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在体育教学中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可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体育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将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与它有机融合.这种融合对体育教学设计的启示有以下3点:(1)要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结构,确定现有发展水平.(2)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3)教学中要尽可能找出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实现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2.
谈谈体育教学中的"留白"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伟 《体育教学》2003,(2):30-30
“留白”是中国画特有的一种处理画面的技法,它是指在画面上特意留下一大块空白处,看了使人产生联想,从而产生更丰富的美感,更悠远的体验。把美术中这种“留白”艺术迁移至体育教学中,就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留出一点时间给学生想象,留出一点空间给学生自由发展。学生在自由想象、探索过程中,获得自己的身体体验和心理感受,从而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通过“留白”艺术的教学运用,让学生的学习有更强的自主实践能力,让老师的教学更符合现代教学的需求。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体育教学中开发“留白”艺术,要符合以下五方…  相似文献   

3.
体育职业院校排球"分层教学"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多数体育职业院校排球教学习惯运用传统的组织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忽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一味追求“齐步走”教学方式,导致在教学中出现学生两极分化现象,出现高水平的学生“吃不饱”,而低水平学生“吃不了”的问题,从而导致出现高水平学生没有提高,而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接受不了,教学脱离学生实际的现象。如何解决这个矛盾,以促进全面提高排球的教学水平,我们进行了“分层教学”的探索,收到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中,特别是一些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等诸如此类的“观摩课”,不知从什么时侯开始,也渐渐流行起“包装”。体育教学“观摩课”,无论是注重结果的表演也罢,还是作为过程的渲染也罢,抑或是老师的自我展示也罢,其作为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一种,本应是求真求实的,然而为了各种各样的目的,人们往往陷入“包装”的误区,其危害性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体育课程对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体育教学作为一种创造性劳动,作为一门艺术,我们应该拒绝“包装”。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体育教学整体改革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当今体育教学发展的一个显特点就是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树立“教”是为了“学”的教学思想。美、日、德、俄等国在体育教学中都非常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提出问题,并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自己寻求答案,让学生走一段“有价值的弯路”。  相似文献   

6.
论体育专业运动技术教学中的"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专业运动技术教学中的“活”,一直是技术教学中的一项必然要求,也是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从不同时期、不同运动专项的技术教学大纲中,甚至教育管理机构下发的课堂教学评价量化标准上,大都可以找到“课堂气氛活跃”、“活跃课堂”之类词语。所以,在目前体育专业运动技术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师针对体育专业运动技术教学特点具有相对固定性和程序性,以及这些特性对学生学习情绪所带来的枯燥心理影响,常常以课堂形式上的“情绪活跃”代替技术教学所需“活”的本质,并且还有不少似活非活的理解充斥着我们的技术教学课…  相似文献   

7.
学校体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职业学校教育的特点和实际.继续以班级为单位的形式进行体育教学,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和要求,学生的主动性不能充分发挥,个人兴趣爱好和积极性受到抑制,难以调动。若采用“课程标准”按“水平五”的要求进行“分项教学”,按照学生的个人兴趣,进行体育课分项教学活动,以专项教学与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相结合的形式将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优化。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德国“体育计算机应用”学科的发展、研究和课程教学情况,并时该学科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在我国体育高等院校开设“体育计算机应用”系列课程对提高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水平有着的重要作用。同时根据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三个模块的“体育计算机应用”系列课程的教学构想。  相似文献   

9.
丁海洋 《体育科技》2023,(4):137-139
蔡元培先生关于“完全人格塑造”“健康卫生”“体育普及”“以体促美”等观念方面的体育教育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元素,通过整体化、动态化、常态化、制度化的教学设计,使蔡元培体育教育思想的内在涵义与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紧密结合,推动学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发展,发挥高效优质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0.
顾伟 《体育教学》2005,(4):9-10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主要评价教师认真备课、认真上课等教学常规以及学生的运动负荷、运动强度等量化指标,并通过检查监控将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纳入统一的规范中,将教师“管住”。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主要目的之一是要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体育教学水平,评价的性质是积极性的,评分的特点是发展性的,评价方向是面向未来的。其重点不在于评价教师的运动能力,也不在于鉴定某一节课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此来制定教师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个人发展需求,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试论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论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向红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总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为实现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总目标的过程中,体育教学不仅担...  相似文献   

12.
军事院校作为新世纪高素质国防人才的培养基地,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培养学员具有“打赢”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整体能力。体育教育活动是军事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又要以适应高技术战争对军人体质的要求为出发点。体育教学,不仅要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增强学员的体质,提高学员的体能水平,使学员具有强健的体魄,又要培养学员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提高学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体育教学的“双育”实验表明,通过“育体”和“育心”相结合的体育教学,不仅使学员掌握了体育的…  相似文献   

13.
1.问题提出目前“,快乐教育”不断被运用到学校教学中,这对传统的学校教学模式产生强烈的冲击。因此,把“快乐体育”思想融进学校体育教学中是目前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而快乐体育教学是把运动中内在的乐趣,作为目的和内容来学习的一种体育课教学形式。它强调快乐的学习情绪贯穿  相似文献   

14.
试谈"快乐体育"和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今天,“快乐体育”和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两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快乐体育和挫折教育的关系及如何实施快乐体育和挫折教育等方面来阐述两者的重要特征及应用,目的是使它们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出它们的不同功能,同时又能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得溢彰。  相似文献   

15.
杨凰 《体育教学》2003,(2):26-26
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给体育教学注入了全新的理念和活力。在《标准》中规定了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并提出了以目标的完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而对具体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学时数、具体评价方法未作具体的规定和限制,这就给我们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提供了自由选择和发展的空间。但“自由”是有度的,教师必须全面学习和领会《标准》的精神,那么这个度就不难把握。一、教学内容的广泛选择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主要因素、发展需要为中心,针对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  相似文献   

16.
学校体育教学应重视学生"身体智慧"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阐述“身体智慧”的概念入手,通过诸多实例的分析,论述了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是发展“身体智慧”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指出学校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身体智慧”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学要以人为本,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这就要求体育教学的传统模式必须改变。我在教学中运用了“五步教学法”,收到了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一) 在体育教学中,要把身体当作一个整体,身体美是有层次地贯通着身体的整体,体育是创造身体美的积极动力,而表现身体美的艺术品是照亮人们审美航道的灯塔。身体美要求身体线条美“匀称美”“姿势美”“强壮美”“肤色美”骨骼肌肉在内的肉体美和包括协调与匀称的美,骨骼上肌肉由美协调配合,匀称显示着身体美,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使学生身体美,必须对他们进行审美教育,认识和了解的条件,在教材安排上和在体育锻炼中要防止单调,局部性运  相似文献   

19.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提出高中体育课要实施选项教学。在教学实践过程,往往要遇到学生运动技能水平相差甚远的现象。如果取用传统的分组教学法,采用“齐步走”教学方式,往往会出现高水平的学生“吃不饱”,而低水平学生“吃不了”的现象,最终导致高水平的学生技术水平没有提高,而水平较低的学生接受不了的矛盾。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把握“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的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理念,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在选项教学中显得犹为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体育"差生"群体的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燕强 《体育学刊》2003,10(6):100-102
结合儿童少年心理、生理的个性特征、健康爱好的具体需要,针对常规体育教学往往注重“尖子”生的培养过多或缺少对普通生、落后生的指导,或教学只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忽视了学生自我价值的开拓与发展等不合理的现状,着重探讨了体育课“差生”群体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