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健吾之批评观惠转宁20世纪30年代,众多作家批评家都热衷于追求社会学批评,即左翼作家为代表的社会历史批评,如成仿吾的“政治批判模式”的批评,冯雪峰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周扬的“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批评,茅盾的“社会、历史批评与作家论”等...  相似文献   

2.
重“徵”求“验”是刘勰《文心雕龙》的批评方法之一 ,刘勰重“徵”求“验”的做法有二 :一是以具体验证、例证具体 ,在“文之枢纽”诸篇中是这样做的 ,如以自然现象验证人文现象 ,以经书验证其他作品等 ;二是以具体验证理论 ,在文体论中 ,以圣人文辞验证诸文体源出五经 ,在创作论与批评论中 ,以作家、文论家、圣人文辞、前辈作家、自然现象、事物本身等验证他提出的理论。如此两方面的结合 ,完成了其重“徵”求“验”批评方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曹丕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位以文论家的主体意识和自觉精神开展文学批评的文论家,他的文学批评思想主要集中在“品评才性”上,也就是对作家作品的批评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文人”论,也就是作家论。曹丕的“文人”论受儒家和道家及汉魏时期“才性”论与人物品鉴的影响,着重对“文人”的“才性”进行品评。其二是“文气”论。曹丕的“文气”论直接受到儒家和道家关于“气”的思想影响,注重探讨作家作品的生命内涵与生命特质,具体而深入地解释了“气”在文学创作及文学作品生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重“徵”求“验”是刘勰《心雕龙》的批评之一,刘勰重“徵”求“验”的做法有二:一是以具体验证,例证具体,在“之枢纽”诸篇中是这样做的,如以自然现象验证人现象,以经书验证其他作品等;二是以具体验证理论,在体论中,以圣人辞验证诸体源出五经,在创作论与批评论中,以作家、论家、圣人辞、前辈作家、自然现象、事物本身等验证他提出的理论,如此再方面的结合,完成了其重“徵”求“ 验”批评方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心雕龙》中的《物色》篇,多数研究认为它属于创作论范畴;维护今传本篇次的论将其列入批评论,也是以创作过程中形象思维的客体一解释的。实际上,《物色》篇中的“物”,不是创作浩以主客关系的外物,而应当是作家的情采表现创造出来的章。“物色”即鉴赏批评的审美对象“辞采”,“物”作辞解,“色”作采论,合而裁定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品的高下这分。将《物色》的题旨作“辞采”解释,这不仅符合《心雕龙》批评论的篇体构成的现状,而且符合《物色》篇本的语意。  相似文献   

6.
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他提出的“文气论”与作家、创作、批评方法和文学价值几个方面关系密切,并对后世文学批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杨红玉 《现代语文》2006,(12):83-84
刘勰《序志》中把《心雕龙》分为四大部分,第四部分可以称为学评论,周振甫说,学评论部分,“即从学史、作家论、鉴赏论和作家品德论的角度来探讨学评论”[1],所谓作家论即为《才略》篇。纪昀评《才略》曰“各论其人”[2],指出《才略》篇是专门批评论述作家的。刘永济解释“才略”二字说:“才略,才能识略之谓也,属之人。”[3]詹镁说:“《才略》篇是专门评论作家的才思的。‘才略’就是才思和识略。”[4]这些观点都指出《才略》是论作家的。  相似文献   

8.
关于曹丕的“文气”,研究者是见仁见智,本文则试图对“文气”作出系统的考察。本文的基本看法是:如果说,《典论·论文》讨论了作家论、创作论、批评方法和文学价值论,那么“文气”与这四个方面都有关系。  相似文献   

9.
苏景昭在《文艺理论与批评》(1990年第2期)著文批驳了“文艺自我回归论”、“作家自我律动论”、“创作绝对自由论”。文中指出,“文艺自我回归论”鼓吹文学是超时代、超阶级、超现实、超民族的,这并不是什么新鲜货色,它是长期以来西方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是苏雪林现代文学批评的集大成之作,在批评体例上呈现出作家论与文体批评交织的方法。全书以作家论为经,文体批评为纬,经纬交织,构建批评体例。苏雪林创建的批评体例为后来的现代文学史的书写提供了有益借鉴,也奠定了她在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