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教育传播理论是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从多个角度阐述了教育传播理论是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从而说明教育传播学应该是教育技术学科专业的主干课程。但是我国刚建立起来的教育传播学仍然是年轻、单薄的,因此应该在基本理论、应用理论、中国特色理论等三个方面加强研究,进而建立中国特色的教育传播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传播学角度论述教育技术学与传播学这两门学科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媒介研究以及受众和效果研究等方面的差异及不同 ,着重论述了教育技术学应从传播学的理论研究中汲取养分 ,以期使教育技术学的偏重媒介使用的工具论倾向深入到关注教学过程本身的效果论层面的研究 ,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一种典型的文化信息传播活动,教学、学习的实质就是实现信息的传播、共享.受众研究是传播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在典型的教学传播活动中,现代教育研究也日益转向学习研究,受众研究与学习研究两者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教学理论研究日益重视学生在教学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在教育教学传播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是其主要特征,注重分析教育教学传播过程中的互动特征,并着力改善互动的条件、提高互动的水平,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一个传播的过程,教育可以借鉴和应用传播学的很多研究结果,传播学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传播学理论是教育技术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教育与传播这两个概念中的相似点为本文提供了互相借鉴的基础,从对传播效果的研究中可以审视教育技术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进而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大学学科教育研究在国外已经得到了重视和发展,而我国还存在不足。通过分析国际上化学教育研究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化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0—2014年大学化学教育研究的文献发现,国外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注重实证研究,注重各种教育研究方法及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的运用,注重大学生的学习研究,注重从教育心理学、科学哲学和教育技术等领域汲取理论基础等,基于学科的教育研究作为一个学术领域在美国获得了充分的认可和支持。  相似文献   

6.
大学学科教育研究在国外已经得到了重视和发展,而我国还存在不足。通过分析国际上化学教育研究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化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0—2014年大学化学教育研究的文献发现,国外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注重实证研究,注重各种教育研究方法及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的运用,注重大学生的学习研究,注重从教育心理学、科学哲学和教育技术等领域汲取理论基础等,基于学科的教育研究作为一个学术领域在美国获得了充分的认可和支持。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传播学批判学派及其学术思想进行解读,旨在借鉴不同流派的长处,从教育传播技术、教育传播研究方法以及教育传播效果等方面揭示了批判学派学术思想对教育传播的启示与指导意义,以促进教育传播学的研究与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学者们在对参战国宣传战的实证研究中,对于报刊和广播等大众传媒"强效果理论"产生怀疑,同时基于演讲技巧和文本分析的古典修辞学研究路径的传播学研究的局限性日益明显。具备不同学科背景的的社会科学家从各自熟悉的角度研究人类传播活动,拉斯韦尔的宣传和舆论研究,拉扎斯菲尔德的传播效果和受众研究,勒温的社会环境和群体动力研究以及霍夫兰的劝服和态度研究等拓宽了传播学的研究范畴,同时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引入传播学领域,促进了传播学从修辞学到社会学研究路径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文化研究学派主要以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为主要代表,是传播学的批判理论之一。通过梳理其发展历史及主要代表思想,并在此基础上从教育传播四要素出发,探讨了文化研究学派对于我国教育传播研究的启示,如对于教育者权威身份的质疑、对于教育信息适应性的思考、对于教育媒体编码效果的评价、对于学习者解码能力的促进以及对于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认知差异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10.
为超越目前我国教育技术理论研究专注于技术批判或技术拥护的单向思维,充实并完善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教育技术伦理理应成为一个值得关注并着力探索的学术领域。本研究直面我国教育技术研究中伦理向度的缺失问题,从技术伦理、教育伦理、教育技术等学科视角分析其原因,并理清我国教育技术伦理的研究思路:首先,通过对国内外既有研究的分析与比较,发现国外在教育技术行业伦理规范、教育技术实践中伦理及相关问题的理论分析方面取得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而我国却表现出明显的伦理缺位;其次,从技术伦理、教育伦理和教育技术三个学科领域,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中伦理缺位的原因进行理论分析,指出技术伦理研究对教育关照的缺失、教育伦理研究对教育技术的忽视、教育技术自身对伦理省思的不足是主要原因;最后,从明确教育技术伦理的内涵、理清教育技术伦理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界定教育技术伦理的研究内容等方面,提出开展教育技术伦理研究的主要思路,以期为我国教育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是教育技术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学习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关注的是在计算机的支持下人们是如何在一起进行学习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协作学习中的应用促进了CSCL的快速发展,目前CSCL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不同领域背景的专家从心理学、教育学、人类学、社会学、传播学、教育技术学和学习科学等视角来研究CSCL。CSCL中主要关注的问题是协作学习的本质和计算机是如何支持与促进协作学习的。和个体学习相比,协作学习更具有社会属性,其主要目标是协商意义和建构知识。信息技术介入到协作学习中,改变了学习的方式和形态,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在计算机支持的小组学习环境中,小组学习的过程究竟发展了哪些情况,学习者之间是如何利用技术工具来共同协商意义和建构知识的,信息技术和协作学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以及研究小组协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方法都是CSCL领域所关注的问题。美国Drexel大学信息科学学院的Gerry Stahl教授是致力于CSCL研究的知名专家,他是《国际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Supported Co...  相似文献   

