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张朋 《学周刊C版》2011,(9):200-200
幼小衔接工作是学校、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幼小衔接是否成功直接影响幼儿发展.因此这一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如何做好有效衔接工作.更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更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又能有效地挖掘幼儿的潜力.我们经过认真分析后做了如下工作。  相似文献   

2.
幼小衔接工作做的如何直接影响幼儿一生的成长,因此社会各界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为缩小衔接的坡度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效。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许多幼小衔接模式已不再适应幼教发展的需求,因此研究幼小衔接问题,做好衔接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一、幼小衔接误区幼、小衔接工作一直受到幼儿工作者普遍重视,但  相似文献   

3.
李欣 《学周刊C版》2014,(5):212-212
幼儿园和小学教育虽归属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但它们之间的联系却是重要而密切的。从教育和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不断地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幼小的衔接问题进行持续而深入的研究、探索和分析,找到幼小衔接教育中应当遵循和把握的基本规律.对处理这一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更好地做好幼小衔接教育及相关工作.提升幼小衔接的成效.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香港特区一直注重幼小衔接阶段的教育与支持,发布了一系列有关幼小衔接的课程政策和指导手册,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指导学前教育工作者以及小学一年级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文章介绍了香港特区幼小衔接课程政策,分析了香港特区幼小衔接工作特点,并且据此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5.
何海英 《考试周刊》2016,(7):184-185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两个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是儿童成长过程的一个重大转折。我园尝试通过挖掘园内资源,搭建幼小衔接平台;借力家社资源,促成幼小衔接共鸣;优化整合资源,缩短幼小衔接距离等途径将各方资源整合,快乐地游戏、快乐地体验、快乐地成长,将多重生态融入幼小衔接工作中,使幼小衔接工作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胡俊 《少年世界》2018,(4):12-15
幼小衔接工作是长期以来备受幼教工作者和家长们普遍重视和关注的话题,许多的幼教工作者也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受当今社会上一些不适宜需求的影响,以及家长对幼小衔接观念片面和错误的理解,导致部分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愈演愈烈,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依然存在单向衔接和表面化问题。笔者认为,科学有效的幼小衔接应是幼儿园、家庭和小学的多方衔接,缺一不可。多渠道宣传,帮助家长和教师树立幼小衔接的科学理念;提升教师素养和幼儿园保教质量,帮助每个幼儿从容进入小学;加强与小学的深度和双向衔接,共同助力幼儿适应性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陆俊豪 《知识文库》2023,(13):41-43
<正>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做好幼小衔接教学工作的探究,找到正确的幼小衔接工作方向,解决当下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成为了教师主要的工作目标。本文从当下幼小衔接教学工作入手,先简要阐述了“双减”政策给幼小衔接带来了哪些指导作用,之后对“双减”政策下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开展策略予以讨论,希望能够推动幼小衔接教育工作的进步与发展。幼小衔接是一项关键性教育工作,因为其质量如何会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观念以及他们的小学生活状态。为了让幼儿可以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教师们始终致力于幼小衔接工作的研究,但效果都不是特别理想,这让幼小衔接工作进入困境。  相似文献   

8.
薛国芳 《考试周刊》2011,(10):233-234
长期以来,幼小衔接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我在工作中十分重视这方面的探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产生了以下认识。一、幼小衔接要多方面全力配合有许多幼儿园把幼小衔接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做,积极开展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在教学要求、内容、  相似文献   

9.
<正>幼小衔接是指幼儿教育向小学教育的衔接过渡。科学地开展幼小衔接,是新时代对幼儿园和小学提出的明确要求。一直以来,幼儿园“小学化”、小学高要求等问题都让家长、教师产生了很大的焦虑。2021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幼小衔接工作做出了具体要求和部署。为了能精准地了解幼小衔接的情况,包头市通过开展幼小衔接监测工作的实践探索,引导各类幼儿园、小学强化科学的幼小衔接意识,  相似文献   

