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有些数学教师经常感叹学生太粗心,如:某某学生做错或不会做的题目,只要教师一读题,他马上恍然大悟,知道应该怎样做了。究其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其中一点是缺少理解题意的科学方法。有时表面上看学生好像读懂了题目,但读懂题目并不等于真正理解了题意。我认为,在学生读题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题意,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题意,正确解题。所以,在平时教学中要坚持让“说”走进数学课堂。一、通过“说”引导学生归纳数学法则教育家第斯多惠有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是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是教人发现真理。”所以,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  相似文献   

2.
期中考试刚刚落下帷幕,学生就来找我,说:“老师,这次考试数学试卷蛮难的.有些题目,我连题意都没有读懂,我怎么做题……”我说:“你们先说说看是哪些题,我们共同分析读不懂题意的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然后再寻求怎样才能读懂题意.”  相似文献   

3.
一、审题要认真 作正确切入点的选择来自对题意的科学分析和对材料中心的准确把握,因此,审题一定要“瞄准”切入点,击中关键。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要求,在作题目没有读懂以前,一定不要匆忙地先动笔,在没有真正理解题意之前就去做题,那肯定是不成功的。读懂,重在理解命题人的意图,要认真读题,要认真地揣摩题中的每一个字,从而明确题目要求,把握住写作重点、章中心、取材范围及体要求。如果是给材料的作题,还要认真读好材料以及题目对使用材料的提示和要求。对材料阅读分析一遍,没有理解,就来第二遍,甚至第三遍都可以,直到真正把握题意为止。例如:“一个富人去请教一位哲学家:为什么他有钱以后很多人不喜欢他了。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说:‘向外看,你看到了什么?’富人说:‘我看到外面有很多人。’哲学家又将他带到镜子前,问:‘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富人回答:‘我自己。’哲学家一笑,说:‘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区别只在于镜子多了一层薄薄的白银。但就是因为这一点银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别人了。’”  相似文献   

4.
读题是学生对题目意思进行理解,只有做到正确读题,才能真正理解题意,进行高效解题。数学题目变化多样,十分考验学生的读题理解能力。学生运用勾画法和创建链接法,能够实现从基本了解题意到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题,提高解题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应用题教学的关键是帮助学生理清数量关系,而审题则是分析数量关系的前提。但不少教师的审题教学,不管是简单应用题,还是复合应用题,多是让学生读题、摘录已知条件和提出问题,明显地忽视了让学生“复述题意”这一重要步骤。 复述题意,即是在学生读题之后,让学生把题目的情节、数量关系和问题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这样做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学生之间有语文水平、理解能力诸多差异,仅读一两遍题就试图分析解答应用题,恐怕多数学生,特别是基础较差学生的思维还跟不上,解答的正确率也是可想而知的。让学生复述题意不仅能及时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题目,也是给基础较好的学生进一步理解应用题的机会,更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一次切实的帮助。久而久之,便可以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  相似文献   

6.
审题,就是读懂题目,弄清题意,这是分析解答应用题的基础。学生如果不认真审题,不能正确理解题意,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解题思路。审题教学不能满足于让学生简单地读几遍题目,说说条件和问题,而应引导学生一边读题一边思考,使审题真正成为分析解答应用题的基础,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解数学题是一个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学生在进行解题的时候,第一步就是读题,学生必须要完全理解题目的意思才能够进行接下来的解题,因此,正确的读懂题意是解数学题的第一步。论述了培养小学生读题能力的多元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季贞莲 《陕西教育》2007,(10):36-36
一、加强语言训练,重点理解题意 让每个学生读读说说,这是帮助学生懈应用题必不可少的步骤。教师不但要指导读题,理解题意而且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读题。让学生读题后对题目的理解进行交流,提出读题时存在的疑问。其中,要求学生能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及常见的数量关系。然后探讨同学们提出的疑问,针对同学们提出的疑问、同学回答进行评价。组织这一系列语言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充分理解题意,为顺利解应用题作好准备。[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正>对于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尚处在培养初期的二年级学生而言,培养他们认真读题特别重要。正确的审题能够保证正确、迅速地解题,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建议审题时做到以下几点:一、认真读题,看清题意做题时,首先学生应读懂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注意培养学生读题、理解题的能力,明确题目中究竟要  相似文献   

10.
学生读懂题意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转化和对比的方法,帮助学生轻松理解题意,提升读题能力。  相似文献   

