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外来物种、转基因生物、克隆生物、人造生命——这些威名赫赫的生物还有一个共同的大名,就是非原自然生物。非原自然生物基本上都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人类创造的非原自然生物一开始都是迈着“天使”的脚步莅临人世的,这些饱含人类期望的“天使”后来的表现大都差强人意,有的品种甚至走向人类原本期望的反面。那它们究竟是“天使”,还是“恶魔”?  相似文献   

2.
“天使投资”在国内必须探索一条中国化的道路,在国外的文化背景下能成功的,在国内的文化背景下不一定成功。——颜政 对于“天使投资”,我们不能完全照搬外国的方法,鼓励个人投资必有政府的强力支持,“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王守仁  相似文献   

3.
欧洲天使投资网络对服务本国中小企业成长、促进区域创新创业发展、防范由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市场失灵等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欧洲天使投资网络进行案例研究,分析其功能特点、内部组织架构、资金来源、经费使用、管理机制等运行情况,结合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实际,提出我国政府需要在当前天使投资网络建设初期发挥主导作用,在全国范围内构建起“一国-多区-多类”的框架体系。在此基础上,持续提升天使投资网络的服务精细化水平、拓宽服务对象范围、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从而进一步引导天使投资向创新创业活动聚焦,推动“双创”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4.
第六感:古希腊科学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的感觉有五种,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但是,有许多人都相信人类还有“直觉”,这种直觉就被称为“第六感”。印度洋发生了令人震惊的海啸,东南亚陷入了一场惊天大劫难。死亡从大海的深处鼓涨起来,黑色羽翼张开来笼罩了陆地。这一灾难已把16万人的生命带入了黑暗的水底。然而,人们在灾难现场居然没有发现一具动物尸体!动物专家说:“动物也许能感知到这场灾难,它们有第六感。他们了解要发生的事情。”动物的第六感真的存在么?第六感究意是什么、来自哪里呢?  相似文献   

5.
科技悖论及其伦理向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社会,“科学和技术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的争论是一种人类思维的悖论特征,是人类认识对于人类科技活动与客观世界矛盾性的反映。人怎样改变世界,就怎样改变自己的思维。人们应自觉地把客观世界的辩证矛盾作为自己思维的起点,以社会生活为基础来说明现实世界的矛盾关系,寻求人们科技活动的合理性原则(即科技伦理),在现实的活动中去创造人类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6.
人与死亡     
“死得其所”是德国哲学家尼采送给人类的一个忠告。尼采认为文明的演进必须以死亡为代价,只有不断地死亡才会有  相似文献   

7.
汤钊猷 《青海科技》2001,8(5):56-57
记得几年前我曾应当时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院士之邀,到该校作了一个关于保健的报告。我是搞癌症研究的,“保健”不完全是我的本行。我之所以答应,是因为当时杨校长说起,他们学校有一位名教授,50几岁突然心脏病发作而去世,我随口说了一句,“其实很多是可以预防的”。他马上就说,那就请您来做个报告。确实,“中年健康”是当前的一个突出问题。要谈中年健康,就要“有的放矢”。20世纪人类与疾病的斗争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传染病得到基本控制。但当传染病得到控制后,心脑血管病和癌症就成为人类死亡的两项重要原因。这也同样是…  相似文献   

8.
维康 《今日科苑》2007,(17):79-80
国家卫生部在2006年5月发布的《中国慢性病报告》中透露:近年来癌症死亡占总死亡率的24%,居死亡原因之首,也就是说,我国每死亡5人,就有1人是被癌症夺去了生命。在一般人看来,癌症是如此可怕,但美国癌症协会却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到2020年,世界上将有1500万癌症新病例发生,癌症虽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但是却是最容易预防并可以治疗的疾病。”[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马景 《百科知识》2007,(6S):48-50
伊斯兰教的基本宗教制度可以概括为念、礼、斋、课、朝五项宗教功修,我国穆斯林称之为“五功”。“五功”在伊斯兰教中具有重要的位置。有一段圣训记录,有一天,天使伽百里化作人形来到穆罕默德面前,问什么是伊斯兰,穆罕默德回答说:“伊斯兰教建立在五根柱子之上:作证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礼拜真主;履行斋月的斋戒;交纳天课;朝觐麦加。”  相似文献   

