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朱述新总编辑于今年4月出任北京出版社社长。但人们依然习惯地称他为“朱老总”。匆匆地,我走访了他。“朱老总,您有什么新打算?”“没有什么更多的新打算,我们仍然像过去一样,坚持出好书。”他加一句,“没有好书一切都谈不上,”然后又加一句,“当然,进入市场经济,不只要出好书,还有卖好书的问题。但前提仍然是出好书。你只有“‘天生丽质’,才能在读者中受宠。”  相似文献   

2.
编辑絮语     
曾经不只一次地追问自我:你准备为已步入花甲之年的《青年记者》奉献什么?献出我的执著,是追求品位追求活力的执著。我不只一次地选择了这个承诺——个与责任紧密链接  相似文献   

3.
不只一个人,看到登有像“割断脖劲(颈)”、“说了声摆摆(拜拜)”字样的报刊,便忿忿然弃之垃圾,毫不心疼地与之“拜拜”;也不只一个人,碰到“气水”、“大并”一类的叫卖牌子果真被“气”得不想吃喝;然而,一番感叹过后,又有多少人真正想到一位校对人员的作用与甘苦呢? 如果说人民日报校对组与全国众多新闻单位的校对部门有什么不同的话,只在于面对那份摊开的全国最大一家党报,责任更加重大,要求更加严格,付出心血更多。  相似文献   

4.
杨天庆 《新闻三昧》2008,(12):52-53
某报《新闻故事》专栏是比较受读者欢迎的。不只因为它要求用故事形式写新闻,具有新闻性。它的魅力尤其在于故事鲜活,情节完整,有人物、有细节、有起伏、有动感,贴近性强,可读性也强。  相似文献   

5.
"策划"是什么?应该干什么?本文认为"策划"不只是为节目出一二个好的点子,而是以充分的调查研究为基础,以充足积累为保证的一个不断创新的系统机制。  相似文献   

6.
报纸编辑的价值思维问题是一个在工作实践中相当重要而在理论上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报纸编辑以什么样的价值标准来卓有成效地开展他的业务工作,如何正确地认识和辩证地处理他所面对的基本价值需求。 一、出色编辑必然慧眼独具 我们的新闻事业日益兴旺发达,势必需要越来越多的出色编辑。令人感兴趣的是:出色编辑因何而出色,有什么过人绝招? 有人说,编辑之所以出色在于点子新、点子巧,  相似文献   

7.
雪岗是我国当代颇有成就和影响的少年儿童读物编辑,也是一位“学者型”编辑。他的学者风范,不只体现在学识水平、编辑作品和人品上,还体现在著述上。他的著述实在、深刻、求精、立新、雅俗共赏,形成其作品一贯的思想和风格。读他近年来出版的几篇新作新编,更有  相似文献   

8.
陈太龙 《传媒》2002,(12):34-34
一张报纸的水平如何,很关键的一点在于它有好的新闻。一位新闻工作者的水平如何,要看他写了多少好新闻。 究竟什么才称得上是好新闻呢?综观历年全国及省获奖的  相似文献   

9.
记住!快乐不在于你是谁,或者你有什么;它只在于你想的是什么。因此每天开始时,便想着一  相似文献   

10.
王艳 《中国新闻周刊》2006,(43):28-28,30
“台湾社会已经不需要陈水扁.不只不需要他的领导.而且不需要理睬他这个人。不如让陈水扁一直拖累民进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提文风,不只关乎语言风格和语态,它能够折射出媒体的思想、价值和立场。记者的责任不仅仅在于简单地报道事实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深度挖掘,在无形中传播和传递一种人性态度,一种思考方式和一种价值判断。而这,也正是媒体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得到的最大收获。  相似文献   

12.
稻盛和夫先生对"人为什么活着"的思考之所以有意义,就在于他不是在宣扬某种宗教,而是在告诉人们他对人和世界的理解,以及自己恪守的信念是什么。我相信大家都可以从中感受到,这种信念是怎样从一种个人价值观转移为另一种企业家精神,进而让大家从如何做人领悟到如何做企业的真谛。  相似文献   

13.
夏颖 《编辑之友》2010,(3):92-94
版权资源增值利用指版权资源在首次利用之后,通过再次或多次利用来增加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版权资源对于出版企业的意义不只在于其主权利可以用于复制和发行出版物,还在于可以通过其从属权利的转让或许可使用产生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否成功,梁树新都认为这是一次系统的公民训练,不只对他自己,还包括所有的选民命运有些吊诡。七年前,梁树新毅然抛弃了广东省人事厅的公务员身份,因为他觉得自己不适合在政府部门工作。七年后,他突然成了"广州微博竞选人大代表第一人",要参加今年9月开始的基层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如  相似文献   

15.
“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编辑方针近年来不仅在中央和省报中得到很好的贯彻,而且在地市州盟报中也深入人心,报纸版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我们襄樊日报出现“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新局面,就是得益于这个精神的贯彻落实。 实践证明,“图文并重、两翼齐飞”是报纸增强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是因为:新闻照片的视觉特点,在某种情况下具有超出文字的吸引力;新闻照片的直观性特点,在某种情况下具有文字所达不到的感召力;新闻照片的真实性特点,在某种情况下具有比文字更强的说服力。襄樊日报近年来改进舆论引导艺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报纸重视图片的主角地位。我们报纸的“图文并重”不只是“重”在要闻版,而是要闻版与其他版基本上一个样;不只是“重”在副刊上,而是副刊、正刊一个样;不只是“重”一阵子,而是一年到头一个样。 中国新闻摄影界有的同志研究了我们的报纸后,说襄樊日报的“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已形成了定势,形成了特色,形成了风格。  相似文献   

16.
著名编辑家、第一届“韬奋出版奖”获得者、中华书局编审周振甫先生,因病医治无效,5月15日17时20分,与他热爱的编辑工作和热爱他的无数读者长辞了。 在我国的出版人中,真正不间断地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时间最长的,要算周振甫先生了。他不只编龄近七十年,而且是实实在在、日日不停地工作了近七十年。在这个意义上说,称他为中国编辑出版史上的第一人,则当之无愧。虽然他也办过退休手续,但实际上,他没  相似文献   

17.
浅论数字图书馆宏观管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数字图书馆宏观管理,目的在于强化对数字图书馆的宏观管理。本文从数字图书馆宏观管理究竟管什么、谁来管、为什么管、如何来管、宏观管理主体的职责是什么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电视电影     
9月17日,埃及金字塔的考古活动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央电视台第一次跨国直播,使人们一睹埃及胡夫金字塔探秘的全过程。但是,不只一个观众说:直播过程看得人昏昏欲睡——是因为没发掘出什么东西,还是直播本身有问题?  相似文献   

19.
老金名叫金亚林,是个快八十的人了,他的自豪在于他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曾经为了无产阶级的正义事业出国打仗.虽然没有成为英雄,而且落下一身毛病,但老金却无怨无悔,他感觉那是在为正义的事业而战,值!如今硝烟早已经散去,老金也老了,也没有留下什么丰厚的财产给三个儿女,但几十年来,有一样东西却让他像珍藏宝贝似的一直珍藏着,那是一枚参战纪念章.  相似文献   

20.
鲁迅被誉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其对于中国古典文献的保护整理以及对古典文献学的创新开拓,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他凡事求"真",坚特纯学术态度,采用乾嘉学派手法的严谨,悉心整理古典文献,并且从不只限于对文献资料的整理,更重要的是他还对历史、文学史、小说史以及碑刻、汉字、宗教、画像等诸多方面也都作过深入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