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数学课上知识的呈现过于抽象,缺乏现实情境的依托,数学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往往不够。课改以后,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则非常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出发,提出数学问题,进行探究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对于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是有帮助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绞尽脑汁”,好像数学课脱离了生活情境就脱离了学生的认知,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有时教师们辛  相似文献   

2.
注重“创设情境”是现代教学中一个新的亮点,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然而,有的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苦思冥想”,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儿童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事实说明,有些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特别是一些低年级的孩子,往往因为被老师创设的情境所吸引,而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下面是一位青年教师教学《角的认识》的新课导入:课始,教师拿出…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创设情境”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首选的教学模式。很多教师为创设情境绞尽脑汁,煞费苦心,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就违背了新课程理念。殊不知,过滥、过度、过于花哨或过于平庸的情境充斥着数学课堂,就像“沼泽”一样,表面绿意融融,实则遍布陷阱,情境创设已完全变味走调,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创设问题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新亮点。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然而,有的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冥思苦想”,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事实说明,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某些情境,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特别是一些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因为被教师创设的情境所吸引,而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一时间,很多数学计算课,不是以“买东西”引入,就是从“分东…  相似文献   

5.
课堂中创设有效地教学情境可以使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知识中融人情境,就像汤中溶人盐味道更鲜美一样,也会给课堂带来活力和美感。但我们在听课中时常发现一些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却弄巧成拙,过多地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在数学课中失去了其数学的本质,丢失了“数学味”,使“生活味”主宰了整个数学课堂。下面笔者就一节相同的数学课“认识人民币”中两个不同的情境创设导人为例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6.
说到教学情境的创设,会有许多人想到特级教师黄爱华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创设的“猴子分饼”的精典情境.的确,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如果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自我意识中以为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儿童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的话,我们也就会步入情境认识的“误区”.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更有效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来,也是我们数学教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已经成为每一位数学教师的共识,但是,我们仔细观察一些数学课堂中教学情境的创设,许多教学情境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误区,一些数学课堂上情境的创设已经偏离了数学教  相似文献   

8.
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更有效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来,也是我们数学教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已经成为每一位数学教师的共识,但是,我们仔细观察一些数学课堂中教学情境的创设,许多教学情境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误区,一些数学课堂上情境的创设已经偏离了数学教  相似文献   

10.
注重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是“九义”新教材的一大特点。在有关数学知识的编排上,教材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以比较现实或有趣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入新的数学知识,并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探究新知识,形成新的技能,反过来再解决原先的问题。但应指出的是,教材中的“问题情境”只不过提供了一个范例,而如何结合学生的实际科学地处理教材中的“问题情境”,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以往的数学课大多开门见山,久而久之,让人觉得严肃沉闷、枯燥乏味。如果能够在数学课上创设一个好的情境,让孩子们怀着求知的欲望和愉悦的心情学习数学知识,就会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课堂就会充满朝气,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2.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有利于有意义的建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十分必要的。创设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以境生情,使原本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下面就如何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所谓“真情境”,指的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创设的情境能够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能够立足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将“情境创设”“真实生活”“周边世界”三者相连起来。学生在这样的“真情境”中学习,获得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发展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4.
我们都知道,每堂数学课都需要创设情境,但有些老师只是在每节新上课的开始会创设情境,然后所讲的内容和所创设的情境几乎没有关系,这样创设情境的主要功能就变成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活跃班级气氛.有的老师创设情境就是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脱离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情境是承载数学知识的载体,学生可通过自主探究解决情境中的问题,获得新的数学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新策略。教学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创设现实性情境、操作性情境和活动性情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数学,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6.
张丽 《甘肃教育》2014,(15):109-109
正创设教学情境,是指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趣,以形象为主体的主动、具体的情境,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策略。一、创设游戏情境新课标提出,要"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的材料与环境",而创设游戏情境正是落  相似文献   

17.
创设情境不要只图表面上的热闹,更不能让过多的非数学信息干扰和弱化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要有利于沟通数学与学生生活,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的数学思考,有利于数学应用,为数学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快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数学课由原本的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有趣。在教学中,我们从数学情境创设的概念出发,遵循情境教学的原则,创设有效的教学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生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9.
林宾 《四川教育》2005,(1):25-25
情境创设有效化,避免庸俗化。数学新课程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因为它有利于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数学的价值。因此,现在很多老师在教学设计时.都在为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形而绞尽脑汁.似乎找不到数学知识的原形就无法对数学知识进行教学,或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于是,在一些公开课中出现了一些庸俗的、泛滥的或牵强附会的情境创设。  相似文献   

20.
创设问题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新亮点,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有效的问题情境是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知识的智力背景,它能加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究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的活动中。下面结合自己教研实践谈几种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