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蓝图是施工人员施工的规范性技术文件,具有相当的权威性,不允许随意更改,在工程档案管理过程中,蓝图更是重点保护的对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CAD)在建设项目和制造业等领域的普及,使得设计图纸的输出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李丽  苏梅 《档案管理》2004,(3):38-38
长期以来,档案部门在整理科技图纸时大多采用将不同幅面的图纸统一折叠成A4幅面(297mm×210mm)大小后再装订成卷的方式,这种整理方式虽然具有案卷整齐、图纸不易散乱的优点,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其一,不便于利用,极易造成图纸的撕裂、损毁。特别是利用过程中需要复制某张图纸时,经常需要拆卷。近几年在库藏档案的数字化处理过程中,已装订图纸的重新拆卷更成为前期准备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其二,借阅某一张图纸时,需要将整个案卷借出,不利于档案的保密。其三,图纸剪裁、打孔、装订成卷费时、费力、费料,增加了档案人员的工…  相似文献   

3.
档案信息化管理不同于传统的档案管理。首先,是载体的不同,传统档案工作是以纸质材料和文字材料为对象,手工制作,形成速度慢,利用不方便,一般去档案室借阅;而电子档案,是计算机全程管理,是拟稿者直接写在磁盘上,并在磁盘上修改成文后,存储到办公信息数据库,并能适时实现数据的远近传递、交换和处理。计算机绘制的电子图纸也呈现巨大优势,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产品图纸,存储、查询和修改也很快捷方便。目前,计算机辅助设计主要有: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辅助数据编程(CAPP)等。一项较大项目的产品设计可产生上万份的图纸,这些电…  相似文献   

4.
一、现代档案管理工作的转变1、档案载体的转变。在档案管理活动中,电子文件以其快捷的传递速度逐步取代了纸质文件。电子图纸也以手工制作所无可比拟的优势大量出现。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使工程图纸的设计、存储、查询和修改,变得既快捷又方便。电子图纸显示了其比纸质图纸更旺盛的生命力,保存电子图纸要比保存底图方便、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5.
马莉 《兰台内外》2012,(3):37-37
一、现代档案管理工作的转变 1、档案载体的转变。在档案管理活动中,电子文件以其陕捷的传递速度逐步取代了纸质文件。电子图纸也以手工制作所无可比拟的优势大量出现。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使工程图纸的设计、存储、查询和修改,变得既快捷又方便。电子图纸显示了其比纸质图纸更旺盛的生命力,保存电子图纸要比保存底图方便、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6.
企业档案作为企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企业、服务员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是加强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手段。档案数字化,是指采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将实体档案的形态转化为数字方式存储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图纸在科研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科研设计活动中所形成的历史纪录,是科研、生产的宝贵财富。它是设计师和生产加工人员之间的信息传递者,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在国内的勘察设计单位,库存图纸档案形式最明显的发展特点是由“双管齐下”到“三足鼎立”。即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延续下来的蓝图、底图双保管,发展到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的蓝图、底图、电子图的三保管,形成了明显的“三足鼎立”格局。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城建档案馆,保管着6000多卷建设工程档案,其中工程图纸就有2000多卷。图纸档案多为复制图,也就是重氮盐蓝图,因为重氮盐蓝图特殊的形成过程,决定了蓝图与一般纸质材料的不同。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工程图纸的利用也日渐频繁,那么如何管理好蓝图,最大限度地延长其寿命,同时又便于利用,一直都是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企业办公自动化的逐步推行,尤其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对传统的底图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同时也给图纸的现代化管理提供了契机。一、底图档案的形成及管理的重要性在企业中,图纸通常分为底图和蓝图两种形式,底图所用的纸张是一种通称为硫酸纸的透明纸,它经过硫酸、甘油等特殊制作后变得透明,可以直接放在原稿上描出来,并可晒成蓝图。传统意义的底图是依据白图用描图纸和墨线描绘的方法绘制而成,而现在通常直接用计算机绘制出设计图样作为工厂科研、生产的技术指导文件。  相似文献   

10.
邢涛 《广西档案》2003,(3):14-15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各部门形成的电子件越来越多。目前电子件主要形成于两种工作过程中,一是办公自动化系统即OA系统形成的电子件,二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即CAD系统和计算机辅助制造即CAM系统中形成的为计算机系统识读处理的各种件。无论是OA系统还是CAD、CAM系统形成的电子件,  相似文献   

