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古罗马著名学者塔西陀曾说: "要想认识自己,就要把自己同别人进行比较."研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可以发现,戏剧表演与语文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古罗马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塔西陀以其诚实认真,严肃,实事求是和秉笔直书的创作态度来写作历史,使其作品有着较高的史料价值,在西方史学史上占有较高的地位,也为后人创作历史提供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古罗马著名学者塔西陀曾说:“要想认识自己,就要把自己同别人进行比较”。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人类认识、区别和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最常用的思维方法。比较研究法现已被广泛运用于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4.
回首硝烟     
“他们造成一片沙漠,称它为和平”——塔西陀在评述罗马历史时如是说,而翻开中国历史的卷册,我们看到的,又何尝不是那“边庭血流成海水”的怵目之景与“古来白骨无人收”的凄冷之象?  相似文献   

5.
古罗马著名学者塔西陀曾说:“要想认识自己,就要把自己同别人进行比较。”研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可以发现,戏剧表演与语文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本文对戏剧表演与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比较,从教师的角度研究语文课堂教学,研究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及其教学非语言表达和交流。  相似文献   

6.
比较历史学与历史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要想认识自己,就必须把自己同别人比较.”古罗马伟大历史学家塔西陀(55—115)的这句名言,引起了德国文豪哥德的共鸣,他在诗剧《塔索》中写道:“如果你认为自己失去价值,就把你同别人进行比较。”可见同别人比较是认识自己的有效方法。岂但认识自己,观察自然现象、研究人类社会、说明历史发展的进程也莫不如是。当代西德著名教育学家希尔克曾经指出:比较是“表示两个以上的同种现象间的同一  相似文献   

7.
高裕 《语文天地》2012,(9):27-28
古罗马塔西陀说:“要想认识自己,就要把自己同别人进行比较。”笔者作为备课组长尝试组织了一次同课异构活动。本次教学实验的目标:一是对《老王》进行教学重构,二是在亲历中建构自己的同课异构观点,三是感悟一下“规范的”比较研究法在具体教学中的活用。对于我们文科教师而言,第三点尤其陌生,又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8.
纪语 《中国研究生》2012,(11):52-54
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今年五月,我毕业于美国的圣约翰学院。圣约翰学院在美国以"极端"的通识教育著称,四年都不分专业。课程基本都是必修,均是原典阅读和由教授带领的十几人的小班讨论。课程的核心是贯穿四年的经典阅读讨论会,按照规定好的、大致基于年代顺序的书单进行:大一有荷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索福克勒斯、埃斯库罗斯等古希腊的作品,大二有古罗马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圣经、塔西陀、奥古斯丁、阿奎  相似文献   

9.
阿尔萨斯和洛林(Alsace—Lorraine)是法国的两个历史地区名称.两地地处欧洲大陆中心地带,地理位置重要,同时资源蕴藏丰富.在历史上,围绕着这两个地区的归属问题,法德两国有不少争端.本文旨在将阿尔萨斯—洛林问题的来龙去脉梳理清楚.公元前1世纪时,古罗马人建立了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四处扩张,凯撒亲任高卢总督,他利用这里仍处于原始公社阶段的不同部族之间的互相仇视,分化瓦解,征服了高卢的广大地区.公元1世纪时,阿尔萨斯和洛林被罗马人占领.罗马军队还越过了莱茵河,势力直达易北河.并于公元5年在这里设立日尔曼行省.公元9年,日耳曼人消灭了罗马驻军,罗马帝国才将莱茵  相似文献   

10.
古罗马著名学者塔西陀曾说:"要想认识自己,就要把自己同别人进行比较。"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人类认识、区别和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最常用的思维方法。无论在科学实验中,还是在教育教学中,"比较"都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辞典》说:"比较研究法就是对物与物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异程度的  相似文献   

11.
钟同福 《课外阅读》2011,(13):56-57
公元1540年,罗马教皇保罗三世在罗马的亚壁古道(一条古罗马大道)旁边的坟墓里发现了一盏燃烧的灯。这个坟墓据说是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的女儿之墓。西塞罗的女儿死于公元前44年。显然,这盏灯在这个封闭的拱形坟墓里燃烧了1584年!  相似文献   