11.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一直困扰着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小学生由于心理发展水平不高,习惯于笼统地感知,读题一带而过,读完题就列式,甚至边看题就边列式计算,导致错误地解答,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读懂题,因此,要使学生学会正确地解答应用题,最要紧的一个环节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习惯,让学生会读题,读懂题,只有把题读懂,才谈故里上理解题意,也才能为综合分析题意创造条件,从而正确地解答。  相似文献   

12.
1.不能忽视学生认真读题习惯的培养
  以前我总认为学生到了高年级,理解能力强了,在读题方面就不需要老师多讲了,所以对读题、理解题意没有进行强化训练,结果造成一些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很难找出图文或题目里面隐含的信息,导致错误较多,漏解等现象的发生。这些学生如果在老师的引导下,仔细读题,分析理解题意,细心解题,就能做得很好。由此可见,认真读题对解应用题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3.
审题,就是读懂题目,弄清题意.审题是分析.解答应用题的基础.学生如果不认真审题,不能正确理解题意,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解题思路.要使审题真正成为分析解答应用题的基础,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一、阅读理解能力.从低年级开始,要加强读题指导,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使学生逐步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读一个字,不破句读,还要注意标点符号.对一些关键性的名词、术语,要结合题目让学生正确理解其含义.通过读题弄清题目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条件和条件、条件和问题之间有些什么联系等.  相似文献   

14.
娄贤官 《江苏教育》2012,(13):39-40
一、细读——理解题意情境理解题意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前提。教师要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嘴巴,让学生细读题目,并教给读题的基本方法,边读边动手。如:自行车厂原计划每天生产自行车150辆,实际8天生产了1360辆。实际比计划每天多生产自行车多少辆?1.读:让学生多读几遍题目,要求读得通  相似文献   

15.
审题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首要环节,而学生能用自己的话准确地复述出题意,则是审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学生在复述应用题题意时往往只把题目重读一遍,虽然准确,却并非都真正理解了题意。如何帮助学生逐步做到用自己的话复述题意呢?下面我谈点看法,以供参考。一、抓好读题认真读题是复述题意的基础。首先读题要从最初的由教师领读、大声朗读尽快过渡到学生自由读、轻声读、默读。因为大声朗读、齐声读不利于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其次要教给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其次要教  相似文献   

16.
高秀英 《考试周刊》2013,(55):73-73
<正>1.不能忽视学生认真读题习惯的培养以前我总认为学生到了高年级,理解能力强了,在读题方面就不需要老师多讲了,所以对读题、理解题意没有进行强化训练,结果造成一些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很难找出图文或题目里面隐含的信息,导致错误较多,漏解等现象的发生。这些学生如果在老师的引导下,仔细读题,分析理解题意,细心解题,就能做得很好。由此可见,认真读题对解应用题是多  相似文献   

17.
应用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点。以下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随手记下来和大家共同探讨。一、时刻不忘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应用题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审题。审题需要读题 ,读题就要做到读准、读好、读懂。例如 :一个服装厂计划做 660套衣服 ,已经做了 5天 ,平均每天做 75套 ,剩下的要 3天做完 ,问剩下的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教学时让学生三读此题。初读了解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读着重理解“剩下的 3天做完 ,平均每天做多少套 ?”使学生想到要求“平均每天做多少套”必须知道剩下的数量。三读使学生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 ,能够填写…  相似文献   

18.
在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 ,有时同学们拿着题目来问我 ,我只要把题目读一遍 ,还没有来得及告诉他们怎么解答 ,他们就笑着说“会了”。原来 ,我读题时 ,注意把关键字词读得很重 ,又拖得很长 ,突出了题目的中心。可见 ,读题对指导学生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不读题就做题的学生是很少的 ,但同样读题 ,有的学生只是走马看花 ,根本没有理解题意 ,有的学生只读开头 ,不等读完 ,凭自己的想象便胡乱做起题来 ,结果这些学生往往都做错了 ,因此 ,审题中的关键是如何正确读题。我在教学中 ,要求学生做到三读 :一读 ,知其梗概。这是了解性…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意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为此,教师在教学中,传授学生读题技巧,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非常有必要。通过仔细阅读题目要求,认真观察题目中的符号,理清题目含义和逻辑关系,正确解决问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课材料小论文是一道具有开放性特点的题目,它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理解教材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用所学原理分析解答现实问题,能够培养学生判断、分析、演绎、归纳的能力,语言表达及写作能力,它还是一道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充分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的好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考查学生政治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的好办法。所以为广大教师所采用。一、学生在材料小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一)不会审题。审好题才能答好题,弄准题意的要求,读懂题目,是解题的前提和关键,如果审不好题,往往是不能正确理解题意的,写出来的小论文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