11.
档案的扫描     
张岩 《档案天地》2003,(2):27-27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与普及 ,其外设产品在档案界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利用计算机进行电子档案处理日益受到重视。然而键盘和鼠标只能简单地录入一些文字和表格 ,打印机也只解决了输出问题 ,对于大量的档案资料和图纸进行处理 ,则需要借助计算机的另一个重要的外部设备———扫描仪来完成。扫描仪是一种光机电一体化的电脑外设产品 ,它是将各种形式的图像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的一个重要工具 ,是继鼠标和键盘之后的新一代计算机输入设备 ,也是功能很强的一种输入设备。扫描仪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传动装置驱动扫描组件(简称CCD) ,将各类文档、照片…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在机关等社会组织中,用计算机制作文件、统计和处理数据日益普及,形成大量的电子文件;在科技部门和企业,计算机的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电子图纸;在其它领域,无纸贸易、无纸出版等都在不断淡化、修正着我们原有的"文件"概念.  相似文献   

13.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引进我国已经有十余年了,各行各业对CAD的应用也硕果累累,目前很多工程设计院和企业的设计部门计算机出图率已达到90%以上.随着CAD应用的深入,如何有效地组织、管理逐渐积累的、数量庞大的、以电子形式存在的图纸和文档,正在成为工程设计单位要着重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建筑图纸的设计就是一个建筑物的灵魂的写真。对这个建筑物进行重新装修、维护、改造等等.也就离不开其原有的设计基础。而我单位基建图纸档案保存只有一套蓝图,在基建图纸利用上,我们一直采取比较保守的做法.只能看,不能借。但这样一来.引起了归档部门的强烈不满,因为基建再次改造要重新请专家设计,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设计单位普遍都采用了计算机CAD辅助设计。CAD具有成套的先进设备,设计出来的图纸清晰美观,既有多份纸质文件,又有全套软盘文件,可以随时修改和完善设计。还可以在计算机上直接编制竣工图,既省时间,质量又好。而施工单位由于施工地点经常变动,先进的设备不可能完全具备,在编制竣工图时,往往是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城建档案馆,保管着6000多卷建设工程档案,其中工程图纸就有2000多卷。图纸档案多为复制图,也就是重氮盐蓝图,因为重氮盐蓝图特殊的形成过程,决定了蓝图与一般纸质材料的不同。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工程图纸的利用也日渐频繁,那么如何管理好蓝图,最大限度地延长其寿命,同时又便于利用,一直都是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点。现在,大多数的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对于工程图纸这种特殊纸质材料的档案管理都采取传统的存放方式,即立卷归档时,把蓝图一律采用手风琴式,折叠成4号图纸规格210毫米×297毫米,装入档案盒中,和同一工程项目的文字材料…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应用,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也越来越方便快捷。相对于传统的城建档案管理模式来说,计算机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众多的优势和特点。一、城建档案管理方式的转变城建档案即城市建设档案,主要是指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对于建设的规划和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相关文件资料,一般包括建设中的文字、图纸、图表以及声像等。计算机信息技术创新了现代化档案管理新模  相似文献   

18.
邓刚 《大观周刊》2012,(48):158-158,135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环境艺术设计(以下简称“环艺设计”)领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于是用于绘制环境表现图纸的专业绘图软件也随之发展起来。计算机绘图软件是设计师智慧的结晶,它为使用者提供了方便的平台。这些软件与传统的手工设计相比,  相似文献   

19.
耿红 《北京档案》2000,(4):30-3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各行各业计算机管理的深入发展,各工程设计单位面临的急待解决的问题是怎样高质、快速地将已有的大量图纸输入到计算机并有效地管理起来.  相似文献   

20.
一、企业档案在电子信息时代的巨大变化置身于企业信息集成系统中,企业档案工作者将发现企业档案发生了巨大变化。1.企业档案载体的转变。在企业实现计算机全程管理后,适时实现了信息数据的远近传递交换和处理。在企业各项管理活动中,电子文件以其快捷的办文速度和传递速度逐步取代了纸质文件。电子图纸也以手工制作所无可比拟的优势大量出现。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使产品图纸的设计、存储、查询和修改变得快捷又方便。例如生产或开发一项较大项目的产品就需产生上万份的图纸,而其中许多又要承袭老产品的大部分成果,因此电子图纸显示了其比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