12.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4,(5):F0002-F0002
正5.昆体良一、生平介绍昆体良(约35——约95)是公元1世纪罗马最有成就的教育家,演说家。早年在罗马从师于文法学家帕拉蒙,受过雄辩术教育。约于公元68年在罗马从事修辞教学,由罗马皇帝韦斯巴芗授予罗马帝国第一个修辞学教授职位,曾担任罗马皇储的教师。代表作为12卷本的《演说术原理》,是古代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法论著。这部著作既是他自己约二十年教育教学工作经验的总结.又是古代希腊、罗马教育经验的集大成者。二、教育思想在古罗马教育史上,昆体良是最负盛名、影响最大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他从理论上系统总结了罗马学校教育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教育思想,对罗马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后世特别是西欧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研究,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阿古利可拉传》及《日耳曼尼亚志》是古罗马史学家塔西佗早期的代表作,目前学界对这两部著作的研究还很不充分。本文拟以《阿古利可拉传》及《日耳曼尼亚志》为依托,从中分析塔西佗的史学思想及不足。  相似文献   

14.
《雄辩术原理》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Marcus Fsbius Ouintilianus,约35—95)的教育思想代表作。昆体良在罗马曾从事教育达20年之久,取得辉煌成就.成为罗马最受尊敬的教师。公元90年左右.应朋友请求,昆体良花了2年多时间写出《雄辩术原理》。公元96年出版。该书曾遗失1300多年.1416年在瑞士一座修道院的藏书楼的积尘中被发现.这才重见天日。  相似文献   

15.
庞贝城可以称得上是古罗马最繁华的城市,但这座城市却在公元79年在维苏威火山的一次大喷发中毁于一旦。沉睡1600多年后,这座“凝固在时间中”的十城得以重见天日。老普林尼是罗马帝国斩海军司令官,也是一位作家,在庞贝末晶的求援行动中丧生。他的侄子小普林尼曾给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写过两封信,第一封信交代了叔叔遇难的过程,第二封信则详细的记录了维苏威火山大喷发的情形,本文就是小普林尼写给塔西伦的第二封信。米塞努(Misenum)是邻近庞贝的一个城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盖·朱里·凯撒(Gaius Julius Gacsar,公元前100年—前44年)是罗马共和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历史学家。凯撒不仅在罗马名垂青史,而且还是世界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伟大人物。他留下的不朽历史名著《高卢战记》与《内战记》在西方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历史学家,凯撒与罗马大史学家李维、塔西佗和萨拉斯特齐名,而著称于世。本文拟就凯撒的史学思想进行初步的探讨,热切欢迎专家同行指正。  相似文献   

17.
学习历史 ,必然要涉及到公元 ,世纪和年代 ,可是现在的历史教材中没有这方面的详细介绍 ,给同学们学习带来了一些困难。笔者针对公元 ,世纪和年代 ,谈一点看法 ,供同学们参考。一、公元公历 3 2 5年 ,当时的罗马皇帝规定儒略历为基督教的历法 ,但没有规定哪一年是它的起点。公元 53 2年 ,僧侣狄奥尼西认为基督教 (即耶酥 )诞生在 53 2年前 ,下一年应是 53 3年 (现在的公元纪年法是从这年开始使用的 ,并非始于公元1年 )。习惯上常常把耶酥诞生年定为公元元年 (即公元 1年 )。公元前用“B·C”表示 ,公元后用“A·D”表示(拉丁语的缩写 )…  相似文献   

18.
资讯     
罗马,古罗马帝国的发祥地和首都。公元800年,教皇利奥三世在罗马给查理曼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公元962年,罗马教廷承认了神圣罗马帝国是西罗马帝国的合法继承者,后来君士坦丁堡的拜占庭帝国也承认了它的这一地位。  相似文献   

19.
提图斯·李维(Titus Livius,公元前59年—公元17年)是罗马著名历史学家.《罗马史》(Ab Urbe Condita libri,意为"建城以来")是他的主要代表作品.一李维生于意大利东北部帕塔维乌姆城(今天的帕多瓦).李维的家可能比较富裕,因为他在青少年时代曾受过希腊和拉丁文学以及修辞学的教育.同时,他还学过演说术和哲学,并曾博览希腊文学著作.公元前29年或29年前不久,李维来到罗马.当时正值著名的亚克兴战役(公元前31年)结束后不久.随着长期连绵内战的结束和统一帝国的建立,出现了所谓"罗马和平"的局面,为文化艺术活动提供了安定的  相似文献   

20.
“丝绸之路”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与《公元100年罗马商团的中国之行》一文作者商榷杨共乐《中国社会科学》于1991年第4期发表了林梅村先生的《公元100年罗马商团的中国之行》一文(为方便起见以下简称林文)。文章详细地探讨了公元100年罗马商团前往中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