10.
唐燕 《文教资料》2010,(15):136-138
“幼小衔接”一直是社会、教育关注的焦点和许多家长关心的问题。对“幼小衔接”的理解,有些教师和家长缺乏正确的认识.偏激地认为是“知识准备”。于是。主张提前让孩子系统地学拼音、写字、做算题等。以为这样做才能为孩子的入学学习打基础.殊不知.对学前儿童来说,学习知识还不是他们的义务,而发展幼儿的基础素质比“知识”更重要,它是学前儿童日后上学学习和发展的动力基础。本文以发展幼儿的基础素质为视角,探讨“幼小衔接”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少年世界》2008,(4):15-17
在幼儿园大班,许多家长要求幼儿园学习和小学紧密地衔接。那么教师应如何正确地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幼儿顺利地过渡到小学生活?教师又应如何引导家长积极地配合幼小衔接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近几年"幼小衔接"的话题越来越频繁地进入人们的视线,是因为老师与家长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了幼小衔接工作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幼儿入学后的适应和今后的健康成长。教师与家长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在有效衔接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一、全面衔接取代片面衔接全面衔接是指全面素质的准备,包括身体、学习和社会性适应等方面。现在最显  相似文献   

13.
张坤 《时代教育》2014,(12):252-253
幼小衔接工作是长期以来备受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重视和关注的问题。幼儿能否很快完成由幼儿到小学生的转变,能否很快适应小学生活,自觉地建立起规则意识,幼小衔接是关键所在。本文探讨了如何才能使幼儿更顺利地实现由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方法和途径,希望通过幼小联手,家长和学校的联手,实现幼小衔接顺利过渡。  相似文献   

14.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教育质量,需要家庭、幼儿园、学校和社会各方通力合作,各尽所能地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减缓幼小衔接的坡度。在这方面,我们进行了积极实践探索,形成了“立体互动”幼小衔接模式,让孩子们顺利实现了自然、和谐的幼小过渡。  相似文献   

15.
《学前教育》2009,(10):10-11
编者按: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开展的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本期“教育诊断”栏目中石老师提出的问题也是目前许多教师面临的困惑。是一味地迎合家长的需求,更多地让孩子学拼音、做算术、识字,还是坚持科学的育儿理念,帮助家长澄清误区?幼小衔接工作到底应该如何开展?本刊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陈帼眉教授。  相似文献   

16.
正幼小衔接工作,早已引起专家、教师和家长的高度重视,并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和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具体怎样做才能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顺利地进入小学呢?下面笔者简要谈谈自己的想法,以期为幼小衔接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一、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要帮助幼儿安排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迟到,不早退,在幼儿园有充足的精力听课和玩耍。其次,控制幼儿看电视的时间。许多幼儿  相似文献   

17.
幼升小的过渡衔接问题是近年来我国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普遍关注却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如何在幼儿园实施科学有效的幼小衔接工作呢?本文通过雍景新城幼稚园开展案例式培训的家长课堂模式的尝试,分析了幼小衔接工作开展的成效,以及对今后幼小衔接工作的指导。一、案例式幼小衔接课堂的缘起家长是幼小衔接工作中焦虑感最强、最需要得到关注的群体。  相似文献   

18.
在新形势、新要求下,需要全方位、系统化地把握和思考幼小衔接问题,加强幼小衔接课程研究,切实实现幼小衔接的"双向"和"增效".首先,国家宏观政策对幼小衔接教育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幼小衔接课程建设刻不容缓.其次,"十四五"规划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挑战使幼小衔接问题更加聚焦、凸显.再次,面对现实与理想的落差时,需要积极应对、大胆实践、创新课程,确保幼儿健全发展,幼小深度衔接.最后,双向衔接重在生态构建与课程研究.  相似文献   

19.
幼小衔接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程,也是幼儿顺利成长的关键。新时代幼小衔接工作的推进虽有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具体表现为背离幼儿的“小学化”、衔接过程的“单向化”和衔接内容的“模糊化”。为了推动幼小衔接走向科学有效,幼儿园要在做足准备中凝聚“推力”,小学要在助推适应中形成“拉力”。同时,二者要进行双向联动,构建教师培养、课程、教研三位一体的衔接体系,形成良好的幼小衔接教育生态,在协同合作中共筑幼小衔接的阶梯。  相似文献   

20.
"幼小衔接"一般泛指幼儿园学段和小学学段之间的衔接。幼小衔接过程对幼儿的影响是巨大的。幼小衔接应重点培养社会意识和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幼小衔接工作的策略包括科学衔接和合力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