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计实验方案”是实验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探究教学中,我们常常见到有两种做法,一是为了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二是教师由于担心学生缺乏实验设计的能力,或为了节约课堂教学的时间,把设计好的实验方案直接给予学生,让学生照方抓药地进行有关操作.事实上,这两个比较极端的做法并非能够适用于所有课题的探究实验.  相似文献   

2.
在完全失重状态下,物体对支持物、悬挂物完全没有作用力,好像完全不受重力似的。这是一个教学难点。为此,设计了很多实验。但要么现象不显著,水花四溅、难辨真假;要么准备繁琐、操作复杂。笔者设计了一个小实验,它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现予以说明。如图所示,准备好橡皮圈(2~3根)、钩码(20g,2个)、一次性透明塑料杯(1只)。在一次性塑料杯的杯底穿两个小孔。将橡皮圈系成长度约为杯高2倍的橡皮条,一端从杯内经一小孔穿到杯外。再从杯外经另一小孔穿到杯内。在橡皮条的两端分别挂上一个钩码,再将钩码对称的拉到杯外。钩码在重力和橡…  相似文献   

3.
淀粉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是初中生物教材的一个重要实验。由于这个实验的材料用具太多、唾液难取、实验时间有限等因素,学生往往难以成功地看到正常实验现象。今年的中考实验操作考试前,笔者辅导学生做此实验过程中。发现几处值得同行注意的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4.
“实验操作向导卡”是以中学理科的实验报告为基本模式,根据小学自然实验的特点和研究内容,将实验中的器材准备、安装方法、实验程序、要领、实验中需观察的现象及推论等内容编成卡片,让学生根据卡片内容进行实验和观察,以达到实验的目的、效果。 当前小学生自然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主要是:不敢做,不会做,乱做。针对这些情况,我受微机网络导航和文件操作向导的启示,设计、运用“实验操作向导卡”,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实验操作向导卡举例 岩石的风化、磨囚作用的实验操作向导卡 …  相似文献   

5.
“活动式作业”是指学生利用生活中常用工具及日常用品作为实验器材,或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课外实验型作业,改变了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感悟,提升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设计、探究、创新等方面的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6.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实验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按照课本介绍的方法操作,既不易观察到预期现象,又浪费实验材料和时间。另外,我们在实验过程中还发现,课本对某些实验现象和步骤的描述有失偏颇。为此,我们做了一些探索实验。现将探索过程和结果汇报如下(所做各项实验均重复3次以上):  相似文献   

7.
<正>在解决化学实验中的"仰视""俯视"问题时,我发现很多同学要么死记硬背,要么无从下手。然而死记硬背往往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比如"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与"量取10mL某溶液",关于"仰视""俯视"的结论是完全相反的。因此,我认为应当从实验原理着手解决此类问题。1.未知体积的读取正确操作:(如图1)眼盯凹液面,平视,视线穿过的刻度就是要读取的体积,这是大  相似文献   

8.
正"开发低成本实验是我国教育条件的客观需要"[1],低成本物理实验成本低,但智慧不低,技术不低,价值不低,它代表了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一种发展趋势和方向,因此大力开发农村初中低成本物理实验资源具有广阔的前景。利用低成本实验资源设计的实验,不仅要追求实验准备的简单、实验装置的简化、实验操作的简便、实验现象的简明、实验时间的简短,更要追求实验可见度的提高。也就是  相似文献   

9.
托里拆利实验是学习大气压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如何认真仔细操作、观察并提出多个扩展问题来渗透思考这个实验,是学好“大气压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翟爽  侯恕 《物理教师》2014,35(11):43-43
本文针对光的折射现象设计了一个非常具有趣味性的演示实验,实验材料易取。操作简单,现象惊奇而明显,能够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特此分享实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中,“探究向心力大小与半径、角速度、质量的关系”实验是必修课程学生必做实验.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可以通过一些创新实验来帮助学生学习.利用电子秤设计了一款取材容易、操作简单的向心力演示仪,进行向心力大小的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对实验教学提出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并明确了所占比例,不少高校对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予以实施。但是,从操作层面上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因此,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内涵与特征进行讨论,进而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给出一个科学、合理的界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初中化学实验中经常涉及实验操作的先与后以及反应发生的先与后,这些问题可能涉及物质之间相互反应的规律、化学实验的成败、师生的安全等。因此,记住这些“先”“后”,对做好实验,学好化学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中《物理》第三册共有学生实验18个,实验教学在各校均十分重视,但从学生的掌握情况看,存在的问题不少,主要体现在:选择实验仪器丢三落四,操作实验步骤颠三倒四,考虑实验细节顾此失彼.下面以“单摆”实验为例,从器材准备,步骤操作,细节考虑三个方面,整理出相应的实验教学模式,对学生物理实验的学习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八小时以外》2014,(3):121-121
理论模型 心理学家津巴多于1972年设计了一个模拟监狱的实验,他将志愿者中的一半随机指派为“看守”,另一半指派为“犯人”。他发给“看守”制服和哨子,并训练他们推行一套“监狱”的规则。剩下的另一半“犯人”穿上品质低劣的囚衣,并被关在牢房内。 所有的参加者完全进入了实验后,“看守”们开始变得十分粗鲁,充满敌意,他们想出多种对付“犯人”的酷刑和体罚方法。“犯人”们垮了下来,要么变得无动于衷,要么开始了积极的反抗。  相似文献   

16.
在《平抛运动》一节的教学过程中,当引导学生得出:“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的结论后,常用“子弹打松鼠”(枪口与松鼠等高,在子弹出枪口的一瞬间,松鼠从树上掉下,结果松鼠中弹)这样一个gif动画来进一步强化这一结论,但学生往往质疑其真实的效果。如果能将此gif动画变为一个实验,演示的效果会更好,给学生的印象将会更加深刻。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个类似的实验。现将实验装置及其操作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实验探究"教学是类似于真实科学研究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开展实验探究的理念包括教学过程的研究性、实验的设计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获得结论等环节.实验探究教学改变了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传统模式,提高了学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科研意识.  相似文献   

18.
初中化学实验中有许多涉及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化学实验的效果、实验的成败、实验操作的安全以及药品的有效使用等,同时也体现着对化学实验规则的了解、实验技能的掌握以及实验原理的理解和运用程度。因此,弄清这些问题,对学好化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实验是高中生物必修教材(浙科版)中实验要求很高、操作难度很大的一个实验,教材为此设计了一个十分详细的实验方案,力求降低操作难度,确保实验的成功开展。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原实验方案的可操作性仍旧存在较大的缺陷,导致实验的成功率很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实验装置的设计存在缺陷,导致实验的成功率很低。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对此实验装置进行了重大改进,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这一节,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如按书中实验操作方法,会发现蜡烛移动时很难保持竖直状态,而且容易倾倒,影响效果。而我们改用光具座做这个实验时,操作就会很简单,完全可以做学生实验。操作是这样的:如图(系数码相机所照),选取一块比蜡烛略高的薄玻璃板(用厚玻璃板做时会出现两个不重合的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