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而时下风行的集体备课则讲求教师间的协调联动、切磋探讨、共享成果,漠视了学生的发展“指数”、个体诉求,忽略了学生在集体备课中的能动作用,使集体备课由看似“运筹帷幄”而实则演化为“纸上谈兵”。如果我们在集体备课中溶入学生元素.开掘利用好鲜活的学生资源,让学生走进集体备课的这片天地,定会使课堂教学溢满本真的“学生味”。  相似文献   

2.
正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每一堂优质成功的课堂教学绝对不是偶然的,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备课。在大力提倡课堂动态生成的形势下,预设同样至关重要。只有充分备课,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安排各个教学环节,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集中的注意力,使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成效。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备课,为课堂教学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呢?  相似文献   

3.
本文围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展开论述,主要从把握备课重点、课堂上的有效教学、学生的尝试学习、有效评价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并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案例具体说明实现有效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黎丹 《中学理科》2007,(8):22-22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引入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引入是一堂课的开始,有时也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它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和效果.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精彩、成功的引入无疑会为整个课堂教学的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原因是成功的引入往往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巧妙的开讲会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明确该堂课的学习目的,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新课的引入也是如此,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环境及教师的个性、素质不同,新课引入的技法也不一样,我在10年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初中数学的特点,常用以下几种方法引入新课.[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高效课堂是师生双方借助于一定媒介共同打造的,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教师教学力的投入,更需要学生学习力的参与。教学力由备课能力、教案设计能力、课堂组织实施和管理调控能力等要素构成,而学习力则由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等要素构成,两者在课堂教学中是共生共长的关系。只有同时提升教师教学力与学生学习力,才能使课堂教学的目标顺利达成,从而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高效课堂是师生双方借助于一定媒介共同打造的,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教师教学力的投入,更需要学生学习力的参与。教学力由备课能力、教案设计能力、课堂组织实施和管理调控能力等要素构成,而学习力则由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等要素构成,两者在课堂教学中是共生共长的关系。只有同时提升教师教学力与学生学习力,才能使课堂教学的目标顺利达成,从而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一、备课:预成性与生成性的和谐统一是教师行为的本质追求 备课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预设.教学情景的创设、教学内容的学习、教学程序、学生学习状况、教学生成等都是备课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无不与教师的教学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在英语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学习的成功和愉悦。在课堂教学中.要想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的促使下,喜欢学习。乐于学习,从而达到快乐学习,快速成功的目的。下面谈谈我在课堂中是如何创设情景进行英语教学的。  相似文献   

9.
汪智 《考试周刊》2012,(17):147-148
当前我国物理课堂教学出现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的趋势.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备课与物理课堂教学发展有了脱节。课题教学备课不仅是准备教学内容,而且是教师不断增强自身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备课中通过对教材的再加工.关注学生的学法。重视实验中的探究,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今,多媒体已经走进课堂,成为深受师生欢迎的教学辅助工具。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敦促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还能使教师备课更加高效快捷。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每天的学习内容对他们而言不一定是一个全新的内容,有些会有着一定的认知发展水平或生活经验的基础。只有把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或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生才会感到亲切和自信,从而产生认知冲动,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主动地建构知识。下面就如何把握教学起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笔者自己的认识。一、在备课中关注教学起点,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在备课中,教师要加强对关注教学起点作用的认识: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起点,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并在这个起点基础上设计教学过程,使每位学生主动投入到适合自己最近发展区的学习中去。教师在备课中要充分研读教材,根据  相似文献   

12.
徐静 《河南教育》2009,(9):41-41
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是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主动摄取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诱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要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而在启发式教学中也不可忽视传统的讲授,更需教师认真备课。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有效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将互动性教学模式有效地引入到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在具体教学的过程当中,强调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互动性交流,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所在。一、在备课中融入互动元素教师的备课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是否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所以,在具体的备课过程当中,就一定要有效地融入互动性的元素。只有这样在具体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才能  相似文献   

14.
骆阳 《考试周刊》2012,(92):178-178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只有以人为本,面向全体,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自立能力,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教师只有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模式,用新的教学理念统领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备课,参与教学活动,参与命题,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5.
<正>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有较大提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切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激发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自我操作、自主调控能力.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意观察,灵活应对,积极调控,及时点拨,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营造一个自主动手操练、主动发表见解、积极讨论争辩的课堂氛围,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十分有益.本文对此进行探究.一、精选问题引导,诱发独立思考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所有的教学安排都必须围绕学生的学习而进行.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是评判数学课是否成功的重要考量,备课、上课以及课后评判都应以此为中心.精选问题引导是备课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6.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获得知识的内驱力,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学生对所学学科兴趣浓厚,其学业成绩一般都比较理想.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怎样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本文仅就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我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强调在合作互助中学习.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引领好学生的课堂学习.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备课尤为重要。那么.教师应如何备课呢?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应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笔者现就俄语教学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一、激发学习兴趣,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和选择教学图片、模型、课件等实物,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俄语教科书中每课都有一个口语及礼貌用语的板块.我们的学生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在表达“您好”“别客气”“对不起”等意思时常常一笑了之。  相似文献   

20.
新的世纪.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一专多能的教学本领.而且在设计教学的全过程中要注重启发性和创造性.改革教学方式。改变学习方法。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为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在课堂上.巧妙地引导学生去观察问题。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优化教学结构。在备课和教学时,教师必须考虑体现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