12.
音坤 《教育与职业》2007,(36):104-106
我国在传播学方面的研究和教育,已有二十多年的时间。检视历史可以发现,对传播学与新闻学关系的认识、对传播学学科基础和理论框架的认识、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传播学教学方法的探寻以及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等五个方面的问题,是影响我国传播学学科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认清问题所在,找出解决办法,最终必将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教育、研究模式和完善的学科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南国农先生不仅为我国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学科体系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构建教育传播学的学科体系以及确立其在教育技术学中的理论基础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南老师就提出传播理论是电化教育的理论基础,明确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传播现象及其规律性,并对教育传播理论和传播要素的整体性做了进一步的阐释;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南先生又进一步论述了教育传播学的体系问题,形成了教育传播的本体论、过程论、信息论、符号论、媒体论、主体论、环境论、效果论和方法论等“九论”框架;在信息时代,南先生积极鼓励教育技术工作者对教育传播学进行研究,并对教育传播学的研究未来充满期望。  相似文献   

14.
传播效果是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传播学自诞生之日起便深受心理学的影响,因此传播效果研究自然也烙上了心理学的印记;作为传播学重要基础学科之一的心理学,目前已具备多种研究方法和相对完善的研究体系;由于研究对象的交叉,心理学中有关学习的理论与传播效果研究之间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心理学有望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两方面为我国传播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使我国传播学研究早日突破重复和模仿欧美的桎梏,创造独立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5.
女性主义理论追求男女平等、体现女性价值、崇尚人类和谐的哲学理念自诞生以来就在教育与传播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一直以来为改善女性的不公平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传播学作为教育学与传播学的交叉学科,同样应该关注女性主义理论,并加强教育传播学女性主义理论研究。本文对女性主义理论的背景、主要流派及其对教育传播的价值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绩效问题已成为众多企业和研究领域特别关注的热点,人们普遍相信人员绩效对组织的竞争优势和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教育技术领域,AECT2004指出教育技术目的“为了学习”扩展到进一步“促进学习”,扩展到学习之外的“提高绩效”,由此可见,绩效已经扩展到越来越多的领域,有关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也在逐渐深入。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在新闻学研究生的学习中、新闻从业者的工作中和学者的理论研究中常出现的误区和困境,笔者重在探讨。传播学和新闻学的关系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目前新闻学和传播学的教育和学习,提出一些的见解和意见,以期促进我国的新闻和传播教育能培养出更多出色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传播素质教育是新闻传播学领域的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信息时代为传播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视野,相关理论研究的成熟为传播素质教育的研究做了理论铺垫,国外的一些实践经验可供借鉴,传播素质教育具有了可能性。有关传播素质教育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传播学自身的发展,扩展媒介素养研究,而且还有助于人类学习化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意识到了任何技术都不能自发地对教育产生显著的积极作用。因为这终究不是技术本身的问题,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我们用技术做了什么。从研究和应用两个角度看,教育传播技术都是一个很不"稳定"的领域;新与旧有时就在转瞬之间。另一个教育技术从业者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处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以及如何处理与之相随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不同。此外,教育技术从业者还被一个问题所困扰:究竟哪里是教育技术与计算机的学科界限。我们需要重建独立的教育技术理论框架,我们也需要重新界定教育技术研究的范畴和目标。研究者们基本认同教育技术学科的核心问题是用技术促进/支持学习。因此一切能在学习过程中起促进/支持作用的技术的开发、设计与应用都应该纳入到我们的研究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走向文化人类学的传播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播不仅是传播学研究的内容,也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内容。19世纪文化人类学中的“传播学派”,首先把传播作为人类文化现象进行了考察。传播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不断地吸收着文化人类学的理论营养。然而,由于传播学与文化人类学之间存在着许多隔膜,对于传播这一重要的人类文化现象的本质研究,迄今没有太大的作为。当今以互联网络为标志的媒介革命,又向传播学和文化人类学提出了新的理论挑战。传播学家已经意识到,传播学必须借助文化人类学的视野,重新审视人类传播现象。这已成为传播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