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当前社会结构转型和利益格局重新调整时期,在我国树立什么样的民族观,向各民族群众灌输和倡导什么样的民族发展意识理念和价值取向,如何使各民族和谐共处是促进民族发展和处理好民族关系所必须思考和对待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当代中国,要倡导和树立各民族共生理念,认清和解决各民族共生的各种利益诉求,从而实现各民族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2.
西方民族-国家、大学和社会科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西方民族-国家与社会科学之间是一种共生共缘的关系。民族-国家是大学兴起的动力因素,大学是民族-国家建设的手段,大学是在现代民族-国家中取得合法化地位的;大学自身存在一个民族化过程,大学进行着社会科学的民族化研究。作者认为,大学在社会科学制度化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是对社会科学结构产生影响的因素,各社会科学在大学中得到建立,大学在当代社会科学的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生态审美的角度看,民族艺术是生态审美者与生态审美对象在审美场域中的耦合对生。民族地区人们的审美人生与审美生境相生共长,递次生发生态审美范畴,即审美人生与审美生境共生民族生态审美场、审美人生与审美生境范生民族生态美感、审美人生与审美生境聚生民族生态审美意象,民族生态审美意象的整生即是民族艺术。  相似文献   

4.
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分析,物质文化和工具理性对大学的冲击使大学文化传承出现了生态性失衡,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学文化碰撞交流和传递中被遗忘和边缘化。民族非物质文化和大学教育存在着生态性的互动和制衡,大学生态对民族非物质文化具有吸纳和创新价值,民族非物质文化传统促进大学文化生态平衡和特色发展;通过建构人文-文化、学科-学术、静态-活态、生态-人文等和谐共生的平衡生态,实现民族文化和区域大学共生共荣的互动发展和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5.
关于西部民族地区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中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民族这个人们共同体是文化的创造者和重要载体,没有民族就无所谓文化。不同民族的文化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里,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传统等条件下形成的。文化是民族存在的重要的表现形式。经济工作与民族工作的关系、民族传统文化与创新发展的关系、资源开发与保护生态的关系、国民教育与民族教育的关系是西部民族地区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中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6.
宗教的的产生、流传及其变化,与许多民族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构成了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本文中,笔者从宗教这一核心元素出发,着重论述其对民族文化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并试图解决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世界大国,如何对待民族文化中的宗教元素,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不同特质的民族文化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人们相互理解与包容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因此,人在走向社会前的社会化关键阶段即学校受教育阶段就必须更多地接触不同的民族文化以取得最大限度的进步和发展,学校中民族文化共生的问题也就浮出水面。要促进基于理解的民族文化共生,课程改革和教学理念的转变以及新型教学方式的有力实施等便提上了日程。  相似文献   

8.
西南民族共生教育是在西南民族教育中处理、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实践。自然与人文的互融和谐是共生教育的生态伦理。走向多元共生的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应有之路。  相似文献   

9.
和谐之道与西南民族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筑和谐社会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要求,核心是符合和谐之道。和谐之道含义至深,它不是走向一统,不是追求显在问题的简单解决,而是以让各种多样性的事物以各自的特色融入一体为目的。据此,遵循和谐之道应理顺四大关系;人类社会与自然、文化与文化、人与人和人自身内部。西南地区的发展特点是多类型并存与发展水平的参差巨大,因此要使其得到和谐发展必须在西南的民族教育中遵循和谐之道,进行共生教育和共谐教育,以促进西南和谐的自然/文化生态的构筑,继而实现西南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构建新型民族关系中,对民族人才的需求具有政治、生态、民族传统文化、国内及国际等复杂背景。培养民族人才在现阶段对民族地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我国民族关系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富强。  相似文献   

