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作为以本土新闻为制胜法宝的地市报,新闻报道关怀社区、服务社区、深入社区显得十分重要。随着城市的扩大和新兴社区的增多,社区生态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社区新闻的创新与突破越来越引起媒体的重视。三进社区突破旧模式在国内,设置独立社区版的都市类报纸越  相似文献   

2.
李莉 《记者摇篮》2010,(1):19-20
百姓利益无小事。当民生问题越来越成为党和政府关注的头等大事的时候,民生新闻在都市类报纸上也占据了重要地位,党报当然不能例外。过去,将社区新闻归拢在社会新闻版的很多都市类报纸,近年来专门开辟了社区新闻版,委派了专门的社区记者跑社区,足见社区新闻的受重视程度。从目前沈阳日报的办报主旨来看,越来越多的民生类、服务类稿件占据重要版面,被突出进行处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在笔者看来,民生类的新闻从地理区域上分,  相似文献   

3.
"关注民生服务民生"是所有都市类报纸侧重的主题。民生的内容极其广泛,从何处入手,找什么角度,掌握怎样的尺度?做到既为百姓说话,推动解决问题,又要做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办报者绞尽脑汁的事。民生新闻在哪里?我们服务的平台怎么搭建?社区成为我们的首选。搭建为民服务的平台《葫芦岛晚报》开设了社区新闻版,抽调精兵强将组建社区新闻部。几年来,竭力践行"服务民生"的办报宗旨,意在报纸与社区居民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记者长年在社区中采访,一方面与社区干部和居民面对面,另一方  相似文献   

4.
陈华 《新闻窗》2015,(2):91-92
近几年来,社区报或是社区版都是都市类报纸主攻的方向。社区新闻以其鲜活的报道形式,贴近的报道内容,居民关心的社区信息,赢得不少读者的喜爱。其也成为各社区组织发布信息、密切与居民之间联系的阵地。提起社区新闻,不少人总是想到小区里的事:家长里短,婆媳矛盾,儿女情长,邻里纠纷,居民与物业的分歧,或是下水道堵了让人闹心等琐碎的小事。所谓的社区,在我国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各大媒体主打"社区新闻",以其作为提高报纸阅读量的突破口。社区版(报)发展潜力巨大,事实上人们也非常关注当地或身边发生的新闻和事件。报纸的扩版也需要更多的新闻内容来充实,除时政、经济、社会、国内国际等要闻和文化等一些专题类报道外,社区新闻无疑是受众的阅读亮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纸媒为寻求发展,报道逐步向深度报道迈进,在版面的设置上也相继出现了评论版、社区版。笔者认为,社区版正是为出现社区报试水之用。从某种意义上说,社区报是城市社区演进的必然产物。随着报纸服务性的增强,社区新闻渐渐成为一种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新闻样式。  相似文献   

7.
社区作为一座城市最小的准行政单位,是由家庭这个最小的单元组成。对于报纸,尤其是都市类报纸来说,争取了家庭的读者就拥有了成功的最大基础。都市类报纸因此普遍将社区新闻做为报道的重点之一。10多年来,社区新闻随着都市类报纸的日益兴盛也从新生事物逐渐成熟起来。一些成功的报纸更是将社区新闻做为拉近与读者距离的一个重要手段、做为增加发行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在当下的读图时代,笔者通过对山东省内各家地市报的观察发现,各报有不少图片新闻线索和稿件来自基层通讯员.因此,地市报培养高新闻敏感度的摄影通讯员,让他们成为记者发现新闻的“眼睛”,对于提高报纸图片新闻质量将起到重要作用. 加强与通讯员沟通,建立信息网 莱芜日报每周共出6期报纸,每期8个版,每版至少用新闻图片2张,8个版是16张新闻图片.我们只有3名摄影记者,每天每位记者拍摄2张新闻图片也只有6张,这样还有60%的新闻图片来自于基层摄影通讯员.  相似文献   

