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2002年9月份,我校有两件大喜事,一是引进湖北大学黎世法教授创立的异步教学法,二是实施新课程。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认为黎世法教授创立的异步教学法,以全新的模式顺应时代变革的要求,体现素质教育的特征,正是初中课堂教学渴求已久的教改新路,为迅速实现旧课程向新课程的转轨,落实“为了一切学生发展”的办学理念,我校成立了“新课程异步教学研究”课题组,经过第一轮的实验,我认为新课程与异步教学“整合”具有以下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上篇 12年异步教学其乐无穷,硕果累累——高中化学教学改革四轮实验回顾 从1979年开始,20多年来,异步教学改革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以其独特的,土生土长的中国气派和现代教育风格及强大的生命力,从武汉朝气逢勃地走向了全国,走出了一条“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全面发展,轻负担,高效率,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素质教育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教学中,存在着教学上的“一刀切”的弊端,即不重视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结果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显然不符合当今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我校在1998年上半年确定了“分层异步集体性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旨在通过实验,探求一种班级授课、小组合作学习与个别指导的有机结合,有效地促进各类学生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培养21世纪的合格人才。一、“分层异步集体性教学模式”的意义所谓“分层异步集体性教学”,就是将同一班级内的学生按学习基础与能力,动态分成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小组(一组一般为前后两…  相似文献   

4.
改革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为此,自1998年下半年以来,我市引进了湖北大学黎世法教授创立的异步教学理论,并确立了省级《异步教学区域性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的教科研课题。在县教研室的直接领导下,我校派数学组组长参加了汤口异步教学会议和培训,异步教学改革实验的春风吹进了洪里中学。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综合体,分别讨论了“探究-发现-合作”、教学、“自学辅导”教学、“活动”教学和“教授-注入”教学四种有效教学模式,并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教学无固定模式,教学模式应因时、因地制宜地服务于教学并追求有效教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顾家洋 《化学教与学》2010,(5):51-52,57
本文论述了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综合体,分别讨论了“探究-发现-合作”教学、“自学辅导”教学、“活动”教学和“教授一注入”教学四种有效教学模式,并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教学无固定模式,教学模式应因时、因地制宜地服务于教学并追求有效教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人类社会进人了一个科技迅猛发展、充满激烈竞争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里,需要不断涌现出具有创新能力的英才,而英才的培养依靠教育,尤其需要注重基础教育的培养。曾经肩负基础教育任务的“应试教育”,已为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所代替。用什么方法才能完成“素质教育”呢?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深刻地体会到,唯有异步教学法才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最优化的教学方法;作为基础教育也只有扎扎实实开展异步教学,才能尽快地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生涯中,在教育教学之路上,我一直全身心地投入和探索着,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在教学改革之路上,采用异步教学法,取得了一定成绩,特别是新课程实施以来,如何从“重知识技能的落实”转变为“重人的发展”,使课堂富有智慧的光芒和生命的气息?无为不是不为,恰恰更是教师不露痕迹的“有心而为”,促使学生心灵触动,思维开放。带着这样的思考,认真学习了黎世法教授的《新课程异步教学方法论》,并在课堂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改革,尝到了甜头,异步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因为异步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9.
实践教学为“两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是当前促进“两课”教学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的一条根本途径。在“两课”教学改革中,能否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关系到“两课”教学质量和高校德育目标的实现。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施应该紧紧围绕“两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特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等四项核心要素;实践教学的成败取决于能否处理好课内学时与课外学时、实践教学与文体活动、教师主导与学生参与等三对主要关系。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是一种“开放性”的教育,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有效的变革则关系到素质教育能否得到实现。从地理教学的各个环节实行“开放式”教学,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杜明利 《政治课教学》2002,(3):22-22,23
素质教育主张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广泛地让学生参与教学、亲自实践,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此,两年来我借鉴了江苏洋思中学先进的教学经验,结合实际,大胆地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实施了“三段五步”教学模式。 “三段五步”中的“三段”,即“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五步”即:第一步,揭示课堂教学目标;第二步,进行自学前的指导;第三步,加强督查;第四步,帮助学生解疑;第五步,当堂训练。本文拟谈谈在政治教学中运用“三段五步”模式的技巧。  相似文献   

12.
国家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版)中,首次把“研究性学习”列入高中的必修课。从2001年秋季开始,我省普通高中开始设立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进以创新教育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教育的革新,是对教学观念、方式乃至教学手段的变革,它应该贯穿和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历史教学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3.
《化学教学》2010,(3):51-51,79
2009年11月29日.由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市教委教研室和普陀区教育局联合主办,普陀区教育学院承办的全国第四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普陀区召开。全国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自2006年开始,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四届。第一届的主题是“有效教学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4.
近30年来,中国教学改革逐步形成自己的关键词:一是“主动探究”,与之相关的词语和教学实践包括“自学辅导教学”,“八字教学法”.“异步教学法”.“尝试教学法”,“尝试指导、效果回授”,“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等:二是“情感意志”,与之相关的词语和教学实践包括“美感教育思潮”,“科玄论战”,“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是“生活实践”.与之相关的词语和教学实践包括“生活教育思潮”、“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  相似文献   

15.
《异步教学研究》2007,(1):F0004-F0004
为了筹办异步教学改革三十周年庆典(2009),今年的主要工作以下五项:第一,启动“创建优质素质教育示范中小学工程”,尽快建设一大批优质素质教育学校,为青少年“上好学”,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贡献。第二,建设一批普通高中异步教学样本校,促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健康发展。第三,开展“异步教学师范院校行大型讲学活动”大力传播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操作系统。第四,开展“异步教学社区行”,为构建学习型的和谐社区服务。第五,推动异步教学改革进一步走出国门,让世界更加了解异步教学,让异步教学促进世界的教学改革。2001年1月9日2007…  相似文献   

16.
李作佳  郑举功  张梦萌  梁秋香  那兵 《教师》2023,(34):117-119
文章基于“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同步+异步”混合教学模式在课程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同步+异步”教学的优缺点,并展开具体的教学实践,文章发现“同步+异步”混合教学模式可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结合学生关于满意度的调查问卷,了解了学生对教学的反馈和意见。综合来看,“同步+异步”混合教学模式在“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实现教学目标,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我区在十年目标教学研究的基础上,从1997年开始进行了“素质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研究,旨在继承和发扬我区的教改特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概论课”实践教学是概论课程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是有效实现概论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文章以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与专业产业紧密结合、分类分层的“概论课”实践教学服务出发,以英语教育专业为试点,从“概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容选取、教学设计、项目实施和测试考评四个环节进行大胆探索、精准施教,以期为高职院校“概论课”实践教学的精准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实践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是在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活的呈现手段下,以实践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式。在“四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背景下,进一步创新实践课教学模式,从知识学习、形式探寻、成果再现、效果评价四个层面,按照“回应教学痛点问题——思考实践教学的目的——探索实践教学的实施举措——打造实践教学的品牌特色——分析实践教学的拓展空间”的逻辑进路,通过“唱”响“四史”,构建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教学模式,以问题为核心深化实践教学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教学的创新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本文以英语课堂教学为例,从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体系以及合理运用和开发教育资源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真正实现教育从“以知识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