(李慧芳),《谈谈加强监督到位的问题》(张迎斌),《共产党员贵有“正思”之悟》(陈长春),《浅谈腐败现象滋生、发展的规律》(曹晨忠),《试析党内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产  相似文献   

14.
(一) 关于比喻有柄有边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拈出“比喻有两柄亦有多边”。所谓喻有两柄,指“同此事物,援为比喻,或以褒,或以贬,或示喜,或示恶,词气迥异。”钱先生借斯多噶派哲人语“万物各有两柄,人手当择所执”,并合采慎到,韩非“二柄”(“威德”与“刑德”)之称,命之为“比喻之两柄”,例如钱氏所举秤喻:“吾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重”(《全三国文》卷五九诸葛亮《与人书》),以秤喻人之无成见私心;而“这心之正,却如秤一  相似文献   

15.
“之”字是文言文中最常用的一个虚词,它的用法很多。下面是笔者分辨“之”字用作代词的一点体会、见解,仅供大家参考。1、常用作第三人称代词,主要用处是指代人、事、物,作宾语,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等。例如:①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他,代人(扁鹊)。②得鱼腹中书,固以之怪矣。(《陈涉世家》)——它(这事),代事(得鱼腹中书)。“之”字在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并作宾语时,是有规律可循的:其一,由于此时的代词“之”字在句中常作宾语,所以辨识起来比较容易。它大都位于动词或介词后面,形成动宾(动+之)或介…  相似文献   

16.
伟人毛泽东也是一位诗坛巨匠,其诗词篇篇都是振聋发聩之作。主席笔下喜用“万”字:“看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竞自由”“粪土当年万户侯”,一首词中就用了三个“万”字(《沁园春·长沙》),“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西江月·井冈山》),“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相似文献   

17.
《语文知识》’96第2期鲁云雁为文(下称“鲁文”),认为《冯婉贞》中“以吾所长攻敌所短”之“所”不是组成“所”字结构,而是相当于作结构助词的“之”,理由是两条,一日“所”字结构后头必接动词或动宾短语,二日此用法古已有之(为省篇幅未引原文)。  相似文献   

18.
中学《语文课文》所选的篇目里,常常出现数目字。本文打算结合这些篇目以及有关作品,探讨一下在文学作品中的数目字的规律。 清代汪中在《述学·释三九》中,提出过虚数和实数两种类型,他说: 生人之措辞,凡一、二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三,以见其多;三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九,以见其极多,此言语之虚数也。实数可稽也,虚数不可执也。……推之,十、百、千、万,固亦如此。故学者通其语言,则不胶其文字矣。 汪中的立论是正确的。如“三岁贯女”。(《诗·硕鼠》),“昏鸦三匝迷枯树”(叶剑英《远望》),“茫茫九派流中国”(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面壁十年图破壁”(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毛泽东《七  相似文献   

19.
《国语》为治先秦史之必备书,其中记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史实尤详。其注今唯存《韦昭解》,向为学者所重;其版本宋代已有“明道本”“公序本”之别。一九七八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新校点本(下简称“今本”),以明道本为底本,参校公序本,兼收清代部分成果,择善而从,颇便读者。余读今本《国语》每有疑难,或求版本对勘,或笺识之而求诸他书与通人。积年,颇有焉。兹录《国语》校读记之稍可观者,以就正方家云。  相似文献   

20.
假借字与古今字有些假借字长期借用,久借不归,喧宾夺主,久而久之,习以为常,假字变为“正字”了。如容貌之“容”(《说文》:“容,盛也”),歌颂之“颂”(《说文》:“,颂兒也”),仁义之“义”(《说文》:“义,已之威仪也”),友谊之“谊”(《说文》:“谊,人所宜也”)。也有些后来又特地为它新造了字。如作突然解的“猝”(《汉书李广传》:“然虏卒犯之,无以禁。”师古曰:“卒读曰猝”)。又如回避之“避”《论语微子》:“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经传均作“辟”。)有了新造字,则新造字名正言顺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