9.
翻开国内都市类报纸,经济版均以证券类、产经类的新闻居多,而消费类新闻大多揉杂于普通新闻版,显得很"低调"。从笔者就职的温州都市报看,近几年来,报纸每周会安排证券新闻5个版,消费新闻每周仅安排2个版,在实际运作中,往往还被缩减,每年近百个版消费新闻,最终见报的只有80个左右。那么,都市类报纸为何要"低调"对待消费新闻呢?实际上,从目前不少都市类报纸操作消费类新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发展,报纸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提高报纸的办报水平,以吸引更多的读者,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成为摆在所有记者和编辑面前的重要课题。对都市类报纸中的民生新闻栏目而言,也同样面对严峻的现实挑战。尤其是受到民生新闻特殊性的影响,合理的进行栏目设置与编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笔者即对都市类报纸中民生新闻的栏目设置与编排技巧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一段时间来,"社区报"模式正被国内外媒体推崇.2009年4月,<绍兴晚报>创办"报中报"--<社区报>.创刊至今已办70余期,逢周四出版,每期一叠8个版(含广告,实际刊发报道内容量为5~6个版). 一年多来,<社区报>"摸着石头过河".开通专门社区热线,建立社区QQ群(正筹划建立"社区网"),开设"社区红人馆""台门故事""社区论坛""刺猜球"等特色栏目,招聘首批市民记者、通讯员,逐渐形成"题材内容可看、形式包装可读、立意小中见大、服务亲密无间、活动丰富多彩"的风格和理念,在社会上已形成一定知名度.  相似文献   

12.
自国内报业进行新闻改革以来,各家报纸对怎样用好新闻图片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近一个时期内报纸出现了一个新变化,新闻版上单幅独立形式的新闻图片在减少,配合文字报道的新闻图片明显增多,且占据版面的重要位置,尺寸也大,这在都市类报纸特别是广州、深圳的报纸更为显著。其实,早在电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都市类报纸的崛起,记者在民生、社会类新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在不少单个的新闻事件中甚至成为推动新闻事件发展的主要动力。本文以广东省《云浮日报》在2011年8月22日一版刊发的《狠心父多次用开水烫伤亲生女》这篇新闻报道为例,试图对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进行分析,并通过笔者本身的新闻实践,对如何在新闻事件中更好地发挥记者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杨胜 《新闻世界》2010,(9):58-59
新闻评论被誉为报纸的"旗帜"和"灵魂"。随着新闻同质化现象的日益加剧,新闻言论成为媒体竞争的新宠,不断创新变化的新闻评论日渐也成为晚报都市类报纸赢得更多读者的一柄利器,越来越受到都市类报纸的"重用"。近年来,都市报的新闻评论版面一直不断地创新,表现在内容上渐趋"新闻化",指向上渐趋"本地化",形式上渐趋"平民化",写手上渐趋"草根化"。但一些弊端也已显现,如评论员中罕见记者,版式趋同呆板等。  相似文献   

15.
作为广西日报社旗下的第二份都市类子报,《当代生活报》在广西率先开办了社区新闻版,将新闻报道的触角延伸到都市的最底层,新闻  相似文献   

16.
社区作为城市最基层的一级组织,是一座城市最小的准行政单位,也是新闻资源集中的地方。近年来,随着都市类报纸的日益兴盛,社区新闻也从新生事物逐渐成熟起来,方兴未艾。一些成功的报纸更是将社区新闻作为与读者拉近距离,扩大影响力的一  相似文献   

17.
有些通讯员和县报记者有一个共同的苦恼,就是身在基层,觉得没有多少东西可写,不能象大报记者那样,东奔西跑,寻珍采花。我1982年起爱上新闻这一行,其间当了4年农村生产队会计,3年乡政府通讯报道员。已11次在省市新闻单位获优秀通讯员奖,10篇稿件在省市获好稿奖,被招聘为县报记者。我以为,记者和通讯员各有所长,通讯员身处基层,身处新闻的发源地,只要处处留心,发挥优势,写身边事、唱时代歌,同样能写出好新闻来。身在基层写什么?我以为,通讯员在基层至少可写几个方面的内容。写新事。有些通讯员的稿子编辑很为难,就是新闻的时效性不强。新闻贵新,写新闻就要写新事,应有争分夺秒的时效意识和竞争意识,写当日事、昨日事、近几天发生的事,捕捉到好线索及时采写,这样才能给人以新鲜感。写新风。新风尚是新闻的常客,这些事件和人物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都市类报纸纷纷开辟社区板块,报道最贴近老百姓的新闻。笔者认为,通过口语化、故事化的表达方式,可以将社区新闻讲述得令读者更爱看。  相似文献   

19.
社区新闻是公开发行的区域性报纸不可或缺的报道内容。本文以一个社区报记者的视角,探讨如何突破社区工作的琐碎、单一,善于在接地气的活动中发现线索,在非常态事件中捕捉活鱼,在方寸之地和日常生活中采写生动而有深度的社区新闻,让读者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速公路网络的迅猛发展,从省城通往各地市的时间越来越短,省城里的都市类报纸在各地市的覆盖面也越来越大,有的报纸甚至直接在部分地市办起了地方版。面对省城都市类报纸的冲击,地市报如何立足实际增强新闻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