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语素意识是指语言学习者对词内在语素结构的意识以及操作这种结构的能力。汉语属于语素语言,基本的构词法是复合。在汉语学习中,培养学习者根据语素意义猜测整词意义对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有重要的作用。以非汉语成人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语素产生和语素判断两类任务,通过对汉语留学生语音意识、语素意识、汉字命名以及阅读能力的测试,探讨语素意识对汉语留学生阅读能力是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从而证明对学习者语素意识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字词学习及阅读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英语母语读写研究表明,语音、语素意识等元语言技能对读写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干预训练的角度探讨汉语母语者英语语音、语素意识对读写作用,不仅可以为元语言意识研究提供更多来自第二语言学习的证据,同时元语言技能训练策略与方法对英语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语音意识的强弱对儿童的阅读能力有重大影响,因此训练儿童的语言意识十分重要,语音意识的训练包括训练学生的单词首韵和压韵意识、训练单个的音素意识和训练复合音位意识。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中AA式叠音词、重叠词在语音语法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里主要讨论AA式叠音词、重叠词在构词要素与语法功用上的异同.辨别两者的方法是AA式叠音词由一个语素构成,两字拆开不表意,或与原意发生变化;AA式重叠词由两个语素构成,两字拆开与原意不发生变化,或与原意有联系.  相似文献   

5.
本论文对中国大学生英语语音习得中方言影响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相关分析发现,学生整体的汉语语音感知能力与英语语音感知和发音能力显著正相关;汉语发音能力和英语语音感知和发音能力也呈显著正相关,但相关性明显低于前者。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两组学生的普通话朗读没有显著差异,但其汉语语音感知有显著差异,英语的语音感知和朗读也有显著差异。可能的解释为,学生虽然经过练习,普通话发音有了较大进步,但其方言对普通话语音的感知和英语的语音感知和发音能力仍然有较长久的负迁移作用。由于"母语磁效应",母语(方言)的语音表征对二语语音习得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进行了大量有关阅读正常者阅读技能以及阅读不良者认知加工缺陷的跨语言研究,深入探讨了语言文字特性和认知加工过程与阅读技能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为揭示阅读的认证加工机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通过对国外已有研究的回顾,发现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其一,以往跨越语言的研究较少全面系统地考察字词识别中音、形、义三方面的认知加工过程,多集中于语音意识和正字法意识方面。其二,即使有的研究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但大部分考察的是被试在第一语言中的表现,涉及第二语言的阅读技能发展的研究也很少,更缺乏同时考察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平行发展的研究。其三,为数不多的上述研究也大部分来自于拼音文字系统之间,即便有英语与汉语之间的跨语言研究,也是以生活在国外的英—汉双语儿童为被试,而对于生活在中国的母语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儿童的跨语言研究还很少。  相似文献   

7.
语素辨析     
语 素是音义结合的最小语言单位。汉语语素的辨别主要根据语素的定义。凡是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的 ,原则上作为一个语素 ;读音和意义中有一个不相同的 ,原则上作为两个语素。读音相同指声、韵、调三者完全相同 ,意义相同指几个意义或几组意义能够联到一块。汉语中单音节语素占绝大多数 ,如果读音没变 ,几个意义有联系 ,我们就可以认定它是一个语素 ,否则就是多个语素 ,这里有些语素的分辨简便容易 ,有些就觉得很棘手。吕叔湘先生曾说“辨认语素跟读没读过古书有关系”,1看来有些语素需要从历史变化的角度才好去分辨它。古代汉语以单音词 (只…  相似文献   

8.
阅读困难儿童认知加工过程研究的理论分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阅读困难儿童认知加工过程研究的理论分歧 ,主要表现在基本认知加工和高级认知加工之争与语音加工障碍与视觉空间认知加工障碍之争两个方面。语音意识、视觉空间认知、工作记忆和元认知与阅读障碍的关系的研究 ,目前已成为西方国家从心理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角度对阅读障碍问题研究的热点。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丰富了阅读困难认知加工过程研究的理论 ,也启发了国内多角度、深层次地对阅读障碍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汉语语音教学中,由于某些教师的语音能力不强、教音无法、正音无方,致使外国学生的汉语语音能力无法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通过实践检验,我们发现:反思性笔记是提高汉语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一个有效的途径。通过记反思性笔记,不但培育了教师探究语音问题的意识,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教师的语音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40名大一学生为被试,探讨了大学生汉语、英语语音敏感性与英语词汇记忆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汉语、英语语音敏感性均对英语词汇记忆有较强预测力。成人英语学习者来自母语的元语言能力不仅直接影响外语语音加工能力,更进一步影响外语词汇记忆。  相似文献   