10.
俞勇 《科学中国》2006,(8):58-61
细菌对我们人类来说即是天使也是魔鬼,它带来疾病、痛苦和恐惧的同时,却是生命活动的支柱、人类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11.
这副天使飞行翼已经损坏了。“我看到楼梯旁边有三副飞行翼,”马西奥说道。“我走了。回来时我敲两下门,就让我进来。”  相似文献   

12.
人类技术活动的目的因及其技术史观是重要的问题。强势理论是“追求完善论”。文章借助于海德格尔的理论,揭示技术之“逃避死亡”的本质,从而说明这样一个事实:技术是人类的生存方式。由此,引入另一种技术史观——逃避死亡的循环技术史观,以代替不断进步的技术史观。  相似文献   

13.
洪昭光 《金秋科苑》2008,(23):70-71
据研究,养生可以减少70%的提前死亡,而医疗只能减少10%的提前死亡。今天的科学水平并不能使人类延年益寿,自然进化的结果使人类只能有100-120岁的寿命,但只要做到“顺应自然,顺天而为,天人合一,阴阳和谐”,就能达到生如春花绚烂,走如秋叶静美的“自然凋亡”一健康快乐一百岁,天天都有好心情,六十以前没有病,  相似文献   

14.
据研究,养生可以减少70%的提前死亡,而医疗只能减少10%的提前死亡。今天的科学水平并不能使人类延年益寿,自然进化的结果使人类只能有100-120岁的寿命,但只要做到“顺应自然,顺天而为,天人合一,阴阳和谐”,就能达到生如春花绚烂,走如秋叶静美的“自然凋亡”一健康快乐一百岁,天天都有好心情,六十以前没有病,  相似文献   

15.
癌症,也称恶性肿瘤,因其无法遏制的细胞无序增生并以击溃人体机能而死亡告终,成为一种令人类谈虎色变的不治之症,多少年来,虽然人类在逐渐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但仍然无法像对付感冒头疼一样说一声“很有把握”。因为癌症的形成机理特别复杂,致病因素极为繁多,仅就生物性致癌因素而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中国人》2004,(9):39-39
“老年痴呆”是致使人类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也是花费最多的第三种疾病(仅次于肿瘤.心脏病之后)。”老年痴呆”在我国至少有600万病人,对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压力,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启动对老年痴呆的研究,兼通过国内专业学术会议推动了我国的研究。近10年,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人员增加近10倍.已在国际上取得一定声誉。  相似文献   

17.
黄斌 《知识窗》2008,(11):31-31
前不久看书,读到这样一则寓言——每个人出生时,天使都要送给他(她)一样礼物,一种是愚蠢,一种是聪明。有位叫伊莎贝尔的女孩,接到天使给她的愚蠢的礼物时,把它扔进了垃圾箱。天使知道后,义正词严地对她说:“愚蠢是每个人都必须有的份额,只是各人在多少上有差异。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你必须拥有你的愚蠢,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崂山道士可以穿墙过壁。虽然现在人们还不能穿墙,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有一些可以透视墙壁的技术出现了,比较引起轰动的是加拿大研究人员最近发明的“天使之光”。  相似文献   

19.
结核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在新石器时代的人骨化石上,在古埃及金字塔的“木乃伊”(干尸)上,科学工作者都曾发现过结核病侵袭的痕迹。1972年,在湖南长沙郊区马王堆的西汉古墓里,发掘出一具完整的女尸(葬于公元前168年),经过病理解剖和X线摄片,在其肺部也找到了明显的结核病灶。可见结核病对人体的危害古已有之,它恐怕是最古老的人类疾病之一。长久以来,结核病这种慢性消耗性疾病严重地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十八、九世纪在欧洲曾发生过结核病的大流行,造成大量人口的死亡,每七人中就有一人死于结核病,被称为“白色…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美感和审美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生俱来”,另一类是“与时俱进”的。前者,不论古人和现代人,除“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之外,在人类进入文明时期之前,在“石器时代”就有岩画创作(见《剑桥插图史前艺术史”插图》)就可证明。至于后者,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