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古代移民屡见不鲜,而秦汉移民更具特色。贯穿于秦汉各代的移民,不仅有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灾民自发性移徙,更有封建统治者为了政治、军事、经济目的而组织的移民。秦汉移民既是封建统治者拓展疆域、巩固政权的需要,又是中国封建社会成长时期所固有的社会历史现象。因此,移民对秦汉社会的发展无疑产生了一定作用。本文重点探讨秦汉时期的移民政策及其特点和移民产生的社会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秦汉移民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移民屡见不鲜,而秦汉时期的移民更具特色。若论有目的、有组织、有措施的官方移民,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则首推秦汉。秦汉移民.更以其政治性、军事性和经济性特点见称于世,成为秦汉统治者拓展疆域、巩固政权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特有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3.
秦汉时期云南西部疆域是我国西南门户之一,此间,随着秦开“五尺道”、西汉“开西南夷”置郡县和东汉置永昌郡,自东向西,云南西部疆域逐步推进到澜沦江、怒江以西直至高黎贡山西麓、伊洛瓦底江东岸广大地区,为后世我国西南边疆的空间范畴奠定了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4.
秦汉时期的军事法制设定了中国古代军事法制的基本范畴,在我国军事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这一时期的军事法律文化对军事法的不断发展和演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秦汉时期军事法律文化的特点作一分析,希望通过回顾历史总结得失,为我国军事法律文化的现代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综观元、明时期云南西部疆域之变迁,有元一代直至明初,云南西部疆域的拓展达到了历史的顶峰;迨至明朝中后期,云南西部疆域开始收缩。分析此期云南西部疆域变迁的原因,这其中一个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即与此间中央王朝力量的消长有莫大关系,但同时应认识到,它亦与周边力量的强大与否息息有关。  相似文献   

6.
根据高句丽历史的发展进程,从高句丽建国初期兼并战争确立疆域、中前期进犯辽东、中期军事扩张拓展疆域三个阶段,对高句丽的军事扩张活动和疆域变迁情况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7.
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之后,为了应对疆域辽阔、民族众多、边疆形势复杂等现实情况,中央王朝从行政、军事、法律等多方面采取各种制度性措施,调整中央与边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些治边思想和民族治理措施的成败得失对后世封建帝国处理边疆少数民族事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秦汉时期,孙子的事迹得到丰富,军事才能受到推崇;《孙子兵法》的文本几经整理,为后世《孙子兵法》的传本提供依据;《孙子兵法》的言论被广泛征引,成为秦汉学者阐释军事思想、评价军事人物和提出军事策略的依据;《孙子兵法》的思想在战争中有着明显的体现;这些方面体现出秦汉时期孙子学的发展,秦汉时期是中国孙子学的发轫时期。  相似文献   

9.
关乎天下治乱的古代甘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今甘肃的疆域是周秦汉王朝为了自身安全而逐渐奠定的 ,此后甘肃就成为中央王朝确定和巩固其西部版图以及与西部各族和外国友好来往的桥梁和基地 ,还是汉唐都畿和国家安全的屏障 ,关乎着天下的治乱。而甘肃经济的繁荣发展 ,是其发挥作用的保证。本文可为西部大开发中甘肃省的自我定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自秦汉以后的历史,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发端到确立的历史,中华民族的统一性与不可分割性,是在中国形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过程中客观地发展着、巩固着。我们可以从构成国家的基本要素——居民人口(民族)、疆域和制度文化几个方面来进行梳理。一、中国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疆域在不断地拓宽、扩大,最终趋于固定,其中凝结着中华各民族及其先民对祖国的贡献,是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域。中原地区主要是由汉族开拓的。汉族先民在开拓中原地区的同时,从秦汉时期起,就不断向阴山地域、西域及珠…  相似文献   

11.
苏玲 《甘肃高师学报》2012,17(3):116-118
中国的统一与辽阔的疆域,由各民族共同缔造开发;中国的文化与历史,由各民族共同创造.以北方游牧民族为例,分析其与中原地区的经济交往.互相依存的经济交流是维系各边疆民族与中原关系的基础,也是少数民族向中原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澳门是中国最早的开放城市,也是最早被西方殖民者侵占的中国领土。为了维护中国主权,民族英雄林则徐在澳门采取了禁绝鸦片、加强政务管理、加强军事防务、捍卫司法主权等措施,彰显了中华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其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13.
从公元前200年左右匈奴冒顿单于首次统一大漠游牧区、公元前100年左右汉武帝首次统一农耕区到1820年"中国"疆域最终底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此期间,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契丹、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先后建立了若干个汗朝,它们或与中原王朝遥遥相对,或进入中原立国,或一统天下,既开创了古代中国长达一千数百年南北朝格局,亦肇始统一大漠与泛农耕地带或一统整个中国陆疆的伟业。"大漠游牧文明板块"在中国疆域形成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开国武将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具有特殊地位与作用的群体,由于他们在政权建立过程中立下赫赫军功,政权建立之后手握兵权,经常会成为威胁政权稳定发展的因素,历代开国统治者往往都会抑制其势力发展。在改朝换代过程中,一般会建立两种政权:农民政权与军功贵族政权。农民政权对待开国武将采取暴力的杀戮政策,军功贵族政权则采取安抚政策。两种政策的不同与政权性质的差异、统治者个人素养以及继承者的赢弱等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对当时短期内政权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代,诸多的中原王朝外拓乏力而彼此之间的内竞无有休止.外拓乏力,则中原王朝的总体疆域范围呈现收缩的态势;内竞不止,则各别政权的疆域盈缩、疆界变动极为繁复.分析由于内竞而不断改变着的政治地理版图,可以得出的认识是:对立政权之间的征伐与争战是疆域变动的直接原因,地理条件的限制作用决定着疆域变动的走向与幅度,正统观念影响了疆域变动的若干特征.  相似文献   

16.
鸦片战争前,西方国家指责清廷对其不能平等相待,要求清廷改变与外国交往的惯例,为此不断与清廷进行交涉,甚至不惜诉诸武力。经过两次鸦片战争,西方国家迫使清廷与之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争得了“平等”,中国却丧失了政治、领土、领海、司法、海关等国家主权,沦为半殖民地,与西方列强毫无平等可言  相似文献   

17.
唐宋时期是汉中府城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 ,城市选址几经徙迁而定 ,大致确定了后来明清时期的汉中府城的城址 ;作为山南首府以及特殊的地理形势 ,兴元府一直是唐宋王朝西控巴蜀、北蔽关陇的政治军事重镇 ,战略地位空前提高 ;在作为政治、军事城垣的同时 ,唐宋兴元府城的商品贸易在唐、北宋时还很活跃 ,是当时西部地区商贸集散地之一。  相似文献   

18.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大分裂时期,战争连绵不绝。在拉锯战争中,水灾起了很大的作用。其所及范围往往超出灾害的本身,对双方的战争决策和战争进程均有很大的影响。南朝诸政权利用发生水灾之时发动对北朝的攻势,争夺地盘,并积极地执行以水代兵的政策。虽然收到一时之效,但也往往弄巧成拙,反受其祸。  相似文献   

19.
夏商西周时期出现了东西对立的政治格局,郑州地区处于华夏、东夷两大民族集团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带,所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