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胡旭 《中学理科》2006,(9):34-34
在初中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力”这一概念时,学生总是把力和力气混为一谈,认为力就是力气,或力气大,力就大,力是由一个物体产生的等等,很难接受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一概念。在教学中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最好的方法当然是借助实验,因为在物理这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是“千言万语说不清,一做实验就分明”。以下是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的实验和教学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力”这一概念时,学生总是把力和力气混为一谈,认为力就是力气或力气大力就大,力是由一个物体产生的等等,而很难接受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一概念。在教学中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最好的方法当然是用实验,因为在物理这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是“千言万语说不清,一做实验就分明”。以下是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的实验和教学方法供大家参考。找一张光滑而略带韧性的纸条,老师只抓牢纸条的上端,然后问同学们:你们班里谁是大力士?同学们自然会推举一位班里高大的男同学。老师就可问这位大力士:你能用指…  相似文献   

3.
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初二的物理教学 ,更应该重视实验的作用。教学中 ,教师应尽量提供实验机会让学生在观察与实验的过程中积累物理表象 ,形成感性认识 ,并通过多种感觉器官的体验 ,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优化思维的品质。下面笔者就初二物理第八章的“重力”和“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成”两节实验内容的教学作一简要阐述。一、重力是在学生学习了力的概念和测量的基础上提出的 ,对初学物理的初二学生来说是既抽象又具体。所谓抽象就是与地球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照样受到地球对它的吸引作用 ;所谓具体是因为任何物体都有重量。要想让学…  相似文献   

4.
一、语文知识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1.句子成份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一些学生学习了物理概念和规律,往往理解不透,如果对某些概念或规律进行必要的句子成份分析,就会有深入的了解.例如,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个概念的主干是“力是作用”,“物体对物体”是定语。句子意思主要是由定语、状语、补语加以说明的,这句话也就是说力的作用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两个物体~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象手推门,手是施力物体,门则是受力物体。可见,句子呢份不但适用于语文教学中,在物理教学中,它同样也占有举足轻…  相似文献   

5.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难点内容,尤其是对初学物理的初二学生来说,要学好这一知识更为困难。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对学生学好“浮力”的知识,并能运用其解决一些实际应用的问题.至关重要。为了能突破这一难点,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对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实验做了如下的改进:  相似文献   

6.
物体的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点,它贯穿于惯性、密度、浮力、物态变化等初中物理知识教学的始终。然而学生在初学时往往对“质量”这一概念难以接受或混淆不清,其原因是:1.学生头脑中已有了用质量来表示产品份势的生活常识。2.对“物质”这个新概念因初次接触而显得模糊,会与“物体”混为一谈。3.对“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这一比较抽象的说法,只会死记硬背,理解不深刻。4.把物体的质量的误认为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因此“物体的质量”这节的教学成了教学上的难点。  相似文献   

7.
初二物理“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一节是“运动和力”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又是一个教学难点。我针对学生难以理解和容易混淆的概念——“动平衡”,设计了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用启发、比较、分析、推理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施教方案,下面简述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1 从复习“静平衡’过渡到建立“动平衡”的概念教师:上一节课研究了,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有力的作用。那么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是否一定会改变?  相似文献   

8.
瞬时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对于一个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而言,既缺乏相应的感性认识。更没有数学的极限思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实验的手段,使其更好的理解这一概念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现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应该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动脑、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活动。本着这种思想,我在初二物理“力的测量”的教学中,把“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这一实验安排成学生随堂实验。同时注意到学习的主人是刚刚开始学物理的  相似文献   

10.
初中物理第一册第二章《力》是物理起始阶段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双基”内容多等特点。为此,在教学中应认真执行国家教委关于《调整初中物理教学要求的意见》,重视基础,加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同时,根据教材特点,交给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注意把物理知识与现实生产、生活结合起来。一、基本知识要求掌握力的初步知识,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国际单位——牛顿;力的三要素。会做简单情况下的力的图示,能判断力  相似文献   

11.
物理教学要注意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甘谷县一中张敏一、通过对物理现象的分析推出结论有许多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并不是从精深的实验得来的,而是从现象出发,经过分析推理,才提升到理论的高度的。例如“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一概念,就是从对现象的分析得出的。从人推...  相似文献   

12.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如能正确地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要贯穿实验这一条主线,把握好“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课外实验”这三个关键环节,发挥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瞬时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对于一个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而言,既缺乏相应的感性认识,更没有数学的极限思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实验的手段,使其更好的理解这一概念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浮力产生的原因”这一教学难点,利用Scratch软件设计了仿真实验平台。该仿真实验平台具有可以显示物体大小、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大小、浮力大小等功能,学生可以直接从平台中读取实验数据,从而充分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利用该平台进行辅助教学,让“浮力产生的原因”这一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另外,学生还可以在仿真平台的搭建过程中复习和巩固相关的物理知识及原理。  相似文献   

15.
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王靖星一、通过物理知识的教学,培养分析概括的能力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科书编排非常注重从物理事实的分析概括中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例如教材中在讲“力的作用效果”时,用一系列插图通过事实得出“力可以改变物体...  相似文献   

16.
投影教学二力平衡的条件陈舜熙,黄劲松一、二力平衡条件教学的分析本节教材是用初二《物理》图2—18所示的实验装置演示证明“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力就平衡”。但用此装置做实验存在几个难以克服的弊端:(1)实...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九年级全一册《内能》一节的教学中,关于“压缩空气时内能增加”实验的教学要求是:“知遭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可见,这个实验的教学要求贯穿在三维教学目标中,所以教学中必须做好这个实验。  相似文献   

18.
在物理课的教育教学中我们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个是力使物体发生形变,另一个是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研究同一直线二力合成规律是从形变角度来进行实验的,本文通过设计从力使物体运动状态角度来研究合成规律的实验,解答了学生的疑问,保护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一、物理实验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初中物理课本中,许多物理规律都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例如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二力平衡的条件、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平衡条件、大气压强的存在、功的原理、欧姆定律等等。在授课中引入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有些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但是只要做一下演示实验,学生便豁然明白。例如教学“惯性”这一课时,教师举例说明无论运动的物体还是静止的物体都具有惯性,学生仍然理解不透,此时教师让学生用钢笔帽压上纸条,迅速抽走纸条,钢笔帽还…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一种感性思维。在教学中,举例子是最常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在我们自然教学中教师举例子时,必须要注意到,有时列举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点的例子,对学生探索新知会起到一种“误导”作用。有位老师在教《力》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这一知识,她列举了这样两个例子加以证明:一是用手指按压海绵,一是手握环形的橡皮握力器。她所举的这两个例子,就其单个来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形状发生变化”是很好的,但如果同时把这两个例子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来总结出“力可以使物体形状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