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需要获得的信息量和需要掌握的本领日益增长。然而,人类对于“学习”本身的研究却十分不够。古往今来,人们从各个侧面也研究了学习的问题,但往往是分散  相似文献   

2.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作为学术界经久不衰的话题,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对于二者的关系,笔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必须放到人类社会及人自身的发展史中去考察才可能全面而深刻,科学与宗教的对立和冲突不是它们关系的本质,而只是人类认识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能力发展不完善的表现而已,科学与宗教的协调共处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3.
朱晓 《考试周刊》2013,(9):190-191
勤于动手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人类的活动靠双手进行,不许学生动手会摧残创造力。作者自身和他人的教学实践进行探索,提出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非常重要。动手操作可以帮助幼儿深入探索、体验、认识新事物和现象。因此,作者尝试从明确任务、实验方法、氛围营造等几个方面的实践来激发幼儿探索动机、提高幼儿探究能力、激发幼儿探究的热情,从而培养幼儿在科学探索活动中的主动性,让幼儿在探究活动中想动手、会动手、敢动手。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许多领域出现了划时代的重大发展,这些成就对于人类社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许多专家学者对于科学技术与古代社会这个课题从各个角度进行了讨论与说明。科学社会学家和科学社会史家研究了从事科学活动的人。他们的研究成果说明,科学家成为被社会承认的、独立的社会角色是19  相似文献   

5.
刘益 《母婴世界》2011,(1):56-57
宝宝补钙.对于医生已是“老生常谈”,对于家长来说也是“耳熟能详”,似乎再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其实不然,科学在发展,人类的认识在深化,昨天的结论很可能已成“昔日黄花”,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与观念,做到“与时俱进”,补钙就是这样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科学教育的智能与道德力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分析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积极和消极影响的基础上,讨论了当前国际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科学能够带给人类强大的智力和精神力量,科学是社会进步和世界和平的基础,全人类应以极大的热情推动科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科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正确认识与反映的理论知识体系,其本质特征主要体现为科学知识的体系性,科学活动的创造性,科学活动主体的演进性,“科学”内涵的统一性。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养成的一种思想品质,其基本内涵主要体现为求真务实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也包括奉献、敬业、协作等方面带有普遍价值的人类精神。弘扬科学精神,进而与反科学、伪科学作斗争,用科学战胜迷信和愚昧,对于青少年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流大学与科学贡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者认为 ,世界一流大学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早已存在。近代科学史表明 ,大学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科学贡献是大学“安身立命”之根本 ,没有一流的科学成就 ,就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培养出世界一流的人才。文章最后提出了我国创建一流大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自然资源相对于人类无止境的需求而言是短缺的,这就需要人类全面规划、合理开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全社会倡导适度消费思想,建立适度消费制度,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这对于中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观察与实验能力,对于领会科学知识的意义和形成有效的理解与识记,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等,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此谈一谈作者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