11.
对外战略是指国家在对外交往中以增进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各种政策、策略和原则。国内外学术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文化因素在对外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文化价值观可以引导国家利益的建构和追求方向,同时它本身也是构成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中国和平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中国在对外战略中提倡什么样的价值观。在这方面,中国战略文化传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泛道德主义取向、和合思维、“天人合一”的整体宇宙观、“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以及诚信博爱是中国战略文化传统的核心。这些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不仅有利于增进中国的国家利益,有利于回应和化解当代世界的各种冲突与矛盾,而且有助于形成全球共同体意识、实现国际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是高等教育学的“理论符号”,走进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理论世界”,一方面可以夯实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的理论根基,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中国高等教育的理论自信。从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的视角看,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呈现了教育内部各子系统以及教育与社会各子系统之间的生态平等性、辩证共生性、共和共运性和全面协同性,蕴含着丰富的生态间性和系统间性思想,挖掘、阐明和弘扬这些间性思想有益于释放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理论潜能,延拓主体间性教育理论的疆域,催生多样化、系列化和一般化的间性教育理论以及中国特色教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在少数民族地区构建课堂多元文化共生格局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和文化共生共荣的习惯性心态,从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适应能力;而学习者族群文化与国家文化的合理布局与引渡则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国家意识,提高其国家认同水平. 相比汉语文等科目,作为第三方语言的英语课更容易营造相对"中立"的文化共生氛围. 尽管如此,在教师的语言立场和民、汉、英三种文化的权重设计等方面仍然要注意避免"说教"、"教化"乃至将他们"汉化"的嫌疑,以免激发民族学生潜在的抵触情绪.  相似文献   

14.
很多学者认为,印巴分治悲剧是英国政府一手造成的。如果从英国传统的“分而治之”政策对印度后来种族关系发展的影响来看,这一结论不无道理。但是,如果具体地考察战后英国和印度的局势、英国的利益要求、艾德礼政府对印度问题的态度及其为维护印度统一所作的努力、和平解决印度问题的可能性,人们就会发现,艾德礼政府并无分裂印度的主观动机,相反,印巴分治是国大党和穆斯林领袖为了党派和个人利益而置民族或国家利益于不顾造成的。印巴分治在很大程度上是印度政治领袖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共产党发展对外党际关系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外党际关系是国家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对外党际关系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国家对外战略的推行.中国共产党发展对外党际关系的基本经验有:摒弃"大家庭"观念,务实"独立自主"基础;正确对待党际关系与国家关系,党际关系服从、服务于国家关系;不以意识形态划线,着重国家利益,发展党际关系;不论执政党还是在野党,都要以平等合作的态度发展关系;不分大国小国,一律平等相待.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和亲作为历代统治者处理民族关系的一种策略,旨在缓解民族矛盾、调解民族关系.和亲公主作为维护和平的使者,肩负国家的政治使命,在对外关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对西方文化学习交流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过程的一隅。在对待中西文化上,和而不同(倡导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异而求和(寻求发展文化的共通性)、和衷共济(探求异质文化的共存之道)、和合共生(探求异质文化的共荣之道)无疑是一种正确的、共赢的态度。对待中西异质文化的态度,一要学习先进,二要立足国情,三要综合创新。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启示是:善于辨别,重视中西方教育思想的差异;立足国情,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放眼世界,正确分析对待异质文化;提高素质,注重对国民人文素养的培养。总之,以理性精神对待异质文化,不仅意味着治学的诚实和严谨,还意味着独立自主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8.
面对全球化所带来的巨大的文化冲击,在全球文化趋同语境下,作为中国传统先进文化之一的中国画艺术的传承者和创新者的中国画家,应从容面对,以开放进取的态度,抓住发展机遇,在中国画艺术创新发展的道路上,无论选择传统还是非传统,都应该把握住民族性、开放性与现代性及其相互关系,并在艺术创作中充分体现。惟其如此,中国画艺术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由于课程决策者和课程实践者对课程的认识偏差,在对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文化进行选择时,应树立课程文化多元平等、互惠共生的理念。注意课程文化选择时的多方参与,鼓励教材使用多样化,处理好国家课程与民族课程的主辅关系,编制适合双语教学的课程。协调汉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在课程文化中的关系,实现两者在课程文化中的权利平衡。  相似文献   

20.
谭嗣同的《仁学》堪称近代中国伦理思想史的“旋风”。在这本巨著中,谭嗣同在吸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了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佛教精华,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崇仁斥礼”的批判精神。这一精神成为当时社会民族资产阶级伦理思想两面性的真实写照,对封建纲常礼教给予了无情的抨击,同时也唤醒了当时追求革命的诸多知识分子对中国黑暗社会以及当时革命任务的清晰认识,从而对当时革命形势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