11.
也谈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评徐通锵先生的字本位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字本位”理论对汉语研究虽有非常有益的启示作用,但它的立论依据和推导过程是否完全符合汉语实际,能否解决汉语由于基本结构单位不易确定而带来的一系列麻烦却使人产生疑问。为了区分书写单位和结构单位,最好还是用两套术语来表示。作为语素的“字”在汉语里是现成的,而“词”则是从句法结构中分析出来的,因而“字”(语素)是备用单位,而“词”是使用单位,二者为实现的关系,“字”(语素)进入一定结构里才可以看出它能否成词,在不同结构中有可能形成几个不同的“词”。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份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汉语阅读和英语能力的相关性研究。调查的是英语专业03级4个班的学生,统计显示学生的汉语阅读成绩与基础英语成绩密切相关,统计进一步显示,汉语阅读成绩与英语阅读成绩相关性更为显著。并对统计结果作了分析,此项研究旨在唤起学生对汉语阅读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兰茂《韵略易通》较好地保存了明代的实际语音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语音的历史变化和差异。其声母系统与《中原音韵》具有一致性,充分承继了中原汉语的特点,其《早梅诗》代表着明代音系的声母系统。在中原汉语声母链中,兰茂声母系统承前启后,体现了从中古音发展为近代音相互连贯的承传关系,兰书反映了《中原音韵》之后汉语语音的进一步演变。  相似文献   

14.
汉语语法的新建构,以词语为中心,向下切分出语素,向上扩展成为句子。建立语素——词语——句子三级语法单位。复句和句群不存在内部的结构关系,属于句子使用的逻辑问题,不是语法问题。  相似文献   

15.
汉语语音形式美的实质就是语音的和谐之美,它是语言运用者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我们所说的汉语语音(北京语音)是一个非常和谐的语音系统,具有层级与调适的特点,它是汉语音形式美、语音和谐之美的物质基础。另外,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通过双声叠韵等做到的"音节匀称",通过声调音高曲直变化形成的"平仄呼应"以及整体韵律和谐、词语双音化,都是汉语语音形式美及语言和谐美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6.
汉语语音教学要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中,高级阶段的语音教学内容要跟词汇、语法、功能等密切相关。本文对汉语音节、声调、叠音与拟声、双声与叠韵、谐音等汉语语音的主要特征表现进行"带入式"体验,并从中高级阶段综合课与中国古代、现当代文学史教材中摘取典型范例,帮助学习者更充分、准确地理解汉语语音特征和表现手法,探寻增强语音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从"儿"作词根语素、词缀语素的区别角度入手,讨论"儿"在儿化词中的性质,明确"儿"的后缀语素地位;从构词和语音角度给儿化词分类:区分儿化词与带"儿"的非儿化词以及部分单音节成词语素和单音节不成词语素带"儿"词的读音.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四个方面论述了它们与儿童英语教学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我国儿童英语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儿童是独特的英语学习群体。儿童英语教育是一个新生事物,具有特殊性。从幼儿英语的教学目标、方法、手段、教材及师资等方面探讨儿童英语教师的素质与专业发展,对改善幼儿英语教育的现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拟在声母、韵母、声调和音变四个方面阐述天水方言发音的特点,并指出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其中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和已有定论的发音规律尽量罗列,以展现天水方音的全貌,给本地区操方言的人学习普通话纠正方音以及语音教学提供参考,对一些比较特殊的个别的语音现象提出个人看法以期争论.一些与发音规律相关的方言词汇亦随文予以音释.记音符号一般用汉语拼音字母,汉